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DEFI > DeFi的黑色星期四
葛鸿  

DeFi的黑色星期四

摘要:目前DeFi的整体用户大约在十多万,跟主流的web2应用相比,这个量级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对于加密领域,这是宝贵的火种。那么,这部分种子用户为什么会使用DeFi?他们是什么样的一群人,他们的需求是什么?是什么阻碍了当前DeFi的发展?回答这些问题对于推动DeFi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作者Dex.blue,由"蓝狐笔记"社群的"Joe"翻译。

(阿尔的餐厅,梵高)

前言:目前DeFi的整体用户大约在十多万,跟主流的web2应用相比,这个量级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对于加密领域,这是宝贵的火种。那么,这部分种子用户为什么会使用DeFi?他们是什么样的一群人,他们的需求是什么?是什么阻碍了当前DeFi的发展?回答这些问题对于推动DeFi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作者Dex.blue,由“蓝狐笔记”社群的“Joe”翻译。

是什么阻碍了DeFi的发展?是什么驱动了DeFi的用户采用?如今DeFi用户的需求是什么?针对DeFi社区进行广泛调查,目的就是要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以太坊生态系统中,DeFi依然很新,但同时也是复杂且多样化的领域。我们的目标是增进我们对用户需求和目标的共同理解。

这也是我们跟其他DeFi团队(如Argent、Kleros、Kyber、Maker、Ren

Synthetix以及Uniswap)一起进行调查的原因。由于我们都致力于让DeFi成长,且相信其强大的社区,因此,调查中的数据是开源的,每个人都可以从真实DeFi用户中进行更深度的挖掘,并产生更深入的洞察。

查看调查结果,鉴于调查的时间和范围,我们对结果的数量非常满意。从数量上看,本次调查包括26个问题,平均完成时间为11:04分钟,一共收到467份回复。

结果与见解

调查包括2个部分。第一部分探讨DeFi用户的总体特征,包括人口统计、职业等。第二部分则深入研究用户最常用的DeFi应用类别、使用模式、信任度以及挫败感。其中的DeFi应用类别包括:去中心化交易所、衍生品平台、借贷协议、游戏&NFT以及钱包。

第一部分的结论由dex.blue团队直接给出,而第二部分的见解则来自于Argent、Kyber、dex.blue以及Maker的评论和反馈。

第一部分:受众特征和总体用户信息

*年龄

所有调查参与者的平均年龄为31岁,年龄范围从16到66岁。

*地理分布

正如你从图中所看到的,调查参与者的地理主要来源是欧洲、亚洲和北美,三者之间大致均等分布(2.8%的受访者没有披露其地理位置)

DeFi用户的地理位分布根据DeFi用户调查

*职业

参与者的职业分布来看,符合大家的预期,大多数人要么在计算机、技术&软件开发领域工作,要么在商业、金融&管理领域工作。

DeFi用户的职业(根据DeFi用户调查)

*投入资产比例

考虑到数字资产的波动性和资产类别的不成熟性,DeFi用户平均持有其在加密资产全部储蓄的54%。

加密资产的储蓄分布(根据DeFi用户调查)

*活跃度

查看下面的条形图,可以看到DeFi用户的平均活跃度很高,大约75%的用户每周至少跟其DeFi应用进行两次交互。在75%的用户中,几乎有一半的人每天跟其dApp进行交互。(蓝狐笔记:从两个角度看这个问题,一是,DeFi的核心用户的黏性非常高,二是,首先愿意花十多分钟回答问卷的用户大多数是DeFi的重度用户,所以这个结论不会让人惊讶。)

(DeFi应用的采用/类别)

第二部分:DeFi应用的特定类别见解

尽管调查中的类别多于下面分析的类别,不过,本文仅选择和评论具有代表性的样本规模(>50)类别:

