首页 > DAO > 热点|“骗老”成职业,别轻信“靠谱”面孔 专家梳理被骗的三种原因
币圈观察  

热点|“骗老”成职业,别轻信“靠谱”面孔 专家梳理被骗的三种原因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中老年网民增长明显。与此同时,欺骗老人消费的花样也越来越多。比如,以投资养老公寓为名,以高额回报、提供养老服务为饵,引诱老年人加盟投资;通过举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中老年网民增长明显。与此同时,欺骗老人消费的花样也越来越多。比如,以投资养老公寓为名,以高额回报、提供养老服务为饵,引诱老年人加盟投资;通过举办所谓的理财讲座、免费体检、免费旅游、发放小礼品等方式,引诱老年人投钱。

?

 

老年人为何这么容易被骗呢?有关专家梳理出三种原因。

理财知识缺乏。绝大多数老年人对金融知识了解程度仅停留在表面,风险意识比较淡薄。老年人获取新知识的机会和能力也逐步下降。这种不对称导致很多低级骗局依然能骗到不少老年人。

容易相信他人。已退休的老年群体没有工作的压力,人际冲突因素减少,对他人的防范心理逐渐弱化。一些老年人碍于面子为他人签字做担保,甚至把房产证、储蓄存单等借给他人办理抵押贷款。

心理需求被忽视。老年人的最大需求是健康,他们会寻求各种方式来保障健康,这是他们容易被骗的核心原因。而家人往往忽视老年人的心理状态。研究发现,年轻人通常根据对方的行为决定是否投资,但老年人做决策时易轻信看上去“靠谱”的面孔。

与儿女有代际鸿沟。中国人不善于表达情感,很多儿女常年不在父母身边,而父母认为儿女是长不大的孩子,双方常存在深不见底的鸿沟。

业内人士提醒,老年人理财,资金安全第一,其次才考虑收益率。民间高利贷、投资艺术品和收藏品、传销骗局绝对不能碰。 (曹虹)

[此文来源:生活晚报,版权说明:以上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权或来源标注有误,请及时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迅速处理,谢谢!]

免责声明
世链财经作为开放的信息发布平台,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链财经无关。如文章、图片、音频或视频出现侵权、违规及其他不当言论,请提供相关材料,发送到:2785592653@qq.com。
风险提示:本站所提供的资讯不代表任何投资暗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世链粉丝群:提供最新热点新闻,空投糖果、红包等福利,微信:juu3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