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科云链:基于区块链技术的Web3.0会给人们带来哪些颠覆性改变?
原标题:欧科云链:基于区块链技术的Web3.0会给人们带来哪些颠覆性改变?
一直以来,很多人把Web3.0追捧为下一代互联网的雏形,虽然说法稍显夸张,但从技术和落地的角度来看,这种说法还是具备支撑点的。
比如说:Web3.0的愿景是打破平台的垄断,建立全球新的数字经济模式。也就是在Web3.0时代,用户与用户之间、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将不再有中间机构,而是依靠大数据将各位互联网参与者链接起来,通过应用区块链技术和经济学设定,让用户与用户之间交互所产生的数据价值都反馈给用户。
早期,Web3.0只是一个依托区块链技术的小众预期,但随着区块链迅猛发展,更多人开始把Web3.0预期为Web2.0的广义进阶版,这也让市场对于区块链项目的评判有了新的思考。
但如何让用户从Web2.0顺利过渡进入Web3.0,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Web3.0 的技术基础是区块链
区块链是承载Web3.0应用组织演化和利益分配的核心载体,对于Web3.0应用是不可或缺的部分,Web3.0需要区块链。
区块链是一个去中心化计算协议,约定了不同的利益主体如何分散的创建和维护一个分布式的计算基础设施,从而实现“基础设施管理权”与“用户数据控制权”之间的分离,防止单一平台通过计算基础设施管理权力,实现对用户数据、用户资产和用户身份的控制。区块链还是一个透明可信的权利确认与追溯系统,一份权利一旦数字化为区块链上的通证,可以得到可靠的确权,并且可全程追踪其流转、交易、转换、变形的全过程。区块链是协议创造和自动执行平台。智能合约是这一能力的集中体现。通过智能合约,权利与价值的分配协议可以无需借助可信第三方,即得到高效、准确、可信的执行,并且全过程可审计。
区块链技术整合了密码学、点对点网络、共识机制、智能合约等基础技术元素,形成了一种新的数据记录、传递、储存与呈现的方式,在技术层面构建了无需信任、多方协作的去中心化基础设施。这一特点使得Web 2.0 中心化结构中用于管理和监控数据交易的可信第三方变得冗余,也是实现Web 3.0开放、无需信任和无需许可三大主要特点的重要基石。
互联网的数字革命
目前我们所处的互联网行业,是一个高度中心化的行业,也就是Web2.0时代。它经过了30年的发展,整个行业的创新已经固化,Web2.0时代的互联网行业已经成为了如今最为内卷的行业之一。然而Web3.0时代的互联网行业,才刚刚开始。一个趋势正在从硅谷蔓延到整个美国,这一趋势也逐渐在向全球扩散:顶尖人才,正在从中心化的公司,跳槽到去中心化的公司中。
亚马逊、Twitter、脸书、苹果等一众大型中心化互联网公司都发现自己的人才并不像以往那样只是在同行范围内流转,而是涌向了区块链行业为代表的Web3.0世界。资本一直是时代的风向标。步入2022年,一些资本方对Web3.0的投资堪称“疯狂”。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1月1日-2022年4月26日,全球最大的风险投资之一的红杉资本以每周一家的投资速度,共投资了17家Web3公司。
目前Web3有哪些应用案例?Web3有哪些应用案例?
1、互联网架构 服务互联网的架构并不是大多数人所认为的那样:咱们的互联网要么工作,要么延迟,要么脱机掉线。但是像T-Mobile和AT T这类的ISP(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由于垄断,会承诺快速连接,然后收费。与此相反的是,像Andrena和Althea这样公司通过创建社区网络,绕过互联网供应商,个人可以在这样的社区网络内进行经营活动并获得报酬。
2、数据存储、分发和货币化对于我们这样的个人来说,数据很难盈利。但是如果很多个体的数据集掌握在大的集团手上,就很容易盈利。
数据是我们去讨论如何在互联网上存储和转移价值的基本组成部分。数据商品化尚未实现,因为数据是孤立的、敏感的或专有的。Web3协议为市场提供了一种手段,敏感数据可以被共享,专有数据可以被准确定价和出售。将数据转化为有形数据资产(例如代币)将释放价值,发展一个更强大的数据生态系统。
数据的另一个关键部分是跨服务器存储,这主要是由少数大公司控制。像Sia、Arweave和Filecoin这样的去中心化数据存储和网络托管服务正在支持创建新的去中心化应用。
3、App和其他互联网基础设施服务我们使用了很多服务,你可能都没有意识到。WIFI、位置服务(GPS)、蓝牙连接、信息服务(iOS、Android)、视频和音频流(Youtube、Twitch、Spotify)等等。
这些应用被巨头控制,更重要的是,这些应用程序利用的服务和基础设施是集中的,或由少数大公司(如谷歌、AWS、微软)控制。这些社区运营的服务成本更低,因为它们能够省去了中间商步骤。Web3场景下的协议,可以通过拆分一个公司向用户提供的所有服务来弱化单一公司的权力。Audius(音乐流媒体)、OurZora、Mirror(去中心的出版平台)都在创建平台,用户拥有他们生产的内容,并对这些平台的治理有发言权。
在未来,内容创作者将能够公开存储他们的数据,与消费数据的地方分开。虽然这些服务在今天不太方便,但在未来,它们可能会被内置到我们日常使用的基础平台中。
责任编辑:
- 免责声明
- 世链财经作为开放的信息发布平台,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链财经无关。如文章、图片、音频或视频出现侵权、违规及其他不当言论,请提供相关材料,发送到:2785592653@qq.com。
- 风险提示:本站所提供的资讯不代表任何投资暗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 世链粉丝群:提供最新热点新闻,空投糖果、红包等福利,微信:juu3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