*去中心化交易所

*借贷平台

*钱包

每个类别的回复数:去中心化交易所:211;衍生品平台:22;游戏/NFT:18;借贷平台:95;乐透:0;钱包:113。(蓝狐笔记:可以看出交易和钱包是最大的需求,且用户体验相对较简单;而衍生品、NFT、乐透对于普通用户来说,相对较为复杂或需求不够,DeFi要走向主流还有很远距离,但也说明空间很大)

1.去中心化交易所

*信任度

当问到关于DEX(去中心化交易所)相关3月12日的市场崩盘给DeFi行业带来了一次真正的考验。即便是DeFi的旗舰产品MakerDAO也无法承受这场危机,在如今的“黑色星期四”期间,它输给了肆无忌惮的网络攻击者800万美元。然而,这并不是DeFi行业最近面临的唯一问题。

预演

2月14日,一笔特别的交易同时影响了7个DeFi项目。攻击者花费了大约8美元的网络费用,并带走了大约35万美元。

在攻击期间,比特币对以太坊的价格在Uniswap交易所上涨了两倍。此次攻击的主要受害者是保证金交易协议bZx。

Uniswap是一个自动化的流动资金池,其价格通过简单的公式进行计算,并随着交易量的增加而显着增长。

3月份Uniswap的总交易量。来源:zumzoom

保证金交易者借贷购买了他们期望价格上涨的资产。如果价格上涨,则交易者出售资产,偿还贷款和利息,并保留其余的。如果价格下跌,交易者将面临损失。在所有这些过程中,资产由智能合约控制。

一份智能合约以5倍杠杆开仓时购买了价值超过150万美元的BTC。bZx开发人员并未检查覆盖范围,他们认为一个正常的人不会冒1300 ETH的风险。

但攻击者的意图是操纵Uniswap上的比特币价格。他们以高出市场63%的价格售出了112个比特币,并获得了70万美元的盈利。

攻击详情

攻击者使用了一种名为“闪贷”的新工具。闪贷是一种即时贷款可以在发出的同一笔交易中偿还。如果钱没有退还,智能合约会自动撤销所有更改。

该机制允许安全的无抵押贷款。通常,闪贷被用于套利或清算:你低价买进,高价卖出。在“黑色星期四”期间,闪贷在节约抵押品方面发挥了作用,但攻击者的行为有所不同。他们在dYdX交易所上获得了10,000 ETH贷款(当时为280万美元),并将其一分为二。第一部分送至bZx进行操纵,第二部分用于套利。

以ETH为单位的闪电贷款量。来源:AAVE

闪贷使攻击者以更低的成本实施该计划,因为无需寻求需要洗钱的大笔款项。而且,贷款本身实际上是免费的。

2月17日,在恢复运营后,bZx又面临了一次攻击。这一次,攻击者利用闪电贷款操纵了sUSD 稳定币的价格。结果,该协议发放了一笔无抵押贷,估计损失为65万美元。

Oracle性能

DeFi项目通常从去中心化交易所获取计算抵押品所需的价格。由于这些平台的流动性较低,价格容易被操纵。

bZx的开发人员最初从流动性聚合商Kyber那里获得信息,但在攻击发生后,他们转而使用了Chainlink oracle网络。Chainlink参与者从不同的交易所获得价格,并将其记录在以太坊网络中。为了保护系统不受虚假信息的影响,计算了平均价格。

当市场陷入恐慌时,Chainlink占用了以太坊总带宽的22%,因此oracle网络必须将达成共识所需的投票数量从21减少到7。

MakerDAO使用自己的oracle网络从交易所收集数据,并通过智能合约计算平均值。这是一个昂贵的系统,开发人员希望对其进行升级。但由于许多DeFi协议使用MakerDAO的预言机,因此可能会影响整个行业。

DeFi启示录

这些攻击说明了DeFi项目在高波动时期的脆弱性。它们算法背后的复杂公式根本行不通。

此类项目的安全审计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压力测试,该测试可显示智能合约在极端情况下的行为。另一个是基于看似随机动作的猴子测试。像这样的测试有助于确定新的攻击媒介,这些攻击媒介可能会由于引入新的功能(例如闪贷)而打开。

