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DEFI > dboss交易所合法吗|Web3 架构的查询层成员 - Band Protocol

dboss交易所合法吗|Web3 架构的查询层成员 - Band Protocol

摘要:如何以去中心化的方式让区块链上的应用获取真实世界的数据,这正是 Band 协议想要解决的问题。作者:DeFi 研究员 IvyWeb3 概念是由以太坊和波卡的创始

如何以去中心化的方式让区块链上的应用获取真实世界的数据,这正是 Band 协议想要解决的问题。

作者:DeFi 研究员 Ivy

Web3 概念是由以太坊和波卡的创始人 Gavin Wood 于 2014 年 4 月在他的一篇文章中 首度提出 的。在文章中他描绘了一个完全去中心化的网络方案,不仅能够完全替代现有互联网,而且得益于其去中心化的内核,还会同时拥有隐私和抗审查等特性。时至今日,Web3 依然是所有区块链赛博朋克们所追捧的圣杯。

可是,由于技术发展的制约,我们距离到达真正 Web3 的世界,还有一段距离。但正是因为革命尚未实现,那些正在为实现 Web3 而做出努力的项目,才显得格外拥有潜力。而今天要介绍的 Band 协议正是这批 Web3 大军中,不可不知的一员大将。

查询层是 Web3 协议的核心

美国著名币圈投资机构 Multicoin 的 Kyle Samani 曾经发文详解了 未来 Web3 协议所应有的架构,为所有为了实现 Web3 愿景而努力的项目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方向。他在文章中将不同层面的协议进行了归类,分为了核心协议(core stack)与非核心协议(optional components)。

Kyle 所定义的核心协议中,不仅包括了底层的 P2P 网络协议层和共识协议层,还包括了上层的应用层。目前来看,也已经有很多项目正在付出努力,投放大量的资源到这些协议层上。比如有 Polkadot 和 Nervos 这些在共识层上发力的明星级项目,也有 MetaMask 这种想要在 C 端的应用层面上作出贡献的团队。

然而,在聚光灯之外的阴影里,一直有一个同样是作为核心协议层却往往被忽视的角色,那就是查询层协议。

查询层协议的功能是为去中心应用提供可靠的、去中心化的、抗审查的数据。我们知道一个应用基本上可以分为两个部分:逻辑和数据。我们目前所有的应用软件,基本上都是将一些复杂的数据按照预先设定好的逻辑进行处理,得出一些简单容易理解的结论,再用对用户友好的方式把这些结论展现出来。去中心化应用也是这个流程,只不过它们应用的逻辑将会在去中心化的区块链上执行,所有人都可以看到和验证该应用的逻辑,并且该逻辑不可被篡改。

但是对于这样的去中心化应用来说,如何获得真实世界中的数据就成了一个难题。对于一个传统的互联网应用来说,获取数据并没有那么复杂。我们可以从雅虎财经获得股票信息,从气象局获得天气信息。可是对于一个去中心的应用来说,选择使用中心化的数据源会让其丧失其去中心化特性。如何以去中心化的方式让区块链上的应用获取真实世界的数据,这正是 Band 协议想要解决的问题

Band 协议

作为 Web3 中的查询层协议,Band 可以为去中心化应用和链上合约提供标准化的数据管理和处理解决方案。简单的说,就是开发者们能够在其开发的智能合约中轻松的获取链下真实世界中的数据。这些数据可以是一些金融市场信息(比如某股票的当前价格),或是一些竞技比赛类的信息(比如某场 NBA 比赛的比分结果),也可以是某个用户的身份信息或者 KYC 信息等等。

作为开发者,想要在合约中集成这些数据也很简单。Band 会预先在链上部署提供各种数据库的数据流合约,其中缓存了该数据库的最新信息。如果你想要从某个数据库获得信息,你只需要在你的应用合约中去调用对应的数据流合约,请求最新的数据即可。整个过程只需要几行代码,简单又安全。

比如当你想开发一个 NBA 的预测市场应用,你可能会需要获取 NBA 的比赛结果和比分信息,而这些信息是存在于链下的。这时你就可以在 Band 的网站上找到提供 NBA 比赛信息的数据流合约的合约地址,然后在你自己的合约里加入查询数据所需要的标准函数,并将该数据流合约的合约地址作为参数输入该函数,再调用它,就可以获得你想要的 NBA 比赛的比分结果信息了。

对于开发者来说,你在使用 Band 的时候,只需要关注各个数据库对应的数据流合约即可,但同时你可能也会好奇这些合约中的数据从何而来,Band 协议又是如何保证这些数据的去中心化特性的?

