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矿场 > 稳住经济!国务院推一揽子政策,各部委分工落实
路安  

稳住经济!国务院推一揽子政策,各部委分工落实

摘要:矿场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林《国务院关于印发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今天发布,涵盖财政、货币金融、稳投资促消费、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本民生等六个方面,共提出33项措施。此前,国务院于5月25日召开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就贯彻落实一揽子政策措施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林

《国务院关于印发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今天发布,涵盖财政、货币金融、稳投资促消费、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本民生等六个方面,共提出33项措施。

此前,国务院于5月25日召开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就贯彻落实一揽子政策措施作出全面部署。今天下午,国家发改委、工信部、人社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等部委的相关负责人一同出面,解读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的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有关情况。

扩大增量投资,盘活存量资产

纵观国务院此次发布的一揽子稳住经济政策措施,其中有不少都着力于稳住投资、扩大有效投资。例如,加快推进一批论证成熟的水利工程项目,因地制宜继续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稳定和扩大民间投资。有力有序推进“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实施,鼓励和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项目。

交通领域的基础设施投资是今年国家扩大有效投资的重要方向。通知提到,支持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发行3000亿元铁路建设债券;启动新一轮农村公路建设和改造,新增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3万公里、实施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3万公里、改造农村公路危桥3000座。

交通运输部副部长赵冲久详细介绍了11项交通运输重大工程包,其中主要包括:高速公路大通道联通工程、沿边沿海出疆入藏公路通道工程、“四好农村路”、运河连通工程、沿海港口提升工程、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工程等方面,每项工程包由若干具体工程项目组成。

具体来看,川藏铁路及配套公路工程、京港澳高速公路广州至深圳段改扩建工程、深中通道海中桥隧主体工程、西部陆海新通道(平陆)运河工程等重大工程项目,都是交通领域基础设施投资的重点。

“这些重大工程项目,聚焦6轴7廊8通道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把联网、补网、强链作为建设重点,将对服务支撑国家重大战略、完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推进交通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发挥重要牵引带动作用,也将对当前促投资、稳增长、稳就业形成有力支撑。”赵冲久说。

在扩大增量投资的同时,政府也在想方设法盘活存量资产。最近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的意见》。这项工作涉及面广、涉及多种类型资产、工作难度很大,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赵辰昕今天在发布会上“划了重点”。

赵辰昕指出,盘活存量资产首先要牢牢把握投资方向,地方政府或国有企业对盘活存量资产的回收资金,要确保主要用于重点领域项目建设,精准有效支持102项重大工程等,形成有效投资。其次,要加快项目前期工作。对回收资金用于的新建项目,要推动加快前期工作,促进项目落地实施,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尽早发挥回收资金效益。

此外,盘活存量资产也要加强配套资金支持。在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等资金时,对回收资金投入的新项目,可在同等条件下给予优先支持。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也可按规定对新项目予以支持。同时,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提供配套融资支持。

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新冠肺炎疫情下,最受

怎么办?国务院部署要稳定产业链供应链。《通知》中,共有7项政策聚焦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降低市场主体用水用电用网等成本,推动阶段性减免市场主体房屋租金,加大对民航等受疫情影响较大行业企业的纾困支持力度,优化企业复工达产政策,完善交通物流保通保畅政策,统筹加大对物流枢纽和物流企业的支持力度,加快推进重大外资项目积极吸引外商投资。

工信部副部长徐晓兰介绍,工信部把畅通产业链供应链作为首要任务,立即建立防疫医疗物资、居民生活必需物资、农业生产重要物资、战略性产业关键物资四大领域重点产业链供应链企业“白名单”制度并实行动态调整,搭建汽车、集成电路等重点产业链供应链协调平台,聚焦长三角等重点区域,推动关键节点企业复工复产,以点带链促进产业链畅通,以链带面促进工业经济平稳运行。

目前,纳入工信部级“白名单”的企业1722家,其中“专精特新”企业447家、外资合资企业214家;纳入省级“白名单”的企业2.08万家。在各方共同努力下,目前产业链供应链保通保畅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全国工信系统协调解决企业问题诉求4.3万多个,重点地区、重点行业复工达产步伐明显加快,有关数据显示工业经济呈现企稳向好的迹象。

徐晓兰还透露了有关部门下一步的具体措施:“今天,工信部还联合有关部门印发通知,正式开展新一轮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后续还将组织家电、绿色建材下乡等活动,进一步促进大宗商品消费。”本周工信部将印发《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6月底前将会同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印发《关于加强产融对接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出台《统筹疫情防控和制造业企业生产工作指南》、启动实施消费品工业数字“三品”行动方案(2022-2025年)等。

“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有恒心,全力以赴推动工业经济企稳回升。”她说。

助力企业纾困

稳住经济,就是稳住市场主体。对于具体企业而言,有关部委采取的一系列具体措施也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社保费缓缴政策是助力企业纾困的重要举措。前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已会同财政部、税务总局对餐饮、零售、旅游、民航、公路水路铁路运输等5个特困行业,实施阶段性缓缴三项社保费政策,其中养老保险费缓缴期限3个月,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费缓缴期限不超过1年。

人社部副部长李忠表示,根据最新部署,接下来缓缴社保费政策还将扩大范围。受疫情影响严重地区生产经营出现暂时困难的所有中小微企业、以单位方式参保的个体工商户,阶段性缓缴三项社会保险费单位缴费部分,缓缴期限实施到2022年年底。在上述5个特困行业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到受疫情严重冲击、行业内大面积出现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的其他特困行业,养老保险费缓缴期限实施到2022年年底,工伤、失业保险费缓缴期限不超过一年,原来明确的5个特困行业缓缴养老保险费期限相应延长到年底。

“这些政策通过条块结合方式,可以更好更精准地支持困难企业。”李忠表示,除对政策进一步细化外,人社部还要求各省结合本省实际情况和基金支撑能力,着手制定具体办法,简化办事流程,授权区县进行审批,推行“网上办”等不见面服务方式,实行告知承诺制,减轻企业事务性负担,尽快让符合条件的困难企业享受到政策,助力企业恢复生产经营,帮助企业渡过暂时的难关。

除上述5个特困行业外,外贸领域企业也受到疫情明显影响。从3月份以来,受外需增长放缓、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稳外贸压力增加,稳外资也面临诸多挑战。

对此,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表示,商务部将着力落实好已出台政策,特别是要向中小微外贸企业适当倾斜,用足用好出口退税、信贷信保支持等政策,力争将企业综合成本降下来。 据盛秋平介绍,下一步商务部将重点抓好三方面工作:一是着力落实好已出台政策,特别是要向中小微外贸企业适当倾斜,用足用好出口退税、信贷信保支持等政策,力争将企业综合成本降下来。二是着力推动出台新配套措施,加快修订《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进一步扩大鼓励范围三是着力稳定外贸外资企业预期,指导各地方加快完善重点外贸企业服务保障制度,加大对外贸货物物流运输畅通的工作力度,帮助企业用好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自贸协定优惠政策。

责任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免责声明
世链财经作为开放的信息发布平台,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链财经无关。如文章、图片、音频或视频出现侵权、违规及其他不当言论,请提供相关材料,发送到:2785592653@qq.com。
风险提示:本站所提供的资讯不代表任何投资暗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世链粉丝群:提供最新热点新闻,空投糖果、红包等福利,微信:juu3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