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 > 国外比特币交易手续费|解开槟榔“伤天害命”的紧箍咒 ——海南槟榔产业浴火重生亟需科技创新引领
路安  

国外比特币交易手续费|解开槟榔“伤天害命”的紧箍咒 ——海南槟榔产业浴火重生亟需科技创新引领

摘要:槟榔是“四大南药”(槟榔、益智仁、砂仁、巴戟天)之首、海南“三棵树”(橡胶、槟榔、椰子)之一。多年来,槟榔产业在海南热带作物大产业中仅次于橡胶产业。然而,让人琢

槟榔是“四大南药”(槟榔、益智仁、砂仁、巴戟天)之首、海南“三棵树”(橡胶、槟榔、椰子)之一。多年来,槟榔产业在海南热带作物大产业中仅次于橡胶产业。然而,让人琢磨不透的是,这个关系到海南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大局、关系到海南60%农民群众生存大计、关系到海南特色产业大发展的重要产业,却一直没有真正发展起来,原因何在?本文以此为切入,从宏观视角分析海南槟榔产业发展前景,从微观视角探析套住海南槟榔产业的紧箍咒,提出针对性对策建议,以期对推动海南槟榔产业浴火重生有所助益。

一、潜力巨大的槟榔产业

(一)槟榔的价值

槟榔,又名槟门、槟楠、尖槟、槟榔玉、海南子、大腹子等,棕榈科常绿乔木,果实中含有槟榔油、儿茶素、胆碱等多种人体所需的营养元素,果、种、皮、花均可入药。在我国,槟榔主要分布在海南和台湾,云南、广西、广东等省份亦有少量栽培。目前,我国是世界槟榔第二大生产国,全国产量的95%以上都来自海南。海南岛作为我国最大的槟榔产地,种植槟榔的历史已有1500多年。

? ——槟榔的药用价值。槟榔被誉为四大南药之首,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具有杀虫、消积、下气、行水等功能,主治虫积、食积、气滞、痢疾、驱蛔、外治青光眼等。《名医别录》记载,槟榔“主消谷,逐水,除痰癖,杀三虫伏尸,疗寸白。”《本草纲目》记载:槟榔气味苦、辛、温、涩、无毒,主治痰涎为害、口吐酸水、伤寒胸闷、心气痛、腰痛、脚气、大小便秘、小便洒痛、肠寄生虫、口吻生疮、耳出脓等十余种疾患,并具有“醒能使之醉,醉能使之醒,饥能使之饱,饱能使之饥”之功效。新《中国药典》里225个药方用槟榔。2020年初,武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肆虐,传播速度之快、感染范围之广、造成损失之大,堪称新中国成立以来之最。面对这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西医一时无方可对、无药可治。所幸,中医在关键时刻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四大南药”之首的槟榔亦在新型肺炎治疗中有所作为。国家卫健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公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中,初期和中期临床治疗中医推荐处方中,均用到槟榔;之后修订的第六版试行方案中,还将焦槟榔纳入治疗轻型确诊病例寒湿郁肺证的中医推荐处方。

——槟榔的经济价值。槟榔是海南“三棵树”之一,是海南仅次于橡胶的第二大热带经济作物,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槟榔每亩可种植100-130株左右,单株产量可达20kg左右,按2018年槟榔鲜果平均收购价17元/kg计算,亩产值可达到34000余元。根据海南省统计局公布的统计数据,截止2018年底,全省共种植槟榔约165万亩(即11万公顷),主要分布在海南岛东部、中部和南部山区。海南万宁是著名的“中国槟榔之乡”,种植面积超过50万亩。在海南,约有230万农民直接或间接从事与槟榔相关的产业,约占全省农村人口总数的60%,槟榔已经成为海南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所以说,槟榔产业发展,对于海南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另据预测,到2025年,世界槟榔产业年产值将超过2万亿元。

——槟榔的文化价值。在我国,槟榔文化可谓源远流长。自古以来,槟榔果就是我国东南沿海各省居民迎宾敬客、款待亲朋的佳果。史料记载,“槟”字从“宾”,“榔”字从“郎”,言“女宾于郎”之义,“槟榔”的美誉由此得来。在海南一些地方,槟榔待客是自古就有的传统风俗,并且,在“茶、烟、酒、槟”四种待客礼之中,槟榔只有在迎贵宾和婚庆等重大节日才摆上筵席。海南黎族居民订婚、娶嫁、盖房、拜年甚至平时走门串户,都要赠送槟榔或用槟榔待客。不仅民间传统对槟榔重视有加,众多文人墨客对槟榔也是情有独钟。其中,苏东坡的《食槟榔》、《咏槟榔》堪称经典,“两颊红潮增妩媚,谁知侬是醉槟榔”可谓千古绝唱。宋代诗人黄庭坚、朱熹、杨万里,唐代诗人李白、皇甫松,明代琼州诗人王佐等众多文坛名家都有咏槟榔的诗赋流传至今。从某种意义上讲,发展槟榔产业亦是延续和传承传统槟榔文化的客观需要。

