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区块链 > 区块链技术在教育领域大有可为丨新技术为推动教育评价变革带来可能
科技无了  

区块链技术在教育领域大有可为丨新技术为推动教育评价变革带来可能

摘要:区块链 教育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24日下午就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第十八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区块链技术的集成应用在新的技术革新和产业变革中起着重要作用……要探索"区块链+"在民生领域的运用,积极推动区块链技术在教育、就业、养老、精准脱贫、医疗健康、商品防伪、食品安

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24日下午就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第十八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区块链技术的集成应用在新的技术革新和产业变革中起着重要作用……要探索"区块链+"在民生领域的运用,积极推动区块链技术在教育、就业、养老、精准脱贫、医疗健康、商品防伪、食品安全、公益、社会救助等领域的应用,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智能、更加便捷、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

区块链技术在教育领域大有可为丨新技术为推动教育评价变革带来可能

本文作者刘兴亮

眼亮的人会发现,"教育"是这段话中排在第一顺位的领域。换句话说,区块链技术在我国教育领域大有可为!

中国在区块链领域拥有良好基础。中国正在制定5G的技术标准,这在过去的行业革新领域极其罕见。与此同时,中国在与5G技术相关的"芯片"开发、通信系统与通信终端的建设上,已经遥遥领先。有了5G就拥有了以下六大优势:高速度、泛在网、低功耗、低时延、万物互联和重构安全体系,这些几乎都是为区块链的应用而准备的。对于教育战线的工作者来说,区块链技术与教育的关系将更加密切。

"区块链+教育"可以重新定义人才

区块链与教育的结合可以有效规避传统教育的弊端。虽然国家提倡素质教育已经很多年,但是"考试看分数"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教育行业内部仍然没有探索出一套更完善的人才评价机制。很多家长为了高分,让孩子从幼儿园开始上辅导班,结果导致人人跟进的巨大的漩涡效应,课外学习占据了大部分城市孩子的课外时间,使学习成了学生巨大的精神负担。一些在高考中分数很高的学生,在后来的发展中,往往后劲不足,缺乏创新能力。

区块链技术的特点是数据不可篡改,学生的学习轨迹可以被记录下来,再通过AI分析出具报告,这可能改变一次高考成绩决定学生未来的现状。升学、就业的人才评价将不仅仅依靠高考成绩或各种证书,而是全面地衡量与体现学生的综合素质,以此挖掘人才的潜能,最大限度促进人才发展,也为人员招聘节省了时间和成本。

"区块链+教育"可以有效保护信息安全

目前,教育领域的各种数据体现在学生的学籍、学历等信息上。如果不重视教育数据安全,那么可能会影响学生的发展,比如一些学生寒窗苦读,结果在考试中被人冒名顶替,结果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

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霍伯顿学校等已经开始将学历证书信息在区块链上共享,包含数字学籍、学历等数字证明、证书。这些保存的身份数据各有所属,在过去也面临着数据泄露的风险。但是,区块链的分散性是打击数字身份所有权和管理所面临的弊病的重要一步。取消集中化消除了列出的问题,因为数据所有权仍归其所有者所有。区块链身份证主要应用了区块链的共识机制、不可篡改、可溯源、跨机构协作等技术特性。网络中的行为按时间戳记录,上链信息不可篡改,由节点共同维护,链上各个节点间可以进行数据流通共享。如果学生的身份信息以这种方式存储,以后再难发生作弊和冒名顶替的事件。

"区块链+教育"可以改善资源不均衡现状

各地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优质教育资源不均衡现状,而一些优秀教师的成果也得不到最大限度的利用或共享。区块链分布式存储的特点,让每个节点都可以上传资料,这意味着每个教师都可以发布自己的教学材料以及提供在线辅导和习题讲解等服务,资源丰富度可以得到很大的提升。同时,区块链可以解决版权保护难、运营成本高、资料共享难等问题。区块链还可以建立完整的学习历程档案,包括个人学籍信息、学习程度、学历证书,甚至是学业成绩、出勤率等信息的记录,这些信息将如身份证一样,可以作为个人的评判依据。通过区块链或许还可以做到"因材施教",在逐渐完整的学生信息系统下,由他们的性格、优缺点、喜好、学习方式等信息对他们进行用户画像,为其匹配相应的学习任务和项目,有效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总而言之,区块链与教育的结合,将为我们打开一扇大门,虽然还有不少难点需要突破,但是让我们期待教育因区块链而大放异彩的愿景吧。

来源:《教师报》;


