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NFT > 泉州“天津天狮”人际网络营销传销案告破刑拘67人
币圈观察  

泉州“天津天狮”人际网络营销传销案告破刑拘67人

摘要:泉州警方捣毁的五级三阶制传销团伙  伙食上萝卜白菜,住宿上多人通铺,这样艰苦的生活环境,又如何能让传销组织编织出的致富谎言,屡屡让人被“洗脑&rdq

泉州警方捣毁的五级三阶制传销团伙     伙食上萝卜白菜,住宿上多人通铺,这样艰苦的生活环境,又如何能让传销组织编织出的致富谎言,屡屡让人被“洗脑”?     传销组织中,中、高层人员在“讲课”时,自称所享受的“吃住在酒店,出门乘豪车”奢靡生活,正是让底层“业务员”们趋之若鹜的奋斗目标,很多成员正是在这种诱惑下,被传销组织成功洗脑。但实际上,这些“经理”、“主任”们的生活,究竟过得怎样呢?     昨日,泉州警方向媒体通报,泉州、惠安两级警方于7月4日捣毁一个传销团伙,共捣毁窝点12个,解救40人,抓获107人,其中刑拘67人,是近年来泉州破获最大的传销案,更首次有2名“经理”落网,作为传销团伙中,层级仅次于“总经理”(亦称“大老总”)的高层人员。   传销“经理”们的双面生活     7月4日下午,在惠安、泉港各乡镇,同时有140名警力分成多组伺机待发。惠安经侦大队的民警小何,带着4名特警,埋伏在惠安螺阳镇一商住楼外:这个抓捕小组的目标,是传销组织中重要高层,“经理”彭某。   实   多人合租 月收入不超4000元     若不是敲门时,屋内久不开门后传出的锁门声,让民警确认找对了地方,待民警强行进入后,“3室2厅的套房十分整洁,2男2女都极为镇定,毫无传销人员常见的慌乱,每个人房内都有电脑,看上去和普通白领没有区别。”     但经比对头像,民警确认1名32岁女子正是彭某,而另一名与彭某同住一间的25岁女子,为该传销团伙另一“经理”王某。另两名男子也疑似为该传销组织人员,警方正在进一步调查。     警方在随后的搜查中,发现了传销组织的“学习资料”,以及各级成员的“工资单”。这份工资单颇为详尽和正规,上书项目包括“考评奖”、“出勤奖”等,乍看之下,似与普通企业所开具的无异。据民警的调查,传销组织的运营实行收支两线分开,各级收缴的钱层层上交,而各级组织的生活费和成员工资,由上级层层下拨。彭某与王某,在整个传销组织五级三阶制的运转模式中,身处第二级,地位仅次“总经理”,月薪约为3000至4000元。     “总体生活水平与普通上班族差不多”,民警如此评价彭某和王某2人的日常生活。不过在两人的嘴里,他们的生活可不止这样。  

警方共抓获107名传销成员,解救40人   吹嘘月入数万租 酒店套房开会摆谱     “我每月什么都不用干,月入五六万,天天住酒店,生活好得很!”这是彭某和王某视察各个窝点时,向下级成员吹嘘的说辞。直到组织被摧毁,“经理”下一级的“主任”们,都仍对彭某和王某所过的“奢靡生活”羡慕不已,不曾怀疑真假。     实际上,彭某和王某每日忙于召集各处主任开会,偶尔前往外地出差,与同行交流管理心得。在外人看来,彭某和王某召开的会议,似乎与正规公司的例会无异:如何促进“业绩”提升,如何降低组织运营成本,如何规避受骗者逃离可能带来的风险……     但特殊的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成功形象”,“经理”们总将开会地点选择在酒店的高档套房内。民警说,“经理对外称这是自己常住的酒店公寓,实际上是打肿脸充胖子租下的钟点房。”屡屡光顾高档酒店的开支,让经理们也觉得肉痛不已。     虽然实际生活与自己所吹嘘的有天壤之别,但彭某和王某仍对传销拥有着近乎疯狂的热情。面对民警的询问,王某甚至不无自豪地称,其刚生下儿子不到2个月,尚在哺乳期,她就将孩子丢在了男友家,返回惠安继续管理组织。在她与彭某心中,自最初被骗进入组织,直至今日她们身居高层,上线许诺的暴富,仍然似乎触手可及,让她们不舍得半途而废。   大学高材生“主任”的野心     在本次案件中,警方除抓获彭某、王某2名“经理”外,还抓获4名“大主任”及8名“主任”。这14人中,28岁的天津人康某是团伙中仅有的大学毕业生,最为引人注目。     康某曾接受其他传销组织邀请,前去讲课;泉州、惠安警方于今年5月7日在惠安同时捣毁5个传销窝点(详见本报5月15日N1版报道)的行动中,正是通过康某留下的踪迹才发现的。     康某毕业于天津一所本一高校,毕业后在天津本地一家企业上班,月薪超过5000元。去年,他被同学骗至福建,立刻分辨出自己陷入传销组织,但他最终留了下来。     “他认为原工作没有发展前途,不能发大财”,民警说,康某受骗后虽然迅速分辨出传销,但他在明知传销违法的情况下,被彭某和王某的“成功形象”所迷惑,轻信从事此行能成就一番事业,欣然入行。他认为自己有文化、有工作经验,能够迅速“升迁”——不到1年,他就从“业务员”成为“大主任”,“业绩”在同级中也名列前茅。不过,他骗人的手段与团伙其他成员无异:在网络上广泛撒网,诱骗网友前来“发财”。   令人唏嘘的“父爱”     该案中,传销组织的幌子是“天津天狮人际网络营销”。组织成员通过电话或网上聊天,以介绍工作、网友见面、做生意等借口欺骗亲朋、同学和网友前来。受害者中,不乏熟人环环相骗,其中更出现了父亲将儿子带入传销组织的案例。     在7月4日下午的抓捕行动中,警方在泉港的一个传销窝点中,解救出了一名特殊的“业务员”。这名16周岁的少年姓张,是湖北襄阳人,他不曾发展过下线,却已是“业务员”,面对民警询问,他懵懂自称加入的是“直销”。     小张进入传销组织尚不足1个月,他是被他的父亲带进组织的。据小张说,其初中毕业后待业在家,其父张某被骗入传销组织后,被“洗脑”成功,认为从事此行确能致富,遂将小张从老家带来加入组织,张某交代小张“安心学习”后,便离开该窝点,至其他窝点发展业务。     目前,张某尚未落网,小张则已被民警遣送回乡。   分析   有人屡被解救   却主动重返传销     但值得深思的是,据经办民警介绍,在解救、抓获人员中,发现了多名数次被解救、处理后,仍主动重返传销组织的人员,其执迷不悟让人难以理解。对此,民警作出了分析。     “主动重返传销组织的人,主要都是心态不正。其中一部分人,仍存在一夜暴富的幻想,追求高层次的物质生活,却想不劳而获;另一部分人,主要以社会阅历少的高校毕业生为主,他们的就业压力大,或刚步入社会抗压能力差,在传销组织封闭式的家长管理模式中,似乎找到了‘家’的感觉。”
免责声明
世链财经作为开放的信息发布平台,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链财经无关。如文章、图片、音频或视频出现侵权、违规及其他不当言论,请提供相关材料,发送到:2785592653@qq.com。
风险提示:本站所提供的资讯不代表任何投资暗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世链粉丝群:提供最新热点新闻,空投糖果、红包等福利,微信:juu3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