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区块链 > 新年高原走转改直击|若尔盖高原上的膝关节置换手术
中心科技  

新年高原走转改直击|若尔盖高原上的膝关节置换手术

摘要:阿坝州若尔盖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川观新闻记者 李寰 韦唯 摄影报道2022年1月1日,早上7:00。节日中的成都还很安静,没有车水马龙,没有平日的喧嚣。但是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门口,一群人正在忙碌着搬运物资。他们即将奔赴500公里以外的阿坝州若尔盖县,为当地9名被大骨节病折磨了几十年的患者进行膝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

川观新闻记者 李寰 韦唯 摄影报道

2022年1月1日,早上7:00。

节日中的成都还很安静,没有车水马龙,没有平日的喧嚣。但是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门口,一群人正在忙碌着搬运物资。他们即将奔赴500公里以外的阿坝州若尔盖县,为当地9名被大骨节病折磨了几十年的患者进行膝关节置换公益手术。这是华西医院骨科、麻醉科、手术室党支部的24名党员联合开展的主题党日活动。

新年高原走转改直击|若尔盖高原上的膝关节置换手术

承载患者希望的出发

此次前往若尔盖的华西医院义诊团队,可谓是大咖云集。其中包括了华西医院骨科党支部书记、主任周宗科,华西医院麻醉科党支部书记、麻醉科副主任朱涛,手术室护士长李智、何梅等等。他们都是各自领域的佼佼者。物资车上,装载了各种手术需要的器械、以及患者需要置换的关节。为了让手术圆满,三个星期以前,周宗科率队前往若尔盖,对患者进行评估,并且制定了完整的手术方案。这一次的若尔盖之行,承载了若尔盖9名大骨节病患者和他们的家庭的希望。

从成都出发,一路向西,当车辆驶入阿坝州理县境内,已是冰雪封山,气温骤降,路面湿滑。汽车继续朝着若尔盖的方向行驶,道路的两边已是白雪皑皑,时而看到一群牦牛从汽车旁穿梭而过,大家打趣道,这是漫长旅途上难得的调剂。

复杂的路况,对有着几十年驾驶经验的师傅来说,也是极大的挑战。由于连续多日下雪,路面已结冰,湿滑的冰雪路面随时可能导致车辆偏移,存在安全隐患。

经过10个小时的长途跋涉,若尔盖县城已是华灯初上。拉开车门,一股寒风袭来,大家不禁打了一个寒颤。由于海拔较高,好几名医务人员头痛得厉害,一路上吸氧,但为了此次义诊,大家都在努力坚持。来不及休息,医务人员便前往若尔盖县人民医院看望第二天即将手术的患者。

新年高原走转改直击|若尔盖高原上的膝关节置换手术

双扎是若尔盖包座乡卓塘村人,她的双膝已经疼痛了20多年,几年前就已经无法正常行走。由于经济条件,她无法接受正规治疗,根据医生的诊断,双扎因大骨节病导致双膝受累伴屈曲畸形,需要进行膝关节进行置换。

周宗科走到双扎的身边,当地县人民医院的医生做起了翻译:“这是华西医院的专家,专门来为你们做手术!”双扎紧紧抓住他的双手,说道:“谢谢您们!”

新年高原走转改直击|若尔盖高原上的膝关节置换手术

9台高质量手术一气呵成

1月2日上午8点,若尔盖县人民医院手术室内热气腾腾,与户外零下10℃的寒冷形成鲜明对比。9名被大骨节病折磨了数十年的患者,终于在今天获得“新生”。若尔盖县人民医院迎来了建院以来的最豪华配置——华西医院骨科、麻醉科、手术室的医生护士亲自操刀。

新年高原走转改直击|若尔盖高原上的膝关节置换手术

不到9点,患者尼拉被推进了手术室。朱涛率麻醉团队为患者做了充分的术前评估,综合考虑患者身体情况,以及若尔盖县人民医院的麻醉仪器,药品配置后,决定为其采用全身麻醉的方式。麻醉前为患者进行隐神经阻滞,既能减轻患者的疼痛,又不影响患者下肢肌力,有利于患者术后尽快开始膝关节功能恢复训练。

