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Web3.0 > 五问“传销难禁”
币圈观察  

五问“传销难禁”

摘要:合肥出台了一系列强硬措施打击传销,今年以来,已有数百名传销头目在合肥落网,数以千计的传销窝点被捣毁。而另一方面,天鹅湖边、巢湖岸边,无论白天黑夜,仍有传销人员&
    合肥出台了一系列强硬措施打击传销,今年以来,已有数百名传销头目在合肥落网,数以千计的传销窝点被捣毁。而另一方面,天鹅湖边、巢湖岸边,无论白天黑夜,仍有传销人员“讲课”,不少小区仍有传销人员聚集。为何传销屡打不绝,执法难点在哪里?打传瓶颈又在哪里?     一问:如何避免“轰麻雀”式尴尬?     合肥天鹅湖边,城管队员一直对传销人员进行驱赶;捣毁窝点时,工商对于参与传销的人员也进行驱散;派出所里,警方只能对大多数传销人员进行说服教育。执法人员来了,传销人员散去,执法人员离开,传销人员又继续围过来。这让强硬地打传,遇到了“轰麻雀”式的尴尬。“滨湖的传销人员到了合肥北城,北城的传销人员转战到蜀山区,流动性非常大,隐蔽性又非常强。”合肥市打传办负责人告诉记者,有些传销头目会员游走在多省之间,更增加了打击的难度。     5月4日下午,记者在合肥市政务区政务大楼前面的广场看到,两名保安守在广场入口处,时刻注意着传销人员的踪迹。广场的喇叭,不停提醒市民们不要误陷传销。“我们值班期间,广场上不会有传销人员。”现场一名执法人员说。但当晚8点左右,由于保安已经下班,广场上又出现了众多疑似传销人员。记者跟随其中一群人发现,他们先在市政府大楼前“讲课”,然后又围绕天鹅湖边各个设施“讲课”。“他们和执法人员躲猫猫,即便被抓住了,也很难量刑,所以很棘手。”合肥市蜀山区笔架山街道打传办工作人员介绍,他们今年开展了几十次联合执法行动,1月~3月,1名传销人员被刑事拘留,59人被遣返。“我们及时让他们脱离传销活动,但效果很难保证。”     据了解,去年以来,安徽省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打击传销违法犯罪活动。捣毁传销窝点7945个,教育遣返传销人员21518人次,查办传销案件266件。记者从省打击传销联席会议办公室获悉,目前我省城市间传销的流动性也很强,而安徽省将在全省范围内启动创建“无传销城市”工作,实行各个市县的彻底清理。     二问:法律盲点是不是打传软肋?     去年,合肥市旋风般的高压打击过后,今年年初,传销再次出现了反弹。虽然在高密度打压下,合肥传销仍然屡禁不绝。     合肥市荷叶地派出所办案民警告诉记者,最近几个月,他们四处打传,但最终鲜有传销人员达到判刑标准,“抓了数十人,他们的口供都一样,就说是来合肥旅游的,再问就不说,你说我们怎么抓?只能关不超过24小时,然后还得让他们回去。”“一些小区居民报案时很愤怒,他们认为我们不作为,我们没办法解释。”民警无奈地说。     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刘阳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目前打传最大的问题仍然在于现行法律法规的不健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七)》中新增了“组织领导传销罪”。2010年5月,最高检和公安部联合发布了“追诉标准二”,要求“组织领导传销罪”的立案定罪必须符合“下线发展3个层级,30个以上下线”。     刘阳说,现在很多传销组织都钻法律空子。“现在的传销组织最多只发展29个人,然后就出局,而且由于这个行业内部的保密性,被骗的人都会保护他们,很难定罪。”“目前的追诉标准是不是真的妨碍到公安机关的打击,还在讨论中。”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阮齐林是安徽人,他告诉记者,“目前的法律是认定传销为犯罪行为的,无论是对组织领导者,还是对参与者,公安都应该介入,取证难不代表没法取证。”     三问:群发提醒短信有没有用?     “合肥市打传办提醒广大市民:凡以景点设施胡编乱造,杜撰故事,隐喻地方政府暗中扶持;颠倒黑白,把打传行动说成是“宏观调控”,都是传销组织“洗脑”欺骗伎俩。请提高警惕,不要上当受骗。”     