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矿场 > 政治局会议要求抓紧谋划增量政策工具,释放了什么信号
路安  

政治局会议要求抓紧谋划增量政策工具,释放了什么信号

摘要:矿场在国内疫情反弹、国外地缘政治冲突加剧的情况下,中国经济面临新的挑战。据新华社消息,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9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和乌克兰危机导致风险挑战增多,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面临新的挑战。会议强调,疫

在国内疫情反弹、国外地缘政治冲突加剧的情况下,中国经济面临新的挑战。

据新华社消息,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9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和乌克兰危机导致风险挑战增多,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面临新的挑战。会议强调,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这是党中央的明确要求。

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了“稳增长、稳就业和稳物价”三大关键任务和“疫情防住、经济稳住、安全发展”三大明确要求。会议要求,要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扎实稳住经济,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政治局会议对总体形势判断较为严峻,前期市场预期年度经济增速目标可能调整,但此次会议仍要求努力实现全年目标任务,一方面释放稳定预期和信心的信号,另一方面仍将采取更大力度的举措助力经济稳定发展。

抓紧谋划增量政策工具

2022年3月以来,国内多个省市疫情反弹,涉及上海、深圳等经济重镇。这波2020年初以来最严重的疫情,给中国经济复苏进程蒙上阴影。国家统计局4月18日发布数据显示,一季度GDP(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8%,低于上季度两年平均5.2%的增速和2022年全年5.5%左右的目标增速。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4月起宏观政策开始加码,措施包括对餐饮、零售、旅游、民航、公路水路铁路运输等特困行业,在二季度暂缓缴纳养老保险费;降准0.25个百分点;央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从支持受困主体、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促进外贸出口三方面,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保障物流畅通和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等。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郑后成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会议认为当前稳增长面临新挑战,但要“扎实稳住经济”、“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表明全年实现5.5%左右的GDP增速预期目标是硬要求。二季度是宏观政策发力的关键阶段,5月是全年宏观经济能否稳住的关键月份。

会议要求,要加快落实已经确定的政策,实施好退税减税降费等政策,用好各类货币政策工具。要抓紧谋划增量政策工具,加大相机调控力度,把握好目标导向下政策的提前量和冗余度。

罗志恒表示,在应对政策上,从落实既定政策和出台增量政策两个维度出发,对冲总需求不足,畅通供应链物流稳定。总体上在当前需求收缩和预期低迷的形势下,货币政策对经济的作用相对有限,集中体现在宽货币难以转化为宽信用。此时,减税降费和退税有利于提高抗风险能力,扩大支出有利于提高基建增速,扩大总需求,因此财政将发挥更大作用。

将有哪些增量政策工具?罗志恒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增量政策部分,要更大力度发挥财政政策作用,可以考虑增发特别国债,用于两个专项用途,一是大力度支持基建投资,二是针对受疫情防控严重的行业和地区给予房租、人力成本、贷款利息在疫情期间的部分补贴。

全力扩大国内需求

会议再次强调了全力扩大国内需求。在投资方面,会议指出,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强化土地、用能、环评等保障,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4月26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强调,要统筹发展和安全,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发展模式,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打下坚实基础。

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执行副院长董煜表示,基础设施建设是稳增长的重要抓手之一。在投资上发力,有利于对冲近期疫情对消费的影响,保持经济增长在合理区间。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也是强化既有经济优势、壮大未来发展动能的内在要求。以基础设施的完善增强经济的回旋空间,实现全国发展的供给和需求能力更好匹配,对支撑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防范化解外部冲击具有重要作用。

在消费方面,会议要求,要发挥消费对经济循环的牵引带动作用。要稳住市场主体,对受疫情严重冲击的行业、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实施一揽子纾困帮扶政策。

疫情影响之下,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3.5%,是2020年8月以来首次负增长。发改委近日表示,将推动出台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政策文件,努力稳定当前消费,综合施策释放消费潜力。

地方上也密集出台促消费举措,4月以来已有包括深圳、北京、厦门、长沙在内的十余个城市发放了消费券。

财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超明对第一财经分析,展望二季度,预计疫情终将得到控制、加上刺激政策加力和经济回升将共同支撑消费稳步回暖,但疫情通过冲击就业收入、推高储蓄需求和加大偿债负担等三大渠道,对消费产生的滞后间接冲击,将制约消费回升力度。

免责声明
世链财经作为开放的信息发布平台,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链财经无关。如文章、图片、音频或视频出现侵权、违规及其他不当言论,请提供相关材料,发送到:2785592653@qq.com。
风险提示:本站所提供的资讯不代表任何投资暗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世链粉丝群:提供最新热点新闻,空投糖果、红包等福利,微信:juu3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