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邦客服|对话 1confirmation 创始人:Web 3 更像是营销术语,中国是加密货币的港口
现在加密货币社区一种是加密货币的爱好者社区,另外一种是开发者社区。1confirmation 是一个以投资理论为导向的基金。我们投资的项目都专注于解决:满足社区需求的产品。所以,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我们都会进行投资。
原文标题:《Mable 带你逛 Web 3 峰会——专访 1confirmation 合伙人 Nick Tamaino》
整个区块链行业都瞩目的 Web 3 Summit,已在德国柏林顺利结束。区块律动 BlockBeats 的特派记者 Mable 在会场与多个加密资本合伙人和区块链项目方进行独家专访。Mable Jiang 是 Nirvana Capital (涅槃资本)的合伙人,她作为 Web 3 Summit 的圆桌会议嘉宾出席该活动。
本次她专访的对象是 1confirmation 的合伙人 Nick Tamaino。1confirmation 是知名的加密货币基金,由 Coinbase 前员工 Nick Tamaino 创办,投资了大量的区块链及区块链生态项目,包括 Coinbase 交易所、DAI 稳定币、Augur 预测市场协议、Nervos 公链、Veil 预测市场等项目。
很多人可能对 1confirmation 的名字难以理解,在区块链世界中,一笔交易需要在链上确认后才能算是完全交易,在很多区块链浏览器上都可以查到区块确认数量,比如 1 confirmation、2 confirmation,其名称来源可能来源于此。
在这次专访中,你将了解到:
- 1confirmation 基金是如何创办的?
- 1confirmation 在加密货币投资领域的投资逻辑是什么?
- 如何评价近期宣布关停预测市场服务的 Veil 团队和产品?
- 如何评价近期开始公募并即将主网上线的 Nervos 公链项目和团队?
- 就 Edgeware 和 Commonwealth 团队的股权与 Token 争议,1confirmation 会做出什么样的回应呢?
以下是 Mable 与 Nick 的专访全文记录:
Mable:能介绍一下 1confirmation 是怎么创办的吗?
Nick:我从 2013 年开始就进了加密货币的圈子,是 Coinbase 的早期员工之一。从 Coinbase 只有 5 个人的时候开始,到我走的时候 Coinbase 都已经有 200 人了。在 Coinbase,我做了很多商务拓展、市场、社区建设等等早期工作。在那工作感觉不错,但是团队做大了,官僚主义也浓了。而我个人想做的事情是参与团队早期建设,所以出来后就加入了 Runa Capital。一年之后,离开 Runa 创办了 1confirmation,Runa 也成了我们基金起步的第一个 LP。
在 Runa Capital 的那段时间里,我学了很多和加密货币有关的内容,也在创办了每年在纽约举行的 Token Summit,也通过周报的形式吸引了相当多的关注者,算是对这个领域建立了深入了解。
真正激励我们去做 1confirmation 的动力其实是我喜欢做一个「工具人」。在 Coinbase 的时候,我喜欢和技术团队沟通,我会从非技术的角度给他们将一些观点。我认为我对加密货币在未来 40 年都会充满激情,我也判断是未来社会的大趋势。
虽然这个市场上有不少大的资本在投资项目,但我们认为依旧需要一些小的资本来做事,1confirmation 不仅仅提供资本,还为这些早期项目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只要创始人开口提出需要一些非技术的帮助。比如说问我能不能从人脉关系里帮他找到人,或者找我给他们看一下产品,或者找我了解一下市场营销等早期团队急需的东西。
Mable:也就是说,你把自己也看做了「建设者」。
Nick:嗯哼。
Mable:能不能用一两句话来定义一下什么是 Web3.0?你对 Web 3.0 的投资逻辑或理论是什么?还有,1confirmation 和 Web3.0 的关系又是怎么样的?