在 Band 协议的设计中,每一个数据流合约都会拥有多个数据来源。Band 协议的经济模型设计可以保证每一个数据源提供商都可以获得应有的奖励,并且在其作恶时对其作出惩罚。对于每一个数据库,都有一个单独的 Token,对应一个单独的经济模型,使该数据库的数据提供商的利益与用户和开发者的成本对齐,保证整个机制能够可持续的运行。

该模型中还使用了联合模型(Bonding Curve)与 TCR (Token Curated Registry)来解决 Token 产生分发和数据排名的问题。具体的模型会比较复杂,涉及到的问题也很多,小编在这里暂时不进行详解,咱们下篇文章见分解。

一个不一样的查询层协议

Band 并不是唯一一个想要在查询层协议上作出贡献的项目,一些预言机项目也在尝试做类似的事情。比如今年在二级市场上表现亮眼的 Chainlink,还有最近改名为 Provable 的原 Oraclize 项目,都与 Band 协议属于同一个方向的项目。

那 Band 与这些项目的差异性在哪呢?有哪些性质让 Band 拥有比这些老项目们更好的潜力呢?在 Band 的官网上我们找到了这么一张图,清楚的解释了这个问题:
Web3 架构的查询层成员 - Band Protocol

Band 协议可以提供去中心化和无须许可的预言机服务,任何人都可以参与到协议中来成为数据提供方,或者使用数据。使用 Band 协议查询数据的方式也比较简单直观。与其他使用 callback 机制的预言机项目不同,Band 协议让开发者可以只使用一条交易就获得数据。降低了查询延迟,提升了用户体验。另外由于每个数据库都有多个数据提供商,所以这种 Band 可以有效的避免单点风险。

除了这些以外,Band 还有与其他项目相比最不同的一点,那就是对于每种数据库,Band 都允许其拥有自己的代币,构建自己的激励模型。这种每个数据库拥有独立代币的模型可以最大程度的将所有持币者的利益对齐。通过将数据提供商的价值与其代币的价值进行绑定,贿赂数据提供商进行攻击将会变得成本更高,整个经济系统的鲁棒性也就更强。

目前的 Band 协议仅实现了对于以太坊的支持,但是从官网信息来看,Band 在未来会实现对多链的支持。

红杉印度投资的唯一一个区块链项目

Band 协议的创始人 Soravis 是斯坦福计算机系硕士毕业。他作为一个 KOL,在 Medium 上的 文章 有超过五万的阅读量。Soravis 从 2013 年便开始学习密码学与数字货币相关领域的知识,并参与过许多 ROI 很高的 ICO,包括 Status,0x,ICON 等等。

Band 项目在今年二月份收到了由红杉印度领投的一轮种子轮融资,其中还包含了 Upbit 的资本方。而这个项目也是红杉印度在区块链领域进行的唯一一个投资。总投资额为 300 万美元,虽然融资额较小,但 Band 项目的进度却是非常的好。目前项目已经上线了以太坊 Kovan 测试网,实现了包括金融,体育在内的多个数据库。功能齐全,文档完善,UI 精美,与某些动辄融资上千万美元却什么都没做出来的项目相比,让人耳目一新。

Band 即将在 9/17 于币安 Launchpad 上进行首次发行,这是币安第九个上线的 Launchpad 项目,依据币安研究院的报告指出,这个项目的私募与种子轮都将锁定整整一年,是什么样子的项目可以让资本甘愿在价差非常小的状况下被锁定一年,我也非常好奇,接下来将会继续对 Band Protocol 进行分析。

*欢迎加入 Band Protocol 中文社群「当我们 Band 在一起」,请添加 ivyair1995 并标住 「Band」即可入群

免责声明
世链财经作为开放的信息发布平台,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链财经无关。如文章、图片、音频或视频出现侵权、违规及其他不当言论,请提供相关材料,发送到:2785592653@qq.com。
风险提示:本站所提供的资讯不代表任何投资暗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世链粉丝群:提供最新热点新闻,空投糖果、红包等福利,微信:trr3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