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IPFS > 公安机关提醒群众警惕虚拟货币等为噱头实施非法集资、传销犯罪活动
币圈观察  

公安机关提醒群众警惕虚拟货币等为噱头实施非法集资、传销犯罪活动

摘要:近日,记者从遵义市公安局经侦支队了解到,当前,涉众型经济犯罪形势依然严峻,发案数量、涉案金额、涉及人员处于高位,发案区域广泛,跨省案件突出,并不断向新行业、新领

近日,记者从遵义市公安局经侦支队了解到,当前,涉众型经济犯罪形势依然严峻,发案数量、涉案金额、涉及人员处于高位,发案区域广泛,跨省案件突出,并不断向新行业、新领域蔓延,更具迷惑性。为此,该支队梳理了近期常见的涉众型经济犯罪作案手法,希望广大群众从六个方面保持高度警惕,守好自己的“钱袋子”。 

 

?

 

虚拟货币、虚拟产品为噱头实施的网络非法集资、传销犯罪需要高度警惕。近年来,不法分子打着“互助理财、虚拟货币、消费返利、网络游戏、电子商务”的旗号,依托网站、各类APP平台、微信等互联网媒介,通过发行所谓“虚拟货币”“虚拟资产”“数字资产”等方式发展会员、吸收公众资金,涉嫌非法集资、组织领导传销犯罪。

 

遵义市公安局经侦支队负责人介绍,此类经营模式并非真正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商业模式,而是炒作区块链概念,以“金融创新”为噱头,实质是“借新还旧”的“庞氏骗局”。

 

此外,P2P网贷平台涉嫌非法集资犯罪仍然多发,网贷平台往往存在超范围经营,虚构借款方、担保方发售虚假理财产品等情况,误导社会公众盲目投资,“爆雷”风险巨大。在此,遵义市公安机关提醒广大市民应尽量避免网络投资。 

 

以酒类投资为名实施的网络传销骗局需要高度警惕。2018年以来,不法分子以经销、投资遵义市白酒为名,以众筹上市或全国招商宣传等为噱头,采取按层级消费返利的模式实施网络传销和非法集资活动,如遵义市播州区侦破的台醇众传网络传销案,投资受损人员众多,严重扰乱市场秩序,损害了遵义市白酒产业声誉。 

 

以各类交易机构为外衣实施的非法集资、诈骗等骗局需要高度警惕。近年来,部分不法分子注册成立商品类交易场所或平台后,不以商品流通为主要目的,打着“炒期货”的旗号,实施非法集资、诈骗犯罪。

 

如贵州某大宗商品交易中心通过网络平台在全国范围内招幕投资者,利用社交软件在互联网上教导网民投资期货,广泛宣传网上投资平台赚钱快,利用炒现货的方式将客户资金投入网络平台,同时通过社交软件交流群发布行情信息指令客户网上投资操作,客户投资款多次出现平仓或“爆仓”,导致客户资金流失,目前多地公安机关已对该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涉嫌诈骗犯罪立案侦查。 

 

以“教育培训”投资为名实施的非法集资骗局需要高度警惕。近年来,各种类型的教育培训机构大量涌现,运营模式五花八门,部分不法分子打着教育培训投资的旗号,以承诺定期返利的方式向社会非法集资。

 

近期,遵义市公安局经侦支队发现贵州某教育咨询有限公司通过推出所谓“十八造艺私立艺校”等优惠活动,让家长提前缴纳一部分发展资金,并承诺在一定时间后返利并退还本金,吸引家长投入大量资金。

 

实际上,在“存钱、赠课时费、到期还本金”的经营模式下,预收学费实质为变相非法集资。

 

2019年底,遵义市汇川公安分局查处的贵州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涉嫌非法集资案,该公司以投资某教育集团建设的湖南某职业技术学校基础建设项目为由,通过发放礼品等方式吸引群众签订股权认购合同,许诺以每月2%的利息和现场返还红包的方式定期还本付息,因资金链断裂无法返本付息,导致100余名群众受损近1000万元。 

 

以“脱贫攻坚”为名实施的网络传销犯罪需要高度警惕。近期,遵义市汇川公安分局查处了一起打着“黔货出山、精准扶贫”等旗号实施的组织领导传销活动案,不法分子打着“积极响应贵州省政府号召,推动黔货出山,助力脱贫攻坚,推动精准扶贫”等宣传旗号,于2019年10月在网上开发网上商城,对外宣称通过该商城购买商品并寄售,以及发展会员获取提成的方式发展人员加入、吸纳资金。

 

经查,该平台不以真实商品交易为目的,采取拉人头的方式发展会员,发展一名会员可获得下线“寄售利润”50%的奖励,根据发展会员的数量,会员可晋升为县级、市级、省级代理商等层级,可继续按层级获得下线发展会员缴纳资金25%、45%、60%的“代理奖”。 

 

以“保健品购销”“养老服务”“公墓销售”等为名,针对老年群体实施的非法集资骗局需要高度警惕。当前,遵义市公安机关发现不法分子以预订养老床位、购买公墓股权等为名,通过发传单、推介会、发放福利等宣传方式,吸引社会公众成为公司的客户或股东,承诺定期返本付息,实施变相非法集资活动。 

 

针对花样繁多的投资项目,遵义市公安局经侦支队就如何守好“钱袋子”提出应对之策:对于自己不熟悉的行业、经营模式,谨记“天上不会掉馅饼”,尽量不参与、不投资。

 

如要参与、投资,则要重点审视是否有真实的商品交割、所宣称销售经营的商品是否物有其值,注意考察经营模式是否能够继续盈利、是否违背市场规律,所获利益是否直接或间接来源于参与人员交纳的入门费、投资资金,多与身边的金融专业人士商量,多向有关部门进行咨询,切不可抱有侥幸心理,盲目投资参与。[此文来源法制生活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

 

免责声明
世链财经作为开放的信息发布平台,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链财经无关。如文章、图片、音频或视频出现侵权、违规及其他不当言论,请提供相关材料,发送到:2785592653@qq.com。
风险提示:本站所提供的资讯不代表任何投资暗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世链粉丝群:提供最新热点新闻,空投糖果、红包等福利,微信:juu3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