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 > 热点|保持传销“零容忍” ——浙江明确重点再掀打击传销攻势
币圈观察  

热点|保持传销“零容忍” ——浙江明确重点再掀打击传销攻势

摘要:记者3月16日从杭州召开的浙江省打击传销工作联席会议上获悉,工商(市场监管)、公安积极发挥主力军作用,密切行刑对接,集中力量,重拳出击,以“破大案、
        记者3月16日从杭州召开的浙江省打击传销工作联席会议上获悉,工商(市场监管)、公安积极发挥主力军作用,密切行刑对接,集中力量,重拳出击,以“破大案、挖源头、捣窝点、摧网络”为主攻方向,持续“露头就打、打早打小、重打严查”的高压态势,加大对“拉人头”等传统传销案件的打击查办,并在发现、查处新型网络传销案件上实现突破性进展。会上,浙江省打传办对外公布了2015年全省打击传销的十大典型案例,其中包括百姓熟知的“1040”传销大案、假冒“天津天狮”传销大案;以互联网模式出现的新型传销案例----微信朋友圈传销案、电子商务传销案;以及传统的出钱购买虚假实物、发展会员等级的传销案例,如嵊州查处“宫廷茶宝”传销案和临安查获“珍宝币”传销案。针对目前传销活动呈现出的传销形态不断升级、传销活动日趋复合化以及传销人群高学历和年轻化趋势明显等新特点,会上明确了今年打传工作重点,将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和G20峰会维稳工作的要求,实现全年度传销活动明显减少,因传销引发的各类刑事案件数量明显降低,传销活动空间、范围明显缩小,群众识别、抵制传销能力明显增强的新局面。     “共治、预警、打击、宣传”四位一体打传体系已建成     据了解,2015年,浙江以广泛开展“无传销”创建为抓手,以全面深化基层管控治理为着力点,强化源头治理,夯实基层基础,落实各项责任,加大打击力度,全面建成“打、防、管、控、宣”五位一体的打击传销综合工作体系。全省各级工商(市场监管)机关全年共查处传销违法案件227起,案值1210万元,罚没款902万元,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22件54人。全省各级公安机关共立案侦查涉嫌组织、领导传销案134起,已破案90起,采取刑事强制措施340人。     “零容忍”打击、“零缝隙”防范、“零距离”宣传、“零障碍”协作     2015年,浙江省打击传销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认真分析我省传销形势、研究打传工作存在的重难点问题和治理对策,确定了10个传销情况相对严重、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的重点县(市、区、功能区),强调了3年无传销创建工作目标和年度阶段性创建目标,明确了本年度对重点县(市、区、功能区)、“无传销”创建工作考核机制,提出了“零容忍”打击、“零缝隙”防范、“零距离”宣传、“零障碍”协作的工作要求。     各级党委政府对打传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各地出台详细打传工作方案,细化并明确无传销建设工作责任分工与部署,切实落实打传专项经费,并将打击传销纳入平安建设的考核内容,使打击传销、“无传销”创建真正上升为政府重要工作内容。衢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全年对打传工作共作出13次批示,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做到“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对打传工作不力的单位,由市综治办、打传办对其点名通报批评或进行约谈,并对责任单位、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丽水市明确将打击传销列为政府重要工作,并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核目标,建立地方党委、政府汇报机制。绍兴市实施了夯实传销防控基层基础、健全打击传销协调机制、提升打击传销执法效能、构建打防结合宣传格局等四项工作举措。     创新推出“三色”预警全新机制     浙江省推出并试行《浙江省打击整治传销“三色”预警工作机制》,通过工商(市场监管)、公安、综治等部门间每月信息一交换,以公安报警数、工商投诉举报数、综治网格信息等数据为主要依据,采取常态分析和动态管控相结合,对全省各县(市、区、功能区)传销形势和打传工作作出研判评估,同时,通过设定救济条款,鼓励地方拿出打传实绩对前期预警提请降色申请。