(二)海南槟榔产业的广阔发展前景

槟榔产业之于海南有特殊的意义。海南选择重点发展槟榔产业,不仅因为海南具有得天独厚的槟榔种植环境,以及槟榔本身具有极高的综合价值,更因为这是海南的一个特色产业、民生产业。也正因为如此,从中央到海南省,都大力支持发展槟榔产业。特别是刚刚过去的2019年,一系列相关重大政策措施陆续出台。

2019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海南)实施方案》中提出,要推动生态农业提质增效,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支持槟榔等就地加工转化增值,完善现代化仓储、物流、电子商务服务体系。这是从国家发展战略层面肯定了槟榔产业的重要性,明确了槟榔产业的发展方向。

2019年8月,海南省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槟榔产业发展工作,强调槟榔是海南热带经济作物重要的“三棵树”之一,关系着农民增收、乡村振兴和热带农业发展,要充分认识发展槟榔产业的重要意义,科学研判产业发展趋势,撬动槟榔全产业链发展。

2019年9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省(区、市)系列新闻发布会,海南省省长沈晓明提出一二三产业融合,重点是和农民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椰子、槟榔、橡胶“三棵树”,以及海南特有的冬季瓜菜。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是海南农业领域新一轮战略调整,亦是对槟榔行业发展的进一步赋能。

2019年12月,海南省质量强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外发布海南省槟榔产业的标准体系。该体系收集了所有现行有效的槟榔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内容包括9个子体系116个标准,涵盖基础标准、种质要求及鉴定、评价办法、品种与种苗、农业投入品质量要求及使用规范、高效栽培、植物保护、作为农产品的等级规格标准、生产加工规程管理与流通管理。这次发布大会还宣布,成立海南省槟榔作物与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这是目前已知的全球第一个槟榔专业标准化技术组织。与此为标志,海南已经摁下了槟榔产业标准化建设的启动键,此举必将有助于提升海南槟榔产品的国内外市场竞争力。

可以预测,在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大背景下,在国家政策支持和海南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海南槟榔产业发展潜力将得到深度挖掘,做大做强这一产业指日可待。

? ? 二、套在海南槟榔产业头上的紧箍咒

如前所述,槟榔是个好东西,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并且,海南具有得天独厚的槟榔种植环境,然而,海南槟榔产业的发展之路并非一帆风顺。纵观海南槟榔产业发展史,一路走来,可以说是一路风雨飘摇、一路坎坎坷坷,甚至一度摇摇欲坠!那么,到底是什么在干扰阻碍海南槟榔产业的发展?

2019年10月,海南省农业农村厅、科学技术厅会同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中国热带作物学会在海口举办科技支撑槟榔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高峰论坛,150余名与会嘉宾围绕“促进槟榔产业学术交流,推动槟榔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指出了种植管理不科学、加工技术水平低、标准体系不完善、衍生产品品种少、产业链条不完整等槟榔产业发展中的瓶颈问题。应该说,这些问题都抓住了要害,都是未来做大做强海南槟榔产业过程中需要解决的。

然而,凡事皆有轻重缓急,就当下而言,从微观视角看,最关键的障碍主要有两点:

其一,“伤天”的传统加工方式,注定没有出路。

当前,我国槟榔产业已经形成了“海南生产、湖南加工”的格局。根据天眼查统计数据显示,国内经营范围包含槟榔的企业约有14640家,其中湖南省7887家,海南省5017家,其余省份共1736家。可见,我国槟榔产业主要集中在湖南和海南两省,其中,海南的槟榔企业主要以鲜果收购和初加工为主。

槟榔初加工产品有“黑果”和“白果”之分。“黑果”是用木材暗火燃烧烟熏而成,干果表面色泽乌黑;“白果”是用电炉、蒸汽炉或蜂窝煤烘干而成,干果外表呈褐绿色。虽然“白果”的市场价格略高于“黑果”,但是,由于成本高、耗能高,并且费时费工,长期以来,绝大多数槟榔初加工作坊都选择生产“黑果”。而生产“黑果”不仅要消耗大量的木材,生产过程中还会形成大量的烟雾,严重污染空气。每年槟榔采摘季,槟榔初加工作坊集中地夜夜“榔烟四起”,烟雾缭绕,空气中弥漫着呛人的烟味,周边道路上能见度甚至不到10米,漫天烟雾通常到第二天早上10点以后才慢慢散去。这种“伤天”的传统槟榔初加工方式,与海南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自由贸易港等战略部署明显相悖,显然不具有可持续性。