等候在手术室门外的家属有些焦虑,但依然很有信心:“我相信华西医生的技术。”

新年高原走转改直击|若尔盖高原上的膝关节置换手术

尼拉因为大骨节病导致双膝畸形,病情较为严重,但是考虑到阿康的身体条件,对麻药的耐受程度,医生此次设计的手术方案是进行左膝关节置换,另外一边关节置换手术将于几个月后进行。手术之前,当地放射科医生在华西骨科医生的指导下,为阿康拍了X光片,并做了精确的术前设计;手术过程中,医生根据患者的骨骼大小,选择了与其相匹配的假体,整个手术持续了1个小时,手术创伤很小,术后几小时,尼拉就在护士的指导下下床进行康复锻炼。

他小心翼翼地抬高左脚,似乎还有些不敢相信,因为这只脚已经很多年无法正常活动了。在医生的鼓励下,尼拉拄着拐杖缓缓地走了几步,脸上露出惊喜的笑容。

对医生来说,不仅要让患者感受到舒适,还要延长人工关节的使用寿命,甚至可以实现终生使用。

从早上8点到下午6点,9台手术先后完成,手术很成功,等候在手术室外的家属们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赶紧给家人打电话报平安。

病房内,提前完成手术的患者,已经在护士的指导下开展康复训练,当天下午,部分患者就已经下地活动,这对他们来说,困扰了了20多年的病痛终于被驱赶。

新年高原走转改直击|若尔盖高原上的膝关节置换手术

为当地培养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对于若尔盖县人民医院的医务人员来说,能够接受华西医生手把手地指导,这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县人民医院院长曾明才安排外科医生、手术室护士等,现场接受教学。“等我们掌握了关节置换手术的技能,你们就不用再舟车劳顿了。”曾明才憧憬着。

据了解,若尔盖地处高原,天气寒冷,曾经,很多居民营养缺乏,生活环境差,导致大骨节病高发。截至目前,全县还有3500余名大骨节病患者,疾病导致他们关节畸形,无法直立行走,严重影响了其生活质量。一方面,若尔盖当地的医疗技术水平有限,无法独立开展膝关节置换手术;另一方面,很多大骨节病患者因家庭经济拮据,语言不通,无法前往成都等地接受治疗。在这样的情况下,华西医院骨科、麻醉科、手术室党支部便决定送医下乡。麻醉科副主任朱涛说:“病人在哪里,医生就应该去哪里。”

为了缓解患者们的经济压力,党支部向社会爱心企业凑集了部分资金,并拿出了一些结余的科研经费。这次接受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均享受了免费医疗待遇。

到若尔盖为大骨节病患者进行膝关节的置换手术,是华西医院骨科的传统。从2007年开始,华西医院骨科裴福兴教授、周宗科教授等,深入四川壤塘、金川、茂县等大骨节病病区现场走访,提出大骨节病亚临床期诊断标准,并对病区儿童进行建档,长期随访,给患者提供治疗。周宗科说,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为了实现国家“2030年保持控制和消除重点地方病”的目标,让大骨节病患者能够健康行走,实现乡村振兴和全民健康,华西医院的医生放弃了休息时间,就是要为地方病的治疗贡献一份力量。

新年高原走转改直击|若尔盖高原上的膝关节置换手术

2日的手术结束后,华西医院骨科陵廷贤博士、屈俊虹护士将继续留守当地,指导当地医务人员开展患者康复指导工作。“除了送医到基层,我们更希望为当地培养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周宗科说。

本文来自【四川日报-川观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免责声明
世链财经作为开放的信息发布平台,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链财经无关。如文章、图片、音频或视频出现侵权、违规及其他不当言论,请提供相关材料,发送到:2785592653@qq.com。
风险提示:本站所提供的资讯不代表任何投资暗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世链粉丝群:提供最新热点新闻,空投糖果、红包等福利,微信:juu3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