从去年5月份试行以来,已发布4期“三色”预警,全省共有30个县(市、区、功能区)受到了黄色或红色预警,有9个地区先后提出12次降色申请。浙江省打传办有关负责人表示,该机制的试行实现了浙江打传工作模式的三个转变:由原先的打击向打、防、控并举转变,由被动应付向主动预警转变,由对传销形势静态研判向动态掌控转变,形成整体监管关口前移,对全省打传工作推动作用明显而有效。     强势推进重点县综合治理     2015年,浙江省确定了富阳、萧山、慈溪、余姚、吴兴、南湖、上虞、诸暨、婺城、柯城等10个地区为传销情况相对严重工作需要加强的重点县(市、区),并在年底对这些重点县(市、区)进行考核,视其整改情况,在年底针对当地党委政府工作的平安考核中,进行相应的扣分。去年11月,在全省工商经检执法工作会议上,省打击传销工作联席会议副总召集人、省工商局局长冯水华提出力争2015年度10个重点县(市、区)全部实现摘帽的工作目标。在平安考核的引领下,各重点县(市、区)纷纷行动起来,将打传工作作为党委政府的一项重点工作列入议程,结合实际制定了整改方案,落实了各项措施,打击传销工作得到有力增强,经常性、规模性的传销活动被有效铲除,传销违法犯罪发展蔓延势头得到有效遏制。绍兴市上虞区,成立专项行动小组,开展为期5个月集中整治传销的“凌晨行动”,查获涉嫌传销活动49起,捣毁传销窝点129个,教育遣散传销参与人员955人,解救被骗群众700多人,成为年内唯一没有被预警的重点地区。慈溪市委市政府把打击传销工作列为全市四项重点专项整治工作之一,由市委书记、市长亲自作动员部署,由常务副市长牵头制订打击传销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形成“一把手”负总责、全面抓,分管领导沉下去、亲自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全年涉传报警、投诉数同比下降74%。诸暨市立案查处“1040”工程传销违法案件48起,罚没款337万元,取缔涉嫌传销场所31个,侦办涉传类暴力刑事案件21起。     重拳出击,强势亮剑     工商(市场监管)、公安积极发挥主力军作用,密切行刑对接,集中力量,重拳出击,以“破大案、挖源头、捣窝点、摧网络”为主攻方向,持续“露头就打、打早打小、重打严查”的高压态势,加大对“拉人头”等传统传销案件的打击查办,并在发现、查处新型网络传销案件上实现了突破性进展。全省各级工商(市场监管)机关全年共查处传销违法案件227起,案值1210万元,罚没款902万元,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22件54人。全省各级公安机关共立案侦查涉嫌组织、领导传销案134起,已破案90起,采取刑事强制措施340人。杭州市余杭区经长达5个月的摸底与布局,于去年10月23日由市场监管、公安联合出动2000余人联合开展了针对“1040”传销案的专项行动,抓获65名涉嫌传销的组织头目。余姚市共破获组织、领导传销活动案件8起、非法拘禁案件2起,其中破获“3·30”公安部督办案件1起,共抓获犯罪嫌疑人25人。金华市成功查处金华市中和联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利用电子商务从事网络传销案,刑拘高层人员9名,涉及全国10多个省代理商5790人,涉案金额1亿元以上。衢州市成功破获“3.12”组织领导传销活动案,抓获“A级”头目2名、“B级”头目12名、“C级”头目6名,涉案总金额达3000余万元,得到省、市领导的高度肯定。丽水市积极对“云数贸”、“中国通和”等非法传销进行布控,遂昌发现并查处了一家采用“会员制”销售模式涉传企业,涉及会员4820人,涉案金额771.2万元,网上追逃2人。     标本兼治,提升“无传销”建设成效     自2014年浙江提出了3年“无传销”创建目标后,2015年全省上下紧盯创建目标指数,根据地方实际制定无传销创建工作实施意见,深入做好“无传销”县(市、区、功能区)的重点培育,广泛铺开“无传销”乡镇的基础建设,加快“无传销”建设进程。2015年,全省无传销县(市、区、功能区)建成率达65%,无传销乡镇(街道)建成率达到85%,超额完成预定创建任务。舟山市35个乡镇(街道)、311个村(社区)已全面完成无传销乡镇(街道)、村(社区)创建任务。丽水缙云推出“九个一”工程,对全县“无传销”创建工作进行统筹部署。     稳固搭建打击传销宣教平台     省打传办以《禁止传销条例》、《直销管理条例》出台十周年为契机,组织全省开展“双条例”系列咨询、宣传、传导活动,与《市场导报》、浙江在线等在浙媒体联合制作打传工作短片、微电影、连环漫画等。如台州市通过印发打传日历、扑克、海报,悬挂宣传横幅,发送打传公益短信等形式进行宣传,发放宣传光盘1000余份,宣传海报和手册2万多份,发送打传宣传短信4万多条。上虞区打传办组建了50人的突发事件应急联动小分队,随时应对打击传销工作。