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NFT > “甲壳胺”传销团伙被查处 声称投3900能赚1亿
币圈观察  

“甲壳胺”传销团伙被查处 声称投3900能赚1亿

摘要:“投入390元,就能赚百万元;投入3900元,就能赚1亿元。”就像一株毒蘑菇,打造赚钱神话的“鑫蝶”有一身漂亮的

  “投入390元,就能赚百万元;投入3900元,就能赚1亿元。”就像一株毒蘑菇,打造赚钱神话的“鑫蝶”有一身漂亮的外衣,主推“甲壳胺”——传说这种保健食品是能治百病的神药。

  这个“鑫蝶”指的是大连鑫蝶乾晟贸易有限公司长春分公司,而鑫蝶乾晟贸易公司是大连鑫蝶集团的销售窗口。

  昨日,“鑫蝶”长春分公司因涉嫌传销被查处。据称,今年4月,该公司疑似传销的销售模式就已引起工商部门的关注。

  “鑫蝶”手段

  诱惑一主推“神药甲壳胺”

  财富诱惑是“鑫蝶”的手段,不新却有效。

  关于“鑫蝶”,记者10天前开始调查。

  6月5日,记者来到位于南关区全安广场附近财富大厦2301室的“鑫蝶”长春市级店,30余平方米的客厅内坐了近20人,一位经理正坐在电脑前讲解着。见有陌生人来,她立即关掉显示器,上下打量一会,问:“你有什么事吗?”

  记者称对“事业”很感兴趣,但她没有兴致介绍,反倒追问:“你怎么知道这里?谁告诉你的?”

  记者一一回答问题后,她没再追问,自顾自地忙别的去了。

  而该公司的柏女士见有“新人”,很热情,介绍说大连“鑫蝶”在长春设立了一个分公司,主推“甲壳胺”,在她的口中,这种保健食品是能治百病的神药,并可以边吃“药”边赚钱。

  诱惑二投入390元能赚百万

  “这不是传销。”柏女士这句话说得斩钉截铁。

  在她的推荐下,6月6日,记者在朝阳区银贸大厦11层108室见到了更高级别的人物张经理。

  “我们是今年4月开始在长春做的,我是公司销售部的一个领导,归大连公司管理。我们打算在长春发展一支新的队伍。”张经理称长春分公司隶属于大连鑫蝶乾晟贸易公司,他是厂家指派到长春开展工作的。

  柏女士在张经理的授意下开始讲解销售制度,她把“鑫蝶”经营计划称作全球首创的交互式合作营销模式,顾客转变成“经营者”与“合伙人”。

  交390元为业务员,交1950元可成为业务主任,交3900元可成为业务经理。成为业务员后,身下的团队中每有一人加入,即可得到8元的“管理津贴”。一条线需要团队资金达到1.95万元时,才能再发展另一条,算到第10代时发展8万余人,得到64万余元。只要队伍能发展到第十五代,就能拥有百万元收入。

  6月7日,记者与另一位业务经理见面。

  这位业务经理说:“公司赚钱靠的是倍增理论,会员和业务人员永远相互有关,推荐的人越多,您的收入也就越多。仅此一项就可以使您有机会年赚百万。以每月推荐3名消费会员的速度复制下去,一年的收入就是几十万元,如果您是业务经理,一年的收入会过百万。”

  诱惑三开店“提成”会更多

  柏女士还详细地为记者讲解并书写了“鑫蝶集团事业计划”,她讲解中不仅提到业务人员的制度,还有一个更吸引人的店面销售计划。

  社区级首次需投入1万元,县(区)级首次需投入3万元,地市级首次需投入5万元。除了进货有相应的折扣外,三级的店面还能得到加入者的服务津贴。社区级每有一个业务员加入可得18元,一个业务主任加入可得90元,一个业务经理加入可得180元。以此类推,店面级别越高从每个加入者身上所得到的钱越多,到地市级每有一个人投入3900元,其就能得到300元。培养的下线越多,利润积累也就越多。

  打入内部

  “加盟费”存入个人账户

  连续数日,公司的业务经理们一直在讲解营销制度,却从不会给记者提供任务相关的材料。“鑫蝶”的主页中,对这种营销模式并不对外公开,以人传人,并且只传给熟人带来的人。

  6月10日,柏女士很早便打来电话,约记者去听课。

  下午,在电话的预约下,记者再次来到位于南关区的市级店内。里面又有10余人在听课。

  又听了一遍讲解后,记者表示愿意加入。柏女士更为热情,她说:“你到楼下的银行办一张卡,然后复印身份证和卡,把加盟的钱直接存到卡里,拿着存款条到楼上签合同就行了。”

  一位李经理提供了卡号,名字是“赵敏”。对于赵敏的身份,记者询问,她没有进行解释,只说是公司的人。

  一切办妥后,回到店里,李经理却又称:“合同没了,今天签不了。”