这两天,很多合肥市民手机上都收到了来自打传办的提醒短信,让大家提高警惕,不要上当受骗。昨天,合肥市打传办相关人员告诉记者,他们与移动、联通、电信几大运营商合作,群发打击传销的公益短信,力争做到覆盖全合肥,让每个手机用户都能收到,认清传销的本质。     昨天,合肥市民夏女士也收到一条提醒短信:传销人员偷换概念、掩人耳目,声称自己不是传销。他们蛊惑亲朋缴纳3300元至69800元不等的费用,参加所谓的“连锁经营”、“爱心互助”、“资本运作”、“1040阳光工程”、“商务商会运作”、“国家秘密项目”等,实为违法的传销活动。请提高警惕,不要上当受骗。     据悉,这些公益短信内容不同,并分批分不同时段进行发送,力争做到全覆盖。这些短信到底能发挥多大的作用?合肥市打传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之前也曾尝试过,这一次是大规模的群发,效果目前还不得而知,只是起到一种告知、警醒作用。四问:处罚房东能否执行到位?     打击传销的重点管控对象就是出租房。“滨湖的管控,就是管控好了出租房,这会让传销的势头被大大遏制。”合肥市打传办负责人介绍说,为传销提供租房便利条件的房东,最高将被处以50万元的罚款,目前全市已执行成功的最高罚款为5万元。相关部门建议,房管部门可设立出租房“黑名单”,屡教不改者可严禁再出租房屋。     合肥市打传办透露,对于房屋出租目前已有多重约束。首先是房屋备案,市民出租房屋要到街道社区的房管部门备案;没有办理备案登记的,房管部门将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其次是出租房屋给传销人员,将被没收违法所得,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此外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房屋出租人明知承租人利用出租房进行犯罪活动,不向公安机关报告的,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上罚款。     不过记者了解到,除了罚款5万元那一例,目前还没有其他业主受到这样的处罚。但是,处罚之后,该房东一纸诉状将打传部门告上法庭。虽然房东败诉了,但打传人员心中也并不轻松。“这个案例走了好长时间,费了很多精力。”一位打传人员私下里告诉记者,一一处罚房东,所费的力气将是惊人的。     一些打传人员也很困惑,目前许多传销人员开始向郊区、四县方向流动,而对于这些还不成熟的小区来说,出租管控更加困难。同时也有打传人员介绍,有户主拒绝到现场来,“从目前形势来看,罚款难度也比较大,需要和建委等多部门沟通合作。”     五问:打传能否进行心理干预?     李旭是资深民间反传销人士,他早在几年前就成立了一个团队,专门解救深陷传销组织的受害者,因此被称为中国“民间反传销第一人”。上周,记者联系到了李先生。一提起合肥的打传工作,李先生熟练地说出了关于打击传销的报道。他向记者透露,他经常到合肥解救陷入传销组织内的受害者。对于合肥打传的未来,他认为从制度到心理都要下重手。“经过你们的报道和政府打击传销工作力度的加大,我发现合肥传销形势已经有了变化,从合肥一些传销受害者的电话中我了解到,一些盘踞在合肥的传销组织已经坐上大巴车,开始向别的省份转移。”李先生表示,在这种形势下,打击传销除了要分清机构职责、公安机关能走在打传一线外,还要不能手软、坚持下去。“一些陷入传销组织人员容易出现反复,因为他们已经被‘洗脑’了。”李先生说,希望政府能在传销人员的心理干预上下点功夫;除此以外,“在制度上,我希望全国都能成为一盘棋,这样传销组织的转移战术就无用武之地了。”
免责声明
世链财经作为开放的信息发布平台,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链财经无关。如文章、图片、音频或视频出现侵权、违规及其他不当言论,请提供相关材料,发送到:2785592653@qq.com。
风险提示:本站所提供的资讯不代表任何投资暗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世链粉丝群:提供最新热点新闻,空投糖果、红包等福利,微信:juu3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