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局会议解读:如何用好各类货币政策工具?锚定稳物价、稳就业,结构性政策为先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杨志锦 上海报道
在一季度实现4.8%的增长后,市场高度
据新华社消息,中央政治局4月29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
会议指出,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实现平稳开局。新冠肺炎疫情和乌克兰危机导致风险挑战增多,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面临新的挑战。
会议要求,要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扎实稳住经济,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要加快落实已经确定的政策,实施好退税减税降费等政策,用好各类货币政策工具。
记者采访了解到,在当前形势下,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是稳物价和稳就业。恰值美联储加息缩表、人民币汇率贬值,总量性货币空间相比此前已大幅减少,结构性货币政策的重要性及优先级提升。
锚定稳物价、稳就业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7017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8%。该增速较3月确定的目标增速低0.7个百分点。与此同时,3月下旬以来,疫情成为经济运行面临的最大不确定性,海外局势日益复杂,资本市场波动增大。
此次政治局会议认为,今年以来,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叠加的复杂局面,各地区各部门有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实现平稳开局,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成绩来之不易。
但会议也指出,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实现平稳开局。新冠肺炎疫情和乌克兰危机导致风险挑战增多,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面临新的挑战。
关于上述“三稳”的关系,国常会近期已有阐述。4月6日召开的国常会表示,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主要是实现就业和物价基本稳定,要着力通过稳市场主体来保就业,综合施策保物流畅通和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粮食能源安全。
这也对宏观政策发力提出要求。一般而言,货币政策的四大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稳定物价、充分就业和平衡国际收支。在中国的实践中还加入了防风险、资产价格等因素。在不同时段央行货币政策目标的侧重点会有所调整。
央行行长易纲4月21日以视频方式出席第45届国际货币与金融委员会会议时表示,中国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是稳价格和稳就业。他次日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全球通胀、加息潮和经济稳定”分论坛时表示中国货币政策的首要任务是维护物价稳定。
由此可见,当前货币政策的侧重点是稳物价和稳就业。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3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3%,其中16-24岁人口调查失业率为13.6%。随着毕业季即将到来,就业压力有增无减。
物价方面,3月CPI上涨1.5%,涨幅比上月扩大0.6个百分点;PPI上涨8.3%,涨幅比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总体看,CPI仍处于温和区间,但当前地缘政治形势冲突加剧,全球能源价格上涨,收入性通胀压力增加;而CPI受油价高位徘徊、供应链受阻影响仍可能上行。
历史上看,稳定物价一般通过收紧货币政策实现,其深层次原因在于物价上涨由需求拉动,但此次物价上涨由供给短缺引起,货币政策需要另寻应对方式。
“下半年可能出现‘猪油共振’局面,进而抬升通胀读数。此前两轮显著的输入性通胀和猪油共振阶段,货币政策均以紧缩操作为主,但当前是供给短缺导致的成本推动下的结构性物价上涨,不会对货币政策产生实质性收紧的影响。”中信证券联席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
易纲已提出了具体的政策方向。他说,今年粮食生产和能源供应对物价稳定非常重要,中国已基本实现粮食生产自给自足。金融服务高度重视农业生产,煤炭、石油、天然气等重要能源的生产和进口。只要确保粮食生产和能源供应,物价将稳定在合理区间。
针对就业,易纲表示,中小微企业是“稳就业”的主体,承担了整个社会80%的就业量。人民银行已出台多项措施稳企业保就业。为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和“三农”的支持力度,近期人民银行在全面降准0.25个百分点的基础上,对部分城商行和农商行额外多降0.25个百分点。人民银行将继续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普惠金融支持力度,有效帮助中小微企业维护就业稳定。
结构性货币政策为先
根据易纲的发言看,当前货币政策稳物价主要靠金融定向支持农业和能源生产行业来实现,稳就业则靠定向支持中小微企业实现。针对前者,央行近期增加1000亿元再贷款支持煤炭开发使用和增强储能,加快1000亿再贷款投放交通物流领域;针对后者,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和对符合条件的城商行、农商行额外降准。此外,增加民航再贷款也是支持稳就业的重要举措。
这些再贷款都是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据记者梳理,自2020年以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层出不穷,包括各类专项再贷款、碳减排支持工具、两项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其重要性不断凸显。
早些年货币政策主要通过总量工具调节、结构性政策工具为辅。但2020年以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重要性不断提升,和总量工具已并驾齐驱。
去年12月召开的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1年第四季度首度提出,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更加主动有为,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此后央行及国务院在不同场合反复提及“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
今年2月,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发表的《货币政策回顾与展望》一文表示,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更加注重从结构发力,通过优化结构提升总量增长的稳定性,同时坚持先立后破,稳扎稳打,货币信贷总量要确保托住经济,为结构优化营造相对稳定的宏观总量环境。换言之,某个时间点上,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重要性要高于总量性的政策工具。
“面临周期性因素和结构性因素叠加、短期问题和长期问题交织的复杂环境,银行货币创造服务实体经济的意愿和能力容易受到约束,银行体系流动性向实体经济的传导出现梗阻。”央行副行长刘国强2020年11月发表的一篇文章称,“此时,仅靠总量调节,不仅很难有效发挥作用,还容易带来加剧资产价格泡沫等问题。只有调整好结构,才能实现更好的总量调节效果。”
明明表示,平衡稳增长和防风险已成为货币政策面临的主要目标。货币政策更加要求精准性和直达性,在珍惜正常货币政策空间的诉求下,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种类以及功能逐渐丰富。
“结构性工具依然是重点,未来会继续发挥结构性工具直达实体的作用,但见效不如总量性工具快。”华泰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张继强表示,“美联储进入加息缩表周期,中美利差大幅倒挂,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增大,人民币计价资产吸引力下降,跨境资金异常流动压力加剧,这些对国内货币政策放松形成较大制约。”
上周以来,人民币汇率出现大幅贬值: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由4月18日的6.34贬至4月28日的6.62。4月29日上午人民币汇率依然走贬,但当日中午政治局会议新闻稿发布后,人民币汇率迅速拉升。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 免责声明
- 世链财经作为开放的信息发布平台,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链财经无关。如文章、图片、音频或视频出现侵权、违规及其他不当言论,请提供相关材料,发送到:2785592653@qq.com。
- 风险提示:本站所提供的资讯不代表任何投资暗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 世链粉丝群:提供最新热点新闻,空投糖果、红包等福利,微信:juu3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