延伸阅读:以新思维新技术破解教育评价痛点

目前,教育评价越来越重视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在实践探索中形成了计算机自适应测验、电子档案袋、学习分析技术、数字画像、基于大数据的课堂观察、区域教育质量监测数据平台等多种评价方式。新技术正在成为教育评价改革的内在变量和活性因子,为破“五唯”带来了新的可能。

新技术推动教育评价理念与方式的深刻变革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新技术正在触发一场教育评价方式的深刻变革。今天,我们可以利用技术手段,对评价对象进行多维度、全过程、立体式的考查,在自然情景中采集学生学习的过程性数据,改变过去教育评价的刻意设置特征,实现教育数据的全过程采集和教育结果的适时反馈。评价信息更加多元,既可以是总结性测试的考试分数,也可以是记录学习过程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学习档案,还可以是反映学生能力的调查报告、手工作品、活动总结等学习成果,使评价结果更加合理,读懂学生的真实成长。通过对学生进行精准的数字画像,提供个性化的教育评价服务,改变传统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的现状,使评价、提升、改进融为一体。新技术推动教育评价理念与方式的变革包括:

第一,教育评价将从"容易测量的能力"扩展到"难以测量的素养"。教育领域对分数和成绩的过度

第二,教育评价将从"结果视角"转向"过程视角"。评价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每一次的考试、测验和评估都是阶段性总结,把这些节点数据串联起来发现规律,洞察趋势,才是教育评价的重点。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教育评价将从"结果视角"转向"过程视角",通过伴随式的数据采集和自动化的数据分析,评估学生的学习特征与优势潜能,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学习分析报告,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帮助他们持续不断的提升自我。

第三,教育评价将从单向度的考试测验转向多向度的综合素质评价。如何评价学生的心理、品格和个性,一直是教育评价的难点。过去,我们主要采用心理量表进行测量,但存在解释力不足的问题。现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深度学习算法提供了新思路。美国斯坦福大学科辛斯基教授设计了一种算法,只需要用户在Facebook(脸书)上的227个点赞行为,就能大致判断出用户的性格特征。这表明,通过网络痕迹可以对学生的人格、兴趣、心理健康等进行预估,为全方位地评价学生提供参考。我们要善于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不再用同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学生,把品德、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特长养成等作为教育评价的主要内容,对不同学生实行差别化评价,鼓励学生发展特长。

教育评价从散点式的成绩记录转向全景式的数据采集

过去,教育评价依赖于学生的考试分数或抽样的截面数据,更多是反映静态事实和集体的平均水平。未来,在新技术的支持下,教育评价将从散点式的成绩记录转向全景式的数据采集,通过学生学习、教师教学、学校发展的大数据,描述学生成长和教育发展的动态过程,发现共性背后的个性特征以及各要素的内在关联,促进学生发展和教育改进。

一是利用学习分析技术建立学习模型,收集学生学习的过程性数据,提供可视化的"学习体检表",全面展现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表现、内在潜能等方面的数据,并对可能出现的学习困难进行预警和诊断,帮助老师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进展和认知特征,为学生提供最优化学习方案。

二是利用区块链技术开展分布式学习记录,建立学生的个人学习成长档案,认证学生的多样化学习成就,重点考察学生的非认知能力发展,有效防止数据丢失或被恶意篡改,助力解决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存在的信任问题。

三是利用跨媒体智能技术,探索开展模拟仿真、教育游戏、虚拟任务场景、协作学习环境等新型评价方式,突破传统评价对分数的绝对

四是利用大规模的课堂观察技术,对非结构化的课堂行为数据进行分析,包括教师提问类型、学生回答方式、师生对话深度等,全方位透视学校的课堂实施水平,提炼优秀教师的实践性经验,促进教师隐形知识共享,实现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师角色转型和教学能力提升。

五是利用可穿戴运动设备,包括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智能运动装备等,采集个人运动及身体健康数据,及时发现学生在体质健康、运动技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供个性化的改进方案,从而实现伴随成长全过程的形成性评价。

六是利用大数据技术提高教育治理现代化水平,通过全样本、全过程、多模态的数据采集,汇聚形成区域教育大数据,包括学生成长数据、学校运行数据、教育资源配置情况、普职学校规模结构等,帮助管理者获得超越个体或局部的洞察力,提高教育决策的针对性、灵敏性和科学性,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多样化高质量教育的需求。

来源:《光明日报》,有删节;


区块链技术在教育领域大有可为丨新技术为推动教育评价变革带来可能

免责声明
世链财经作为开放的信息发布平台,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链财经无关。如文章、图片、音频或视频出现侵权、违规及其他不当言论,请提供相关材料,发送到:2785592653@qq.com。
风险提示:本站所提供的资讯不代表任何投资暗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世链粉丝群:提供最新热点新闻,空投糖果、红包等福利,微信:juu3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