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北京师范大学情报学专业考研成功经验分享
一、关于考研择校和定专业
转眼间已经在北师大学习半学期了,在这个自己曾经梦想的学府学习,无论是学习环境还是各方面的支撑条件都令我十分满意,也让我觉得自己这两年来的辛苦付出是值得的,我也用结果为当初饱受质疑和嘲讽的选择正名。
因为自己从小生活在农村,作为我们村子里当初第一个考上一本大学的学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没有任何人可以求助和借鉴。我仍然记得当初自己填报志愿的时候对选专业没有一丝一毫的认知,我们的班主任也一直向我们灌输这样的观念:考大学就是要考个名牌大学,专业什么的其实不重要。轮到自己做最后的决定时,为了求稳,我的第一志愿就填了我的分数稳可以上的学校,学校的名字也符合我的虚荣心,极其响亮,专业方面,我认为自己高中理科中化学还比较擅长,就报了和化学相关的几个专业。最后的结果不出所料,第一志愿被我的母校录取,专业也是我选的材料化学专业,拿到通知书的那一刻自己可以说是相当满意,对自己未来四年的大学生活充满期待,后来的事实真的是狠狠打了我的脸,我的本科生活基本就是一部坎坷的血泪史。
本科第一学期我就挂了一门课,从小到大我的空间想象能力极差,这是我致命的弱点。初中高中的三视图和立体几何有关的题我基本上靠蒙,别人看来很简单的题,我却怎么也想象不出来,我怎么也想象不到材料化学专业会在第一学期学工程制图,这简直要了我的命。每一堂课、每一次作业我都极其挣扎,期末考试我勉强做了几道题,然后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内我在制图纸上写了一篇文章,大意是跟老师求情,说我真的尽力了,可是我就是想象不出那些复杂的三视图,希望老师能给我个及格。事实证明,自己当时真的太天真了,查成绩时自己最终考了54分,我一辈子都记得这个耻辱的分数,它几乎成了我大学时候最隐秘的痛。因为挂科,我几乎与所有的荣誉和机会无缘,我甚至一度以为自己不能毕业。这门课我第一次补考没过,重修的时候这门课我也没去上,期末也没去,最后第二次补考的时候,我摸索出了了一种很巧妙的方法,不靠想象也能画个大概,最后我把整张卷子画满,显示出满满的诚意。我当时做好了再次重修的准备,可是查成绩的时候,我发现自己是61分,为此我激动地喊了一声,当时整个楼的人都听见了。别人是因为保研成功或者考了一个满分而庆祝,而我为了一个61分,挣扎了近一年,高兴地落了泪。过了工图这一关我总算觉得自己能顺利毕业了。
事实上自从进入大学我一直兢兢业业地学习,每天六点四十早起,做英语听力和阅读,练习英语口语,四六级也早早通过;每门课作业按时交,不迟到不早退,最难的高数和大学物理我的分数都在80分以上。我并没有放弃自己,保持自律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临近大三的时候,虽然没有拿过专业奖学金,但是我的综合成绩在60人里始终在20名左右。这对于我来说是极其不可忍受的一件事,因为自己从小到大都是老师眼中的尖子生和焦点,而现在我每天很努力地学习,虽然没了保研资格,没有推优资格,我还是拼了命地想证明给他们看我并不差,可结果依然是残酷的平平无奇。我们学院有规定,即使挂了科,只要努力,依然可以凭借期末考试成绩拿专业奖学金,大学前三年我都在为获得一次专业奖学金而努力,可是离我最近的一次,我还是差一名。我无法面对这一事实,也开始思考一个问题:当一件事无法通过努力去改变,当你拼尽全力却依然只能得到80分,这背后意味着什么?
