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区块链 > 币安DEX是真正的去中心化么
去区块链  

币安DEX是真正的去中心化么

摘要:区块链dex如今加密货币市场仍以中心化交易所为主,但中心化交易在现实中所存在很多问题,例如易被黑客入侵,对硬分叉等不寻常的区块链事件难以作出快速反应等等。此外,由于监管空缺,中心化交易所的信息披露不透明,这意味着巨大的安全隐患,信息、资金和私钥的不安全的存储和托管。去中心化交易所,又称作DEX,通过

如今加密货币市场仍以中心化交易所为主,但中心化交易在现实中所存在很多问题,例如易被黑客入侵,对硬分叉等不寻常的区块链事件难以作出快速反应等等。此外,由于监管空缺,中心化交易所的信息披露不透明,这意味着巨大的安全隐患,信息、资金和私钥的不安全的存储和托管。

去中心化交易所,又称作DEX,通过直接在区块链上建立点对点的市场来解决发生在中心化交易所身上的问题,允许交易者保持自己资金的拥有权。DEX的优势在于相较于众多中心化交易所,其用户自主、数据透明、隐私保障、实时结算等优点,越来越受到广泛的

目前,越来越多的中心化交易所正在走向去中心化,DEX的理想模型是分散式自治组织。这将确保交易所的权力下放,用户将拥有决策权,而不是任何中央机构。以币安DEX为代表,为此不惜成本,自主研发公链,重新打造DEX,以达到将其权利下放,社区自治的目的。

从2018年3月宣布研发自有公链及去中心化交易所DEX,到2019年2月宣布推出币安DEX测试版,再到4月宣布主网上线,DEX正式版开始运营。短短一年的时间,币安完成了从开发自有公链到基于自己公链DEX上线的三级跳。

币安公链及DEX的发展历程

币安DEX是真正的去中心化么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其研发速度和效率也远超很多人预料,但其背后的问题也不能忽视。

币安作为中心化交易所的既得利益者,是否真愿意颠覆自我?也许正如很多业内人士所言,币安可以在技术上和商业逻辑实现去中心化(实际上也并没有做到),但不管是出于其本身的利益诉求,还是管理运营需求,币安DEX作为其中心化交易所的延伸,都不能实现实质意义上的去中心化。

币安的野心

“去中心化交易所不是中心化交易所的替代品,而是中心化交易所的一个重要辅助,两者相辅相成。”某区块链研究机构研究员孙波表示。

“对于交易用户来说,需求是不同的,中心化交易所是高效的置换空间,为了满足对交易效率有需求的用户,而去中心化交易所则是针对私密性和安全性有更高要求的用户。交易所是一个生态理念,去中心化交易所和中心化交易所都是必不可少的。”他补充道。

某交易所技术负责人陈奕含则表示,币安DEX与其它去中心化交易所的目的不同。“其他的去中心化交易所是希望替代中心化交易所,而对于币安来说,一定不是颠覆或替代自己。”

正如币安联合创始人何一所提,币安DEX相较于其它去中心化交易所最大的优势就是币安本身这几年积累下来的庞大用户群体。

除此之外,陈奕含表示币安还要更深层次的思考和布局。币安DEX正式上线后,主流加密货币交易区已经消失不见,只剩下BNB相关交易对。6月17日,币安在官网发布消息称,将在币安公链上推出锚定比特币的代币(BTCB)。币安还表示未来该交易所将推出一系列代币,锚定不同的主流币种。“此举就是为了削弱BTC或ETH等主流加密货币的影响,增加BNB的应用场景和价值。”他分析称。

“其实交易所做去中心化交易所的本质是在争老二(比特币目前来看无可动摇)的位置,在加密货币市场除BTC的位置不可动摇之外,其它币种在交易所看来都是可以被替代的。本质上,只要一个币种的交易需求量大,场景应用多,该币种就有成为主流币种的可能,这也是币安在做BNB的一个初衷。”他补充道。

Cosmos跨链协议很难与老技术协议相兼容(BTC、ETH、EOS等),但是它可以与新的技术协议相兼容。币安的思路就是,以币安本身的影响力带动项目方,让更多的新项目方转到Cosmos上,到时候币安对于项目方会有更多的影响力和话语权。而且Cosmos相较于以太坊等公链,本身是不能部署智能合约的,即不让别人在链上增加自己的逻辑,这就能大幅提升其底层安全性。

“如果是定位多样化底层生态公链来说,没有智能合约等于失去了很多可能性,甚至不被认可为公链。但对于专注DEX的币安链来说,则更加安全。”孙波认为。

陈奕含还向财经网透露,目前已经有一线交易所也在基于Cosmos开发自己的公链及DEX。随着越来越多交易所重心转移,以太坊或EOS等老牌公链的影响力会被大幅削弱。而对于交易所来说,随着生态越来越完善,交易所的地位更加牢固,主链币的价值也会越来越高。

增信与去信任的矛盾

“币安最大的优势就是其中心化交易所的品牌背书。”孙波称。

在他看来,DEX所理论上分为三个层面,物理部署、应用逻辑及社区治理运营。如果三者都是去中心化的,才可称为DEX。但币安目前来看,在物理部署(技术层面)及社区治理层面一定是中心化的。

“币安为币安DEX带来的就是增信,以品牌为背书。而一个真正完全去中心化的交易所,则是不需要这个增信和背书的,本质上是去信任的,这是有矛盾的。”他提出。

陈奕含也有类似观点,他表示,币安节点治理就是其运营层面中心化的最好证明。币安联合创始人兼CMO何一曾对外表示,币安DEX节点分为普通节点和见证节点两种。普通节点理论上没有任何门槛,任何用户都可。见证节点则更为重要,参与币安DEX所有重大决策。目前,验证节点是由币安和社区的参与者共同承担的,最开始数量为11个。