2018年底,海南省政府召开专题会议听取禁止槟榔土法熏烤和秸秆焚烧工作汇报,要求坚决禁止槟榔土法熏烤和秸秆焚烧行为,在全省打响“蓝天保卫战”,全面关停运用土法熏烤槟榔的加工作坊。在海南省万宁市,不仅熏烤槟榔的土灶被捣毁,发现有槟榔“黑果”的一律没收,对非法生产、运输、储存“黑果”的都要连带处罚。然而,由于经济环保的槟榔加工设备和科学的加工工艺未能衔接跟进,土作坊关停后,新工厂没有及时建起来,一度引发槟榔鲜果大量滞销、收购价格大幅下降,广大槟农损失惨重。时至今日,仍有一些小作坊仍在偷偷运用土法熏烤槟榔,这也是少部分槟农不得已而为之的无奈之举。

其二,“害命”的槟榔致癌传言,至今尚未澄清。

有关槟榔是否致癌的争议,由来已久。

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将槟榔列为一级致癌物。2017年,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致癌物”完整清单,槟榔果亦被列为一类致癌物。2019年1月,国家卫健委办公厅印发的《健康口腔行动方案(2019-2025年)》将咀嚼槟榔列为口腔疾病高危行为,强调在有咀嚼槟榔习惯的地区要加强重点干预。事实上,世界卫生组织确认的一级致癌物和我国国家食药监局公布的一类致癌物有116种之多,香烟、酒类、咸鱼等均在其中,而相关产业因此而受到致命影响的,似乎只有槟榔。有关“槟榔致癌”的负面舆情时有在媒体上曝光,每次发酵均对槟榔产业造成重创。2013年7月,中央电视台播出一则“槟榔为一级致癌物”的新闻报道,引起全社会对“槟榔致癌”的大讨论,直接引发当年槟榔产业重大震荡,槟榔企业业绩暴跌70%,一半干果因滞销而腐烂,大量槟农血本无归。2018年下半年,槟榔负面舆情在一些自媒体上再次曝光,特别是2019年2月一篇题为《千亿“软性毒品”槟榔,和正在上瘾的6000万中国人》的文章在互联网上疯狂传播后,今日头条、凤凰网、网易等媒体纷纷转载,负面舆情愈演愈烈,槟榔食品消费市场再次急剧下滑,槟榔鲜果收购价格一跌再跌,从2018年最高的10元/斤左右一路跌到2019年8月1元左右,海南槟榔产业再次迎来寒冬。

然而,食用槟榔真的致癌吗?槟榔果中到底含有哪些致癌物?这些致癌物是本身就有的还是加工过程中形成的?正常人要食用多少槟榔才会有患癌的风险?……对于这些问题,目前尚未有权威的解答。也恰恰是因为没有权威的解答,公众质疑得不到正确地回应,各种传言才得以盛行。更可怕的是,传言传多了、传久了,慢慢地就变成了“真相”。

可见,“伤天”“害命”就是当前套在槟榔产业头上的紧箍咒,此咒不解,海南槟榔产业就下不了此起彼伏的“过山车”。

三、科技创新是解咒的法宝

科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新的历史时期,任何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科技创新的引领和支撑,否则,最终必被淘汰出局。如何解开槟榔“伤天害命”紧箍咒?仅凭关停土法熏烤槟榔作坊和被动应对负面舆情,显然是治标不治本。当前,唯有依靠科学创新,用新设备淘汰土炉灶,用新工艺更替旧技术,用科学的检验鉴定成果客观回应莫衷一是的“致癌传言”,海南槟榔产业才有望从根本上解开“伤天害命”这个紧箍咒、进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一)大力推广新设备,坚决杜绝“榔烟”污染空气。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的实质效果是优胜劣汰、破旧立新。从这一点上看,海南省政府铁腕禁止土法熏烤槟榔的思路是对的,只是在“破旧”的同时,“立新”的步伐慢了一些、力度小了一点。2019年7月海南省农业农村厅、生态环境厅联合印发《2019年海南省槟榔黑果环保烘干设备推广产品目录》,在全省推广海南甬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等12家企业制造的槟榔黑果环保烘干设备。应该说,新设备是有了,关键是用不用、怎么用。对此,政府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大推广力度:一方面,要进一步统筹推进,采取政府支持、金融扶持、企业参与、税收优惠等措施,引导和帮助中小槟榔加工企业或农村合作社采购、运用节能环保的槟榔烘干设备,让“无烟烘干”成为海南槟榔初加工的唯一方式。另一方面,要继续重拳整治土法烟熏槟榔小作坊,发现一处,关停一处,顶格处罚,同时实行槟榔干果来源追溯制度,禁止槟榔企业收购来源不明的槟榔干果,让非环保技术生产的槟榔干果没有市场、销不出去。