这个问题一直在困扰着我,直到有一天我终于想明白了,这意味着我得做出改变,如果我想做到出类拔萃,这意味着这个专业并不适合我再去深入学习下去,所以从大二下学期开始,我就萌生了一个想法:如果自己要继续深造,那么我就得换一个专业学习。到大三上学期的时候,课程相对轻松也没那么重要了,保研的名额基本确定,我们这个专业很少有本科出去找工作的,同学基本都在准备考研,而我此时却很迷茫,虽然也在准备考研,但我每天的效率很低,属于出工不出力的那种,在英语和政治方面花的功夫不少,专业课的书则属于走过场地看看,而我准备的专业课也不是材料化学相关的。我还在犹豫,还在决定自己到底要不要孤注一掷备考这个专业,一个我没有任何知识背景,几乎要从零开始学起的专业。
促使我下定决心要考北师大而且要考图书情报这个专业是因为一个女生,一段因为自己自卑而放弃的感情。当初在准备考研的时候,我依然每天六点四十早起去教工餐厅吃早饭,而那时我却不知道每天早上有另一个人也是在那个时间每天早起去吃早饭,没准备考研之前我基本在宿舍楼下的教室自习,为了让自己融入那种紧张的氛围之中,考研的时候我换到学校最大的能容纳几百人的大自习室学习,每天吃完饭我便去占座,渐渐地我发现了一个女生几乎每天都坐在我的对面,要么在我的对桌,要么就在我的斜对角的位置,起初我并没有多想,但是一个多月之后,每天吃早饭的时候我发现她也坐在我的对面或者斜对角,我跟她无数次对视,却没有说过一句话。终于在第三个月的某一天,一个下雪天,我趁她去上课的时候,在她的桌子上留了一张明信片并送了一本蒋勋的《品味四讲》,在明信片上我留了自己的电话和QQ,写了几句情话。我如愿以偿有了她的联系方式,此后一个多月我依然只是和她吃早饭和自习室对视,并偶尔在QQ上聊几句。
终于在她生日的那个晚上,送完礼物后,我跟她走在学校的林荫大道上畅聊了一个多小时,我告诉她我其实很想学文科,研究生要跨专业考北师大,因为高中的时候北师大就是我梦想的学校,并且我在大一去上化学的跨校选修课的那个学期再次对它产生神往。那个时候我竭力想要表现得很自信,很努力,因为在她眼中我几乎是学霸的人设,作为男生生活习惯好,爱读书且英语很好,其实只有我自己知道自己的大学生活一事无成,自卑一直伴随着我。后来我渐渐知道每天坐在我对面的这个女生有多厉害,她才是真正的学霸,作为机械班里唯一一个女生,专业排名却一直第一,国家奖学金拿了两次,而她却从未在我面前提起过或者炫耀过,倒是我每天在她面前表露着自己的优越感。知道这些以后我深感自己的无知,变得越发自卑,以前无比期待和她的每一次偶遇,慢慢地我每次见到她都在刻意躲闪,我害怕她知道我的真实情况,所以最后我默默地疏远了她,我不再去那个食堂吃早饭,不再去老地方自习,为了彻底减少和她的交集,为了减少自己在学校的时间,我在大三的时候很偶然的获得了去一家做图书进出口贸易的公司实习的机会,跟几个任课老师协调好以后,我一周一半时间在学校,一半时间在公司,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了自己对书的热爱,我改变了自习沉默寡言的性格,我发现自己也可以很健谈,最宝贵的是结交到了很多外国朋友,我的英语口语突飞猛进。我在过去三年里读的那些书,一点一滴学习的英语,在工作中都派上了用场,虽然只是一份实习,我却做得很认真,因为表现突出,三个月后,我破天荒提前转正,拿的工资和正式员工一样多。这份工作我一直干到了大四上学期准备毕设的前两个月,期间不仅收货了人生中第一桶金,也更加坚定了我要考图书情报这个专业的决心。
二、初试复习经验
与很多人不同,因为是跨专业考研,而且是跨度极大的三跨,我其实从一开始就给自己制定了两步走的计划,那就是第一年试水,打好英语基础和政治基础,把专业课的书粗看一遍,看看自己能考多少分,如果自己第一年考的分数达到预期,因为当时我有一份工作垫底,也赚到了一些钱,那么毕业后辞职,在外租房考研也没余经济上的后顾之忧,可以专心利用几个月时间冲刺专业课再考一次,如果没有达到预期,那么和公司签三方,毕业后直接开始工作。
