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IPFS > 学生逃离鞍山传销窝 托本报报警
币圈观察  

学生逃离鞍山传销窝 托本报报警

摘要:福建一名大专生,实习期间被老乡同学骗到鞍山市做传销,对家人谎称“做理货员”,虽然拿出几万元购买产品,但是在半年时间内,却一直没有看到所谓
    福建一名大专生,实习期间被老乡同学骗到鞍山市做传销,对家人谎称“做理货员”,虽然拿出几万元购买产品,但是在半年时间内,却一直没有看到所谓的“化妆品”。8月18日,刚刚逃离传销窝点的大学生委托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报警。目前,鞍山警方已展开摸排清查行动。     投诉:     窝点聚集几百人 自己被骗3万多     昨日,家住福建的刘女士向沈阳晚报新闻热线96009投诉称,她被福建老家同学骗到辽宁鞍山,说是给她找工作。“去了之后见了同学的表哥,是做化妆品生意的,挣了很多钱。”刘女士说,表哥让她先玩两天,之后帮她安排工作,没想到却进入了传销窝。     刘女士告诉记者,表哥安排她住在一间两室一厅的房子里面,“两间房屋中,一间屋子里面是男的,一间屋子里是女的,每间里面都十多个人”。几天后,刘女士被带到了一间特别破的房子里面,“里面有二三百人,都在听课,让我也加入”。原来,这是一个传销窝点的授课点。     “(化妆品)2900元一份,买了12份,花了3万多元。”刘女士说,像她这样租住在居民楼的传销人员,都会集中在一起开会,“不知道自己当时怎么了,那么信他们”。后来,刘女士跑回了福建老家,并向警方报了警。     回忆:     被“软禁”了半年 吃面疙瘩和菜叶     刘女士回忆,春节前,她的一名福建老家的同学称,亲戚在外地做化妆品生意,很赚钱,想让她一起去打工实习。“后来才知道是做化妆品的传销,一种叫做"诺卡尔萱"的化妆品,半年时间中却一直没有看到过任何化妆品。”刘女士说,包括她在内的人员,都是晚间上课白天“辅导”,不准许单独行动,每次外出都是“老”人带“新”人,“一般都是多人一起行动,就像被软禁了一样”。     刘女士说,她身在传销窝点的这段时间内,传销点的“老”人不断传授她:“在鞍山打工工作不错,干的是理货员、促销员之类等等。”可吃的却是面疙瘩加白菜叶,使用的是市场上购买后熬制的劣质荤油。为了能让传销“延续下去”,窝点内的人员还要学习“勾人”的手段。     震惊:     成员都是南方人 小的只有十几岁     刘女士回忆,参与传销课程的上百人中,没有鞍山当地人,也没有东北地区的人员,“内部规定不得找北方人”。参与传销的人年龄不一,大的有五十多岁的样子,小的只有十几岁,多数参与传销的人员都在20岁到30岁之间。     窝点的保密性很强.“居住的地点比较分散,晚间上课的时候再集中,都是走路过去的,在一处路边的楼房内。”刘女士说,她出门携带的几千元现金、一张银行卡内的1.7万元,以及向亲属撒谎借到的1万元,都用来“购买”了所谓的“化妆品”。     刘女士告诉记者,她被骗入传销点内听课,整个过程历时半年左右,实在是不堪回首。“我是一名大专学生,被骗到鞍山时,正处于第3年的实习期。”刘女士说,她是今年大年初一(1月31日)那天来到鞍山的,直到一个月前才从鞍山逃离,整个过程有半年时间。     回应:     由于地址不详细 警方只能逐一排查     刘女士说,她脱离传销窝点回到家中后,没有勇气把自己的遭遇告诉家人,只说是一直打工。“现在家人给我找了一份工作,在化工厂打工。”刘女士说,她刚刚21岁,被骗进入传销窝点的经历就像噩梦一样摆脱不掉。     “我已经报警了,接警的民警说,地址不够详细。”刘女士说,传销实在太坑人害人,何况传销窝点内还有上百人。“听他们对话,似乎是江西的,被当地打击后来辽宁的。”刘女士说,虽然自己已经报警,但是觉得还不够稳妥,想委托沈阳晚报帮助她再次向警方报警。     记者按照刘女士提供的报警电话号码,拨打后被告知为鞍山市公安局指挥中心的电话,当记者说明替福建的刘女士报警的想法后,接警民警告诉记者,他们确实接到过刘女士的报警电话,报警内容也与记者表述的内容一致。“由于地址不详细,我们只能逐一排查,已经向所在地分局及派出所发出了指令。”指挥中心民警告诉记者,公安部门已经开始行动,将会及时反馈相关信息。本报将继续关注此事。
免责声明
世链财经作为开放的信息发布平台,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链财经无关。如文章、图片、音频或视频出现侵权、违规及其他不当言论,请提供相关材料,发送到:2785592653@qq.com。
风险提示:本站所提供的资讯不代表任何投资暗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世链粉丝群:提供最新热点新闻,空投糖果、红包等福利,微信:juu3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