(二)广泛推行新工艺,彻底消除“加入性”致癌物。槟榔初加工产业领域的科技创新,除了烘烤设备的创新,最关键的,还有烘烤工艺的创新。有关部门检验发现,运用传统工艺生产的部分槟榔干果中,不仅含有苯并芘、环氧乙烷、乙酰胺等致癌物,还含有丙酮等十几种剧毒物质。与此同时,有关环保槟榔烘干设备制造企业改进工艺后生产的槟榔干果当中,不仅没有检出上述致癌物质和有毒物质,甚至检出了麝香草酚等对人体有益的成分。这就说明,通过科学改进加工工艺,不仅能够有效避免在槟榔初加工过程中形成有害物质,还能更好地保留槟榔果中原有的有益物质。这种槟榔加工新工艺,应当积极推广运用。

(三)组织开展新检验,科学回应“槟榔致癌”传言。关于槟榔的“致癌原理”,网络和媒体上存在多种说法,比如,“槟榔中含有的槟榔素、生物碱具有致癌性”、“槟榔中含有的槟榔碱和槟榔鞣质具有致癌性”、“槟榔制作过程中使用的卤水、调料中含有致癌物质”、“与槟榔一并食用的蒌叶中含有致癌物质”、“长期咀嚼槟榔造成口腔黏膜损伤、病变进而引起口腔癌”等等,可谓是众说纷纭,一直都没有一个权威的说法。而与这些传言相反的实例,就在我们身边。众所周知,海南岛是“世界长寿岛”,海南岛上种植槟榔最多的万宁市亦是“世界长寿之乡”,海南人特别是万宁人嚼食槟榔的习惯由来已久,但鲜有听说因为嚼食槟榔而患口腔癌的,反而是长寿的老人们大多都有多年嚼食槟榔的习惯。如果说这一活生生的实例,由于缺乏具体的统计数据支撑而尚不足以回应莫衷一是的“槟榔致癌”传言,那么,政府有关部门不妨组织权威机构开展一次科学、全面的鉴定,彻底搞清楚槟榔生果、槟榔干果以及槟榔食品中是否含有致癌物质?如果没有,则还槟榔一个“清白”,以正视听;如果有,则如实告知社会公众,并在槟榔食品中统一标注“大量食用槟榔有害身体健康”等标语,像同样含有一级致癌物质的烟酒产品一样明明白白上市。科学应对“槟榔致癌”传言,不是针锋相对地避重就轻、胡搅蛮缠,更不能依赖舆论控制、打压封杀,而是要将科学的检验鉴定结果公之于众,靠科学技术、靠事实真相一锤定音。

不可否认,提升种植管理和加工水平,研发新的衍生产品品种,建设完整的产业链条,固然是推动海南槟榔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这也是所有经济作物产业发展的基本套路。然而,对于海南槟榔产业而言,仅仅做到这些,也还是不够的。基于海南槟榔产业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和所陷的发展困境,当务之急是依靠科技创新解除“伤天害命”这个紧箍咒,一劳永逸地解决阻碍产业发展的根本障碍,为未来做大做强海南槟榔产业奠定基础。这不是坠入低谷之时的亡羊补牢之举,而是槟榔产业浴火重生的必然之路。过去,我们或许早就想这样做,但是苦于科技水平落后、研发投入不够、研究成果跟不上,要设备没设备,要工艺没工艺;如今,新设备有了,新工艺有了,应对负面传言的思路也有了,我们还在等什么?

当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导致企业停工、物流停顿、产品滞销,无疑给原本就处于低谷的海南槟榔产业带来雪上加霜的沉重打击。庆幸的是,疫情已得到很好地控制,不久即将过去,全社会将迎来生产和生活秩序的重新恢复。对海南而言,抓住这个机会推动槟榔产业重整旗鼓、触底反弹至关重要,毕竟,这不仅关系到海南热带作物特色产业的长远发展,更关系到海南230多万槟农能否脱贫致富、海南在决胜之年能否取得脱贫攻坚的最终胜利。这也是对我们政府是否为老百姓办实事、践行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大考验!

免责声明
世链财经作为开放的信息发布平台,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链财经无关。如文章、图片、音频或视频出现侵权、违规及其他不当言论,请提供相关材料,发送到:2785592653@qq.com。
风险提示:本站所提供的资讯不代表任何投资暗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世链粉丝群:提供最新热点新闻,空投糖果、红包等福利,微信:juu3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