柯城区利用微信平台“柯城发布”、“公安公众微信号”等新兴媒体,进一步扩大网上打击传销的声音。     浙江锁定今年传销打击重点     今天的会上,浙江已明确今年打击传销工作重点,将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和G20峰会维稳工作的要求,实现全年度传销活动明显减少,因传销引发的各类刑事案件数量明显降低,传销活动空间、范围明显缩小,群众识别、抵制传销能力明显增强的新局面。     不断挤压传销活动生存空间     各地将继续集中力量,重拳出击,坚持以“破大案、挖源头、捣窝点、摧网络”为主攻方向,保持对传销活动“零容忍”高压态势,坚持露头就打、打早打小、重打严查。     结合本地实际,组织开展打击查处传销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清除传销窝点,严惩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的为首分子,坚决打击传销违法犯罪活动。对传销违法犯罪活动,必须予以刑事打击和行政查处。重点打击、查处假“天津天狮”、“1040工程”等类型的传销违法案件,通过已掌握的线索,不断深挖案情,组织集群战役,扩大战果,彻底捣毁其组织。要针对我省互联网金融发达的特点,重点突破以“电子商务”、“原始股投资”、“基金发售”、“网络游戏”等为幌子,诱骗他人加入的网络传销案件,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与此同时,特别加强杭州市及周边地区以及传销情况相对多发重点县(市、区)的打击力度,将在上半年适时组织开展一次打传专项行动,实行清单式动态管理,彻底清查传销组织,消除传销隐患,震慑传销分子,全力挤压传销活动的生存空间,为G20峰会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持续构筑打传群防群治体系     浙江将积极研究和探索传销防控举措,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传销防控机制,做到不漏缝隙、不遗死角,全面防控,消除传销“洼地”。     省打传办将不断完善打击整治传销“三色预警”工作机制,加强对传销形势动态预警、研判,积极发挥“三色预警”作用,督促各地建立快速响应、及时应对的工作机制;各地将因地制宜,各级综治部门要加强考核倒逼,建立基层打传防控机制,充分发挥基层乡镇(街道)、村(社区)等基层组织作用,强化基层排查,不断提高基层发现和处置传销的能力;各级工商(市场监管)、公安机关将加强对重点涉传场所的管控,建立和完善出租房、宾馆、饭店会议等重点涉传场所的监管制度,加大对该类场所的检查力度,明确责任,强化落实,严加防控。通过多管齐下和群防群控的工作机制,坚决把传销遏止在萌芽状态。     同时,突出建立杭州市周边“护城河”防控工作机制。会议要求湖州、嘉兴和绍兴市应加强对传销的管控力度,及时与杭州市互通传销警情,主动协助杭州市做好传销的防控工作,严禁向杭州市区域内遣送、驱散传销人员。加大对G20峰会前期警情严重的县(市、区)检查督导力度,强化全程督查指导,加大明察暗访力度和频率,及时发现倾向性、苗头性问题,以督查考核促落实、补短板。对传销警情较为严重的地区,将予以行政约谈。     强化探索打传长效机制建设     会议要求不断丰富、充实和完善无传销创建的形式和内容。通过无传销建设活动,凸显当地党委政府在打击防范传销工作中的主导地位,落实地方各部门在打击防范传销工作中的责任,推动各项工作开展,使之成为一个群防群治、共同防范、控制或减少传销活动的有效载体。注重无传销建设活动的全过程。把各项工作落实在创建的过程中,融入在创建活动的各个环节。加强对已创建的无传销县(市、区)、无传销乡镇(街道)的长效监管机制建设,加大督查、回查、暗访力度,认真研究制定退出机制,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同时,要求继续加大宣传力度,广泛营造舆论氛围。要通过身边的典型案例,用喜闻乐见的方式,深刻揭露传销活动的违法本质、参与传销活动的危害;通过法律、法规的宣传,引导人们增强守法意识和抵制传销的能力。
免责声明
世链财经作为开放的信息发布平台,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链财经无关。如文章、图片、音频或视频出现侵权、违规及其他不当言论,请提供相关材料,发送到:2785592653@qq.com。
风险提示:本站所提供的资讯不代表任何投资暗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世链粉丝群:提供最新热点新闻,空投糖果、红包等福利,微信:juu3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