结果第一年,虽然抱着试水的态度,考前前两周我还是跟公司请了假,把专业课草草巩固了一下之后走进了考场,因为英语和政治我准备地比较充分,所以前两科自我感觉还不错,后两门专业课考完,我心里大概知道自己适不适合这个专业了。
2月份出成绩了,我清楚地记得自己当时的总分是324分,总体来讲我还是很满意的,这个成绩给了我很大的信心六月份毕业后二战再次考这个专业的信心。那一年北师大图书馆学情报学的复试分数线为345分,这是一个小众且并不算热门的专业,所以报的人数在2019年其实并不算多,当时的报录比大概是3:1左右,并且复试刷人也很少,我当时专业课只看了四本书,其实主要就细看了两本,而且是在工作间隙断断续续看完的,另外两本我基本上只看了个大概,专业课考试我还临场发挥了一些,其实这从侧面证明了北师大的图情学专业课难度并不是很大,而且老师给分也相对来说宽松。
看到复试的分数线的时候,我其实有一丝后悔,我在想当初如果多花一两个月的时间在专业课上,没准我今年就真的上岸了,但是后来想想其实不是这样的,专业课其实考的是你对知识或者说理论掌握的熟练和扎实程度,是需要你去深刻理解的,它不是你可以靠运气或者投机取巧就能够过关的,我很庆幸自己当时就意识到了这一点,这促使我在第二次考研的时候在专业课上下足了功夫。
本科毕业后,我坚定了要二战的决心,但是又在犹豫要不要一毕业就再次投入考研备战之中,思前想后,我决定不把战线拉得太长,当时手里有一个出版社工作offer,我决定先去就职三个月,正好也圆了我的出版梦。
关于租房,我把自己的房子租在了首都图书馆附近,因为我很喜欢首都图书馆的自习氛围,虽然它位于北京的东南角,地处偏避但是确实是个难得的能静心学习的地方,从我大三第一次进去,我就喜欢上了它,所以就租房的位置选择,我第一个想到了首图。
6月到9月份周一到周五我都在出版社做各种杂活,周末则早早起床去首图门口排队占座,除了巩固政治英语,我大部分时间都在啃专业课的书。那时我才发现考研近乎成了趋势,因为周末每天大概七点多的样子,就有很多人在台阶上背书学习,有附近大学的学生,有中年的职场人士在备战MPA和MBA,有各种考证的人,总之在那里我发现北京这座城市是真正的学习之城,也感受到图书馆对所有人无论贫富贵贱的包容。
八月底我跟HR提出了辞职,正好试用期满,我顺利地离开,并且顺利拿到了一张工作证明,因为北师大有规定非应届生非北京生源如果想要在北京考试,需提供近三个月的社保缴费记录或者单位的工作证明。这三个月我大概也挣了12000块钱,每月房租2000加之生活费正好收支平衡。九月份开始我开始全身心闭关备战考研,关掉了手机的朋友圈,卸载了各种分散我注意力的APP。
1.关于英语
在备考前两个月我会在每天进图书馆后的一小时内看看英语,按照顺序做一套试卷中的各种题型,每次做题我都严格按照时间做完,因为我的基础较好,所以我的时间安排是完型填空20分钟、阅读每个15—18分钟做完(18*4=72)、新题型20分钟、翻译15分钟、作文留45—50分钟。一定要养成在限定时间做题的习惯,每个人有自己的做题方式和能力水平,时间分配因人而异但是得有自己的时间分配,找到自己节奏,不要等到考试临场安排,那样你很可能会乱了阵脚。英语复习一定不能求快,不要为了做题而做题。我当时买的一本参考书是朱伟的《恋恋有词》,前期每天会花半个小时看看那本书,后边我就通过做题来巩固,基本不看那本书了。关于真题选择,强烈推荐《小黄书》,因为它的讲解真的做的很细,把每篇文章的单词难点和逻辑结构乃至背景知识讲的面面俱到,我通常是做完一道题,会花两天时间把文章里边的各种难点都啃透,所以我几乎是两周做完一套真题,通过做题来学习巩固单词是最有效的方法,因为它能把单词带入到背景中,更有立体感,通过精读文章,时间久了你还能大致看出考研英语中高频词汇有哪些,经典搭配和用法有哪些,更高的境界是揣摩考研英语的出题思路和选文风格。前期的慢,一定是为了你后期的快打基础,不要盲目求快,慢下来通过看解析,把一篇一篇的文章做透,后期你会发现,通过积累,自己的写作和翻译也会有所提升。
2.关于政治