值得一提的是,何一在提到这11个见证节点是如何选举时表示,最初的决定选举的确是由币安来完成的。但对验证节点的具体信息和验证节点的具体细则都没披露。据财经网了解,目前币安内部还没有成型的验证节点评选标准。

币安DEX是真正的去中心化么

验证人流程待定

对此,有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这在实际上已经违背了去中心化交易所的宗旨和精神。“这就是所谓制度上的中心化,同时具体节点情况也没有公开,让外界很难相信它足够透明与公平。”孙波表示。

陈奕含则认为币安DEX的中心化程度并不是仅仅依靠节点数量来判断。“因为币安公链的底层共识是POS,而这个机制就决定了它是否中心化与主链币的分布有关,而BNB的发行方是币安且它是最大的持有方,所以它的中心化程度是可以预见的。”他分析称。

除节点治理以外,币安DEX在规则制定上也透露出其强中心化管理的一面

2019年6月初,币安发布消息称,Binance DEX网站屏蔽了来自29个国家IP地址的用户。并提示称,7月1日起,上述国家或地区的IP地址用户将无法访问该网站及钱包界面。

币安DEX是真正的去中心化么

这一地理封锁,导致很多业内人士都对其去中心化属性产生疑惑。随后,BinanceCEO赵长鹏对外宣称,关于Binance DEX“阻止”美国用户是错误的。Binance DEX位于Binance Chain上,这是一个不阻挡任何人的区块链。币安公链由许多不同的节点运行,每个节点服务于世界的不同部分,它是没有办法被阻止的。我们所做的是Binance.org,这是我们拥有的网站,我们阻止了美国访问。那只是一个网站,这不是DEX本身。

此外,赵长鹏还表示,Binance DEX可以通过许多其他不同的钱包访问。

然而,根据4月25日出台的Binance DEX的服务条款可以看出,本质上还是由币安这个强中心化团队来进行运营管理。

禁止条款

其中6.9条款有提到,如果Binance确定您已从事任何禁止使用,则Binance可自行决定是否已禁止使用此类禁止使用。

7.0的反洗钱和反恐融资条款则提到,Binance有权利随时监测可以交易及向国际监管机构强制报告。同时币安可以随时终止用户的钱包和相关应用程序。同时,Binance和Binance Chain社区保留随时以任何理由(或无理由)拒绝本网站服务,禁止与任何用户进行交易或终止任何关系的权利。

此外,上述服务条款的风险披露声明还重点提到,币安拥有不经通知或用户同意的前提下将项目方下架的权利。

币安在其DEX业务中即拥有用户账户的管理权,同时也拥有上下币的决定权。此外,根据该协议,币安DEX也已经将KYC(了解客户)和AML(反洗钱)纳入其中,其本质上与中心化交易所并无差异。

“在现存的DEX中,目前没有普遍看到KYC/AML机制,主要原因在于交易量太小(日均交易量大约是传统交易所的1%),不能引起监管的重视。但如果大型交易所做DEX,可能会面临洗钱等指控,不过用公链本身就可以设计一套KYC/AML机制,或者在用户注册DEX的钱包时要求做KYC。”孙波称。

监管问题不容忽视

2018年11月8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发布公告,向去中心化交易所EtherDelta(以德)创始人Zachary Coburn进行处罚,因为该交易所被认定为未注册的全国性证券交易机构。

“EtherDelta的主要问题在于交易所负责人跑路,致使投资人受损。去中心化的交易所在面临监管合规上的压力时会小于传统的交易所,但也可能面临监管合约的压力。”孙波表示

对于监管方来说的话,中心化交易所该怎么监管,各国监管还没有明确规定。去中心化交易所由于规模还小,技术门槛也比中心化交易所更高。它的影响范围和金融风险要小于中心化交易所。

“站在监管的角度来说,中心化交易所的优先级肯定要高于DEX。但在法律主体的责任认定方面很有可能并不会有本质区别。尤其是像币安DEX这样能够明确确认责任主体的,如果交易所出现问题,币安一定是第一责任方,这本质上与中心化交易所并无差别。”陈奕含提出了他的看法。

2018年11月1日,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证监会)发布《有关针对虚拟资产投资组合的管理公司、基金分销商及交易平台营运者的监管框架的声明曾提到,虚拟资产交易活动应全部在单一法律实体下进行。虚拟货币交易平台应确保其公司集团进行的所有(积极向香港投资者推广或在香港进行的)虚拟资产交易业务活动(以下简称有关活动),是在获证监会发牌的单一法律实体下进行。

“站在监管角度,去中心化交易所也不能成为法外之地。”陈奕含最后提到。

正如前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姚前撰写的《一种新的金融市场模式:去中心化资产交易》文中所提,去中心化资产交易具有低成本、准实时、系统稳健等优点,但在性能提升、安全增强、隐私保护、监管接入及场景挖掘等方面仍需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特别是如何为监管提供“接入口”,应是各种去中心化资产交易技术方案的“不可或缺”要素。

应采访人要求,文中孙波、陈奕含皆为化名

免责声明
世链财经作为开放的信息发布平台,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链财经无关。如文章、图片、音频或视频出现侵权、违规及其他不当言论,请提供相关材料,发送到:2785592653@qq.com。
风险提示:本站所提供的资讯不代表任何投资暗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世链粉丝群:提供最新热点新闻,空投糖果、红包等福利,微信:juu3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