DeFi意味着集体治理。分权级别越高,决策所需的时间就越多。

为了保证资产安全,某些系统可以被关闭,但当市场不稳定时,这种中断可能会导致损失。许多团队已经调整了他们的限制,使操作更加困难。

1)MakerDAO在攻击后需要24小时来调整设置。

2)bZx漏洞导致16个小时内有超过200万美元的风险。

3)Compound对其系统进行了升级,以向开发人员提供额外的紧急权限,并在 MakerDAO紧急关闭的情况下创建了算法。

4)dYdX提高了它们的交易门槛。

如果没有避免损失的办法,应该始终有一个应急计划。

攻击发生三周后,bZx开发者发布了一篇文章,描述了实际的攻击以及为使情况恢复正常所采取的措施。他们对未来265年提出了一系列相当大胆的预测。然而,由于该报告是在股市崩盘前三天发布的,因此可能需要进行一些调整。

结论

MakerDAO清盘人在袭击期间没有做好他们的工作。通用代码中的错误不允许用户参加拍卖。负面的经验可能会刺激替代客户端的开发,因为对于大多数DeFi协议而言,只有官方库。

对负责系统运行的参与者的惩罚也可能成为一种额外的安全措施。

诸如闪贷之类的工具出现可能会导致某些限制和KYC程序。向DeFi协议的参与者发放许可证可能成为一种商业模式。

现有主要协议的开发人员将试图填补他们的储备,为将来的攻击做准备。

决策将需要越来越多的数据,oracle将变得更加复杂,并承担风险管理职能。

所有这些方面都将在处理能力方面带来新的挑战,DeFi可能会迁移到第二个解决方案。的问题时,安全性和信任度是关键。这是我们发现的:

1)去中心化交易所平均得到的信任度大约8.5分(10分为总分)。没有给出满分的主要原因是新领域以及普遍的怀疑:“我只100%相信我的妈妈。”

2)不过,一些回答者给出的分数低于6分,其主要原因是,要么因为近期历史性的攻击导致他们总体上不信任交易所,要么是因为他们本身不是开发者,无法验证智能合约。

*交易动机

那么,受访者在去中心化交易所(相对于中心化交易所)进行交易的动机是什么:60%的去中心化交易所用户告诉我们,其主要目标是获得财务独立。其他答案则是“了解底层技术”和“推动去中心化意识的进展”,两者各占20%左右。

同样清楚的是,那些使用基于高级订单簿DEX的用户比仅使用AMM类去中心化交易所的用户的财务动机更高。

本次调查的目的之一是找出人们最初何时以及为什么开始交易。当被问及到这一点时,大多数交易者(58%)告诉我们,当他们有冲动时交易(新闻等),大约三分之一(31%)的用户说他们会安排时间或有时间做交易时进行交易。剩余的11%给出其他原因,例如特定需求或投资组合调整。

但是,触发大多数去中心化交易所用户产生交易冲动的是什么?

最初触发用户交易冲动的不少是来自于Twitter或其他社交媒体渠道的信息(41%);在调查参与者中,基于研究的方法也很受欢迎,例如TA(技术分析)和市场情绪分析(32%)等。

2.借贷平台

有56%的受访者表示,其使用DeFi的目标是实现“财务独立”。借贷协议在帮助用户实现这一目标上扮演重要角色。

尤其是考虑到本次调查的受访者他们在DeFi中拥有54%的资产,借贷协议提供了可增长,且能随着时间推移利用这些财富的基础设施。

在DeFi领域,迄今为止最受欢迎的借贷平台是Compound,占据44%的市场份额,处于领先位置。剩余部分比DeFi其他类别更具分散化,其次是Aave(22%),MakerDAO(20%)。在调查的参与者中,分布更为分散,Curve/iEarn(7%)、Nuo(5%)、Uniswap(5%)、Synthetix(4%)。

