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区块链 > 区块链的监管与风险
链区块  

区块链的监管与风险

摘要:区块链的监管问题多位专家表示,贸易金融要回归本源,把服务实体经济作为行业发展的永恒主题。与此同时,贸易金融下一步转型应积极借助金融科技和新兴技术的力量,预计区块链的推广将对国际贸易、支付体系、供应链金融等都产生巨大的影响。中国银行业协会秘书长黄润中指出,贸易金融业务应充分发挥服务实体经济、支持"一带

多位专家表示,贸易金融要回归本源,把服务实体经济作为行业发展的永恒主题。与此同时,贸易金融下一步转型应积极借助金融科技和新兴技术的力量,预计区块链的推广将对国际贸易、支付体系、供应链金融等都产生巨大的影响。

中国银行业协会秘书长黄润中指出,贸易金融业务应充分发挥服务实体经济、支持"一带一路"建设、落实国家普惠金融发展战略及助力打好防范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等重要作用;结合国内贸易、大宗商品融资、跨境电商、"一带一路"沿线贸易金融等业务需求,借助金融科技和新兴技术的发展,努力开拓贸易金融新业务、新领域、新形式,找准贸易金融下一步转型的方向。

区块链的监管与风险

区块链技术可以分为两方面:一种是支撑性技术;一种是制度性技术。具体而言,区块链是一个重要的基础设施,可以对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提供有效的支撑。除此以外,区块链还具备金融功能,它可以用于点对点支付,解决清算、结算问题。

数字货币和区块链自诞生以来面临的就是全球市场。区块链和数字货币面临的是互联网,金融网,资本网三网全球流动的市场,对于监管来说是极大的挑战。因此,监管层能做的只能是在监管权限内做到有效监管。

而金融市场是经济全球化最快的市场,"全球对于金融市场的系统性监管是在08年次贷危机,G20倡导全球监管合作,成立金融稳定委员会之后实现的。08年之前,全球范围内的金融监管实际上是不存在的,仅有的巴塞尔协议还是非强制性的。"因此,全球的金融监管本身就是新的领域。

2008年次贷危机对全球金融市场而言是一个节点。在此之前,全球的金融市场中的金融产品和金融监管都在效仿华尔街,但次贷危机表明,欧美的方法可能并不适用。尹振涛认为,从08年至今,中国的监管已经转向到自我的路径。13年以来,伴随科技金融的发展,加之中国海量的科技金融应用市场,中国的应用和监管甚至在引领全球。

并不是看美国日本怎么管,就怎么管。现在看我们发现日本跟美国也是截然不同的。其实外界很关心中国的监管是怎样的。因为中国市场是最容易暴露的,应用环境是最大的,市场风险也是最大的。"

我国监管的态度和思路:允许风险,但要防范系统性风险

谈到我国对区块链和数字货币的监管态度,我国的态度很明确,ICO是非法的,交易是禁止的,区块链技术是支持的。关于比特币,作为一种虚拟货币,并没有禁止它,如果出现一些围绕比特币或者虚拟货币的交易的话,从法院层面上是有判例是支持的,是有明显的法律地位存在的。就像Q币这样的资产,用户也可以去申诉,只是它的应用场景是不一样的。

对于数字货币交易的专项整治过后,可能会有某种形式的虚拟货币交易场所出现,但不一定是交易所,因为目前数字货币交易所的存在依然跟国家的监管不匹配。

什么是系统性风险?

一个是规模很大,这点数字货币的规模来看是不具备的。另一点是涉及到所有的老百姓。尽管目前数字货币还没有涉及到所有老百姓,但已经有向大家广泛传播的风险。那这就是一个系统重要性的市场。

监管的理念是什么?

不是不允许融资,而是不要让老百姓承受大的风险,所以要进行金融消费者保护。因此准入门槛要定清楚,宣传的方式方法要注意。我们对私募产品的管理就是很好的例子,比如有50万100万的准入门槛,有针对流程和宣传广告的管理。

免责声明
世链财经作为开放的信息发布平台,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链财经无关。如文章、图片、音频或视频出现侵权、违规及其他不当言论,请提供相关材料,发送到:2785592653@qq.com。
风险提示:本站所提供的资讯不代表任何投资暗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世链粉丝群:提供最新热点新闻,空投糖果、红包等福利,微信:juu3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