Nick:我觉着,对于不同的人来说,Web 3 的定义各不相同。我并不经常拿它当「术语」来讲,因为……不好意思,我觉得这其实是一个营销术语。Web 3 是让互联网去中心化,然后去中心化这个词是一个大家都会用的营销热词。它的用法就跟「加密货币」差不多。加密货币产业实际上就是将经济激励和 P2P 技术结合在一起,让人们以一种新的方式活下去,Web 3 这个词差不多也是这个意思。
我个人来看,Web 3 可能是比特币在 2009 年诞生之后最大的互联网运动,它把经济激励和 P2P 结合在一起了。这是我对 Web 3 的定义。
当然,1confirmation 本身是个混合基金,我们不仅早期项目,也在公开市场投资,但是通过为创业者提供多样服务的方式,我们实现了差异化。
人们开始关注这项技术,然后开始为此感到兴奋,但我认为人们太过于强调技术了。我认为它实际上是一场社会运动,人们越来越不相信大的机构,也没有经济激励因素来激励他们去相信大公司,所以,当经济激励和 P2P 技术结合在一起的时候,人们可以获得控制权就更多了。所以,比特币流行了,人们开始往以太坊充钱买金融产品,甚至以后会参与 Polkadot、Cosmos、Filecoin 平台,慢慢地从金融产品拓展到整个互联网。不过这个过程,可能很长很久。
Mable:我很想知道你们的投资策略或者理论,你会如何定义自己的投资哲学呢?
Nick:噢!我们投资社区需要和想要的产品。现在加密货币社区有两种分类,一种是加密货币的爱好者社区,里面有比如我和你 Mable 这样的人,另外一种是开发者社区。1confirmation 是一个以投资理论为导向的基金。我们投资的项目都专注于解决:满足社区需求的产品。
所以,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我们都会进行投资。我们会投资能够带来新用户的产品,当然的产品市场谈这个还有些为时过早,我们也会投资能够解决加密货币原生问题的产品。整个社会目前的大的发展趋势是打破大机构的垄断,赋能更多普通人。显然,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我们还是把精力放在解决加密生态的问题上。
Mable:好的,上面你提到了产品这个话题,那我们就来谈一下 Veil 这个产品,因为你们是他们的早期投资者之一。在加密货币领域大家常说没有好的产品,而 Veil 可能是为数不多的大家有可能会用的产品。现在它的团队决定停止运营了,那么关于 Veil 的项目经验,你作为投资者有什么要分享的吗?
Nick:Veil 开发者觉得他们已经尝试了。不过我觉得从时间角度来看,还是太早了。实话说我更希望看到团队能够坚持的时间再长一点。团队阵容非常豪华,但他们其实把精力都放在找到最佳市场切入点的产品。当你有一个非常关注产品和市场匹配的团队,看到现在市场并不适合的时候,就会决定转移方向。虽然他们非常迅速地做出了产品,执行力非常强,但团队的 Paul 和其他创始人都觉得现在预测市场还太早了。不过我觉得他们下一个项目肯定会找到更好的市场和产品的匹配的。
1confirmation 投资的绝大部分项目都有远大目标,有些创业者有远期想法想法,有些创业者比较注重当下是否能实现。Veil 团队大概就是后者吧……
Mable:或许在此刻没有看到能迅速落地的机会,他们才放弃的。
Nick:实际上,他们对于预测市场的长期发展也没那么看好。否则,他们应该会坚持更长时间的。Veil 团队的确有很强的产品能力,当初他们在 Augur 基础上做出 Veil 来的时候,我真的很看好他们。他们现在正在头脑风暴,或许很快他们就能拿出一些新的产品来。
当然,还有一个令人沮丧的点是,当你基于协议开发产品的时候,其实也需要协议先成功。Coinbase 就是很好的例子,Coinbase 有机会能爆发,也是因为正好切合到了某些加密货币和协议的增长期。
至于你说的经验,有一条可以讲:作为创业者,当你基于一个协议开发产品的时候,实际上你是在赌这个协议也会成功,所以动手时务必确定时机恰当。
Mable:你说这些,刚好就是雷电网络反映出来的问题。因为以太坊开发进展缓慢,所以雷电网络的进展也很慢。我发现你特别喜欢投资长期项目,而且对自己看好的的赛道哪怕很早期也会愿意一试,去中心化衍生品交易所 dydx 或许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现在 Defi 概念也很火,但是很多项目都有个问题是他们的代币都没有捕获到价值。比如最明显的就是 0x,从 2.0 到今天的 3.0 更新了很多内容,但是价值都没有传导到它的代币 ZRX 上。你有看好的 Defi 方向或者项目吗?