是什么让一些平台比其他平台更受欢迎?你可能会认为利率/APY是选择平台的最关键标准。

但是,借贷平台的UI/UX(用户界面/用户体验)的易用性似乎是最关键的因素,36%的受访者将此作为基础平台的最重要功能。利率/APY(22%)位居第二,而安全和可信赖度(14%)位居第三。

很明显,借贷协议有机会提高其采用和易用性。只有19%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最常使用的DeFi是“借贷协议”,而有46%的受访者表示其最常使用的是去中心化交易所,24%的受访者表示其最常使用的是钱包。

当然,在这些协议中,有不少协议,例如Maker、dYdX以及Compound都可以更好地教育更广泛的DeFi生态系统,如何谨慎地使用“借贷”来帮助他们实现“财务独立”的目标。

3.钱包

不出所料,MetaMask在某种程度上是访问DeFi最受欢迎的钱包。71%的人选择了它,而Ledger为32%,第三是Trust Wallet,为27%。(蓝狐笔记:大多数DeFi用户都使用过Metamask,跟其用户体验和入局较早都有关系)

在它们之后,移动钱包Coinbase、Argent、imToken基本上都在12%左右。尽管Argent是最受欢迎的智能合约钱包,但很显然,新入局的玩家需要做大量工作,让它显得跟其他钱包不一样。在硬件钱包市场上,这种差异已经发生,因为Ledger越来越领先于Trezor(32%vs9%)。

谁能赶上MetaMask和Ledger?或许更好的问题是,哪个手机钱包最好地补充其功能?在受访者中,很少有人只使用一种钱包,因此没有一种钱包通吃所有。未来你可能会看到分散的市场。

尽管默认情况下,加密是全球性的,但钱包的欢迎程度很大程度上受到地区因素的影响。调查显示,imToken主要在亚洲使用。Trust Wallet在亚洲是最接近于MetaMask欢迎度的钱包。

是什么阻碍了DeFi的发展?

调查中最后一个问题,也许是最有趣的问题,“是什么阻碍了DeFi的发展”?最常见的答案是教育/市场(45%)。对我们多数人来说,这并不奇怪。但是,它强调了更多可访问和对初学者友好的学习资源的必要性。一位受访者提到“缺乏对初学者的解释,过多的高层级加密阐述。”

紧随教育和市场之后,是安全的考虑(40%)、UI/UX(39%)以及流动性(36%)。考虑到DeFi应用的最新发展,跟Web3相比Web2应用更易用、跟中心化平台相比去中心化交易所的流动性在增长但很小,这些摩擦点似乎很合理,但在中期内可以解决。

下一步

最终来说,本次调查帮助解答了一些问题(如,今天的DeFi用户是谁,他们是否相信DeFi,他们的资产在加密中比例,什么阻碍着DeFi的发展等),但是,这些答案也引发了如下的讨论:

*吸引更多用户使用DeFi还缺少什么样的基础教育?

*如果大多数DeFi用户是出于赚钱的动机使用DeFi,那么,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来支持这一点?

*用户在DeFi中的“De”部分真正关心的是什么?

社区也可以获得调查数据,并寻求更多线索和见解,希望这些数据对社区有帮助。下面是调查数据:https://drive.google.com/open?id=12PacSzrtzX6ytls95dA7FIzwGiJBnjKbJTIrC_aLnRE

最后,蓝狐笔记也做一个简单的调查,请问你是DeFi用户吗?如果是请回答最常使用的DeFi项目。谢谢。

------

风险警示:蓝狐笔记所有文章都不能作为投资建议或推荐,投资有风险,投资应该考虑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建议对项目进行深入考察,慎重做好自己的投资决策。


免责声明
世链财经作为开放的信息发布平台,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链财经无关。如文章、图片、音频或视频出现侵权、违规及其他不当言论,请提供相关材料,发送到:2785592653@qq.com。
风险提示:本站所提供的资讯不代表任何投资暗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世链粉丝群:提供最新热点新闻,空投糖果、红包等福利,微信:juu3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