  “这么不正规,钱都存到个人账户,还不能签合同,这不是骗人吗?”记者要求退钱。

  柏女士和张经理见状连忙打圆场,称马上打印合同。

  李经理为记者拿货,开具了一张收据,上面没有公章,她说:“执照正在办,过几天才能下来。”

  随后,记者跟随柏女士和张经理来到分公司办公室,看到一张很简单的“协议书”,上面加盖着“大连鑫蝶乾晟贸易有限公司”的公章,法定代表人是张彬。

  记者忽然有了几个下线

  6月11日上午,柏女士不停地劝说女记者从普通业务员“升级为”业务经理,说:“你昨天加入,今天就有好几个人加到你下线了。”

  记者又称有朋友想加到她的下线,可是人来不了,但能提供身份证。柏女士二话没说,给签了协议。

  6月14日,柏女士提供了她的会员号,记者进入能查看上下线发展情况的“乾晟系统”,系统显示,柏女士目前有两支团队,第一支团队已发展数十人。

  记者在她的第二支团队中,记者的下线是几个陌生的名字,加入的均是业务员,记者的朋友被安放在最下边。记者从她下线身上提到管理津贴。

  面见公司法人代表

  6月11日下午,在银贸大厦办公地点,记者见到了鑫蝶乾晟贸易公司法人代表张彬。

  他听说记者也想要开店,便很关心这个问题,把公司的一些不公开的制度拷贝给记者看。

  张彬很重视记者,讲解了很多关于开店的问题:“区级店要求不多,你要是开省级店的话,要求会很多,得成规模。当初大伙为了争这个市级店的所有权,差点打起来。南关区已经有区级店了,你得再找别的地区开。”

  查处

  “要是传销,

  我们也有责任吗?”

  昨日,吉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经济违法稽查支队对长春市内两处“鑫蝶”的办公地点进行检查。

  进入财富大厦2301室时,被称作“杨老师”的女子正在给新人讲课。调查时,杨老师趁乱离开。当执法人员到达银贸大厦楼下时,正遇到柏女士,她以为“生意”上门了,很热情。

  进入办公地点后,执法人员亮出证件,以该公司涉嫌传销和无照经营进行调查。

  “要是传销,我们也有责任吗?”柏女士的话里开始带着疑惑。她在屋子里转了几圈,有些忐忑不安,然后悄悄离开。当执法人员打电话时,她称一会就回来,一段时间后,又说自己心脏病犯了,在医院。

  执法人员对工作人员调查后,出去清点产品。一位中年妇女匆匆赶来,进门后发牢骚:“早就让办执照,不听我的,现在出事了吧。”

  她问一位工作人员:“工商都查到啥了?”

  工作人员称:“都有,凡是能查到的资料都查到了。”

  她又问:“那些合同呢?都看到了?”

  工作人员点头,她有些抱怨:“咋能让他们看到呢?”

  长春涉及200余人

  调查时,长春分公司的两位负责人均在大连,他们正准备参加大连组织的一次培训活动。工作人员给张经理打电话,张经理情绪很激动,声称自己所做的均为合法的,不允许执法人员拿走其任何资料。随后,公司的法人代表又打来电话,表示配合执法人员,16日会到工商部门接受调查。

  执法人员调查时后得知,长春分公司并没有合法的经营手续。执法人员对该公司的资料进行检查,在一个办公桌内发现账本,上面显示两月时间该公司便销售出20余万元产品。

  在一份销售业绩的记录中,显示着每位加入者的姓名、账号和当月所得到的利润。从工作人员的口中得知,目前长春市有200多人加入“鑫蝶”,真正的数目可能不止这些。

  工商执法人员以该公司涉嫌传销对该公司产品、资料、账本和电脑主机等依法进行了异地封存,并将对此案进行进一步调查。

  提示

  甲壳胺只是药品辅料

  “鑫蝶”模式并非铁板一块,对甲壳胺的吹嘘就是致命弱点。

  几年前被称为第六大生命要素的甲壳胺,早已被山东、河南媒体戳穿神话。早在10年前,由甲壳胺制作的保健品就很流行,现在已经过时了。甲壳胺作为保健品不是药,没有治疗疾病的作用,国内也从未将其作为药品入药,只是一种辅助材料,“就像药片里加淀粉”,不是必要成分。“甲壳胺”在我省也有“前科”,2007年,吉林市一家销售公司因营销模式存在传销嫌疑就被工商部门叫停过。

免责声明
世链财经作为开放的信息发布平台,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链财经无关。如文章、图片、音频或视频出现侵权、违规及其他不当言论,请提供相关材料,发送到:2785592653@qq.com。
风险提示:本站所提供的资讯不代表任何投资暗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世链粉丝群:提供最新热点新闻,空投糖果、红包等福利,微信:juu3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