Nick:可能未来两年机会更大一些。比特币以价值储存、数字黄金出名,以太坊更进一步,能提供很多金融产品,虽然现在也比较早,但是未来开放金融的目标是让加密货币进入主流市场,这大概需要 2 年的时间。下一代的平台可能是 Polkadot 或者 Cosmos,可以驱动的应用程序也不仅仅局限于金融。
至于以太坊,我理解为是全球性的开放金融平台,它提供了去信任的金融交互账号,确实很有吸引力和竞争力,能让一些人加入到这个圈子里来。当然现在是从加密货币圈内的人开始,他们用 Compound,存 DAI 进去,拿每年 16% 的利息(然后未来 DAI 的存款功能有了以后就可以直接存在上面了)。未来,非托管型的银行,或者那种使用简单、存钱方便的钱包产品都是比较有吸引力的,开发者也能通过这样的产品来收一些收益分成。
另外一个有趣的 Defi 产品是保险,比如美国的银行都是由 FDIC 给存款人提供保险的,会给投资者提供无风险的利息。但是把钱换成 DAI 存在以太坊上,实际上是有显著风险的,比如智能合约被黑客攻击。所以就需要给智能合约提供保险的产品出现。Defi 银行也应该为用户提供这类保险。
Mable:另外的一种隐含风险是 Maker 的网络里有 Keeper 这种身份,他们的工作就要负责让网络更安全,但是他们因为不像 FDIC 是政府部门,因此也是一种风险。
Nick:的确,keeper 作为资本借方,应该算是另外一种风险,他们解决的是当系统内抵押品不足时的情况。上面提到的是智能合约问题,或许把上面提到的 MakerDAO 换成 Compound 被黑客攻击会更好理解一些。
Mable:我想提另外一个问题,能否说一下你们投资 Nervos 的理由是什么?这是 1confirmation 投资的唯一一个中国项目吧,是什么吸引了你,他们的创意还是他们的经济模型?
Nick:这个项目最吸引我的点是,团队很优秀。John (谢晗剑)是以太坊开发者,为加密货币行业做了很多贡献。团队成员也也很有想法,里面的 Terry、Kevin 等成员,他们在社区建设上做的很棒,这里不是说的做市场的那种社区,而是开发者社区。这个其他社区建设者的方法很不同,90% 我之前了解过的中国项目都热衷于 ICO,他们做社区就是要做市场营销,让投资者加入他们的社区。其实这是一种很短视的行为,这让区块链变成了一种投资产品,而非长期产品。
Nervos 在做的事情实际上是一种下一代智能合约平台,所以需要开发者社区的支持。Nervos 的技术方案非常有意思,但团队在社区打造方面也做的非常好,比如说做开发者见面会,吸引开发者加入测试网而不是仅仅吸引投机者等。这是他们非常吸引我的点。
我的一个投资理论是,如果团队只有好的产品,是不够的,还需要一个来自充满信仰者的强大社区的支持。市面上现在有很多「教授币」,很多美国教授做的产品,在技术上都很先进,能够想出一些新技术,但是他们在开发者社区维护上做的一般。一个优秀的项目不仅要技术做得好,还要社区做的好。Nervos 两者都做到了。
整个中国市场还处于蛮荒状态,以太坊在中国的智能合约市场做的很好,但是他们的营销做得不好,甚至还不如 EOS 撒大把钱的营销做得好。但我也不确定做了这么多营销是否对项目进展有好处。做中国开发者运营才是必要的,我觉得做成一个地区内广为认可的协议也是一种路径。
Nervos 在的成员很积极,之前还是国内 Ruby on Rails 的线下活动组织者,很显然他们懂如何与开发者沟通。
Mable:我觉得是以太坊的问题是,的确爱好者数量很多,但是以太坊基金会还需要更好地组织他们起来。我跟 Lane Rettig (以太坊核心开发者)也聊过这个事,说在中国竟然没有像 ETH NYC 或者 ETH Berlin 这样的 ETH Beijing 或者 ETH Shanghai 黑客松,实在是挺不可思议的。大概因为以太坊太过于去中心化了,所以很大程度上依靠本地社区的组织。我同意你说的一个项目团队要有组织开发者社区的能力,尤其在中国市场,这点尤其重要。
Nick:不过不管怎样,项目方得先确保产品上线后才做这些事。
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多投点中国团队的项目。这一区域是加密货币的港口,他们基于消费者需求来开发。
Mable:我很喜欢一个项目团队,你知道 DDEX 吗?之前做了 Hydro Protocol。
Nick:他们是 0x 的分叉,是这个项目对吧?
Mable:他们之前正在做中国版的 Veil,他们的产品力也是很一流的。我觉得如果你对 Veil 有遗憾的话,应该认识一下他们。DDex 大概是我见过的在国内最能坚持 Defi 创业的团队了。我们再说说 DAO 的事吧,1confirmation 是去中心化自治组织项目 Commonwealth 的投资人,我昨天跟 Richard Chen (1confirmation 分析师)聊 Commonwealth 的股权和 Edgeware 价值的问题,他认为目前 Edgeware 的发展价值更大,因为它是基于 Polkadot 的生态,但我更看好 Commonwealth 的网络效应。那我想问你怎么看 Commonwealth 和 Edgeware 的关系?
Nick:我们投资是投的优质项目创始人,所以对于他们做的项目未来能捕获多少价值,我们也不太清楚。我觉得问题主要是股权和 Token 的问题,但这个问题确实很难讲清楚。所以项目方最终给你的是股权还是 Token,其实你信这个人的话,都 ok。就 Commonwealth 和 Edgeware 而言,Edgeware 能成为 Polkadot 上的第一个平行链,这件事很有趣。有些人可能对此批评声音很大,也在讨论项目和 Web 3 的关系。
我是这么觉得,人们一定会对各种各样的事有意见,但我觉得 Edgeware 实际上是最公平的发币方式。我们投了 Commonwealth,Commonwealth 只占 4% 的 Edgeware Token。通常私募投资者一般会拥有很多代币。如果 Edgeware 能做大的话,我们股权投资者也能捕获到很多价值。如果 Commonwealth 产品也能做大,被 Polkadot 社区使用的话来做治理的话,也能捕获很多价值。
对这件事,我觉得 Commonwealth 团队做的事还可以,如果 Polkadot 能做大,项目也能捕获很多价值。
Mable:我昨天跟 Dillon (Commonwealth 创始人)聊了两个想法觉得可能可搞。第一个是他们未来想给很多链做治理,每条链治理都会有代币,如果有很多人用的话,代币能捕获很多价值。每个人在每个链上进行治理的时候会有一个身份 ID,而不是每条链拥有一个独立的 ID。另外一个想法是,治理者在多链上进行治理的时候,Commonwealth 如果有 token,可以获得不同网络上治理的少量的手续费分成,那样的话就是现金流的模型,他对此也很感兴趣。这样的去中心化治理模型,好像值得去探索一下。好的,今天聊得很高兴,感谢你的时间!
- 免责声明
- 世链财经作为开放的信息发布平台,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链财经无关。如文章、图片、音频或视频出现侵权、违规及其他不当言论,请提供相关材料,发送到:2785592653@qq.com。
- 风险提示:本站所提供的资讯不代表任何投资暗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 世链粉丝群:提供最新热点新闻,空投糖果、红包等福利,微信:trr3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