考研政治肯定首选肖秀荣的系列,政治的主观题,实践证明,每年把肖大大四套卷背的滚瓜烂熟就可以了,因为平均而言,肖老师的押题准确率还是值得信赖的,主观题你背四套卷子下来,即使考了些新题,你还可以通过自己临场发挥答题,不会有无从下笔这一尴尬局面。总之,政治的主观题只要你稍微用心背,基本能够在30分以上,拉不开太大的差距。拉开差距的是选择题,我个人的一点经验是前期花了很长时间去啃那本很厚的知识精讲,在一战的时候我就一字不落的把精讲看了一遍,时间所限没有把后面的习题和1000题做了,二战的时候,我在上午会花半个小时继续看精讲,然后把课后习题做完,并把那1000题按章节做完。有的人觉得看那厚厚的一本知识点很费时间,我却觉得只有把知识点啃透,你在做政治选择题尤其是多选题才会做到心中有数,直接排除很多干扰项。对很多选项背后涉及的理论或者知识点一清二楚,也对你理解客观题的背景和材料有帮助,退一万步讲,掌握了那些知识点,使你在主观题遇到肖四没有压中的题,也能够有内容可写,并且不跑题。最后时事政治方面,买肖秀荣的全套系列也基本够用,不必要花过多的时间去找别的材料。
3.关于专业课
专业课备考掌握第一手信息源很重要,我决定要二战的时候,也就是大四最后一学期的一个周末亲自跑到师大的学院里边去打探消息,官网上虽然明确说明不提供参考书目,但是既然考试,肯定得有比较权威的教科书可资参考,进入学院我并没有去学院的教务处而是直接去了学生工作处,当时一个学姐正在值班,学姐正好是我老乡,通过交流得知她是去年考进来的专业第一名,我脸皮够厚,加了人家
北师大的图书情报专业只招收学术型硕士,学制为3年,每年招收人数为14—15人,推免占10个人,统考名额一般固定在5个。虽不提供参考书,但它是少数会提供详细考纲的专业,供你自由选择参考书备考,它一般会挂在官网上一段时间,可供下载,把考纲下载打印出来后,我开始严格按照大纲开始复习,仔细对考纲的时候我发现今年考的很多知识点,之前师姐给我的那四本参考书目根本找不到,很多新概念比如RDF、区块链、云计算、网络计量和替代计量等基本很难在一本书里边找到,刚开始我很焦虑不知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经过分析,我预测今年的考研专业课考的知识点一定会很广,只看这几本专业书可能不够用,好在我时间够多,每天有大把时间可以专攻专业课。
用一个月时间我把那四本书一字一句啃了两遍,边啃边默写,直到确定自己能很快写下书里任意一个知识点后,我又去MOOC试着找了北师大这个专业的网课,结果正好有一门,我花了半个月刷这门课,这门课是很多老师的串讲,它让我收获了很多前沿的概念,发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提到的知识点。除此之外,我又照着考纲,查阅相关资料后,新加了几本觉得可能包含考纲的知识点的书,分别是《社会调查方法》(风笑天)、《信息计量学》(邱均平)、《信息法教程》(朱庆华),看这三本书的时候我只是挑了考纲上涉及到的章节。
最后因为守着首都图书馆这个宝藏,为了做到万无一失,我的座位后边恰好是计算机相关书籍专架,有很多新书陈列在那里。因为我预感到今年一定会考一些偏技术的题,我每天最后两个小时回家前,都会去架子上找来几本计算机相关的书,我记得自己当时看的最多的是跟语义网和云计算相关的书,还有一些零散的有关数据库和知识图谱相关的书,这些书我也是看了个大概,但其基本思想我都领会到了。所以总共算下来,这三个月的时间里,除了四本基本的专业课参考书,我零零散散看下来的书其实有20本左右,把主干抓牢之后,我又把枝干向外扩张。
2020年的考研人数创了新高,虽然压力很大,但我志在必得。考试的前一天晚上,我在师大附近的酒店休息,除了文具,我没有带任何书籍,因为我知道这次自己做了充分的准备,无论怎么考我都不怕。
与往年不同,今年这个专业的报考人数比去年翻了一倍,我发现光是北京考区和我竞争的人数就有至少20个人。英语政治我依然中规中矩,基本正常发挥,但是当第二天考第一门专业课的时候,我发现自己预判对了,今年的题不仅多,而且考的知识面很广,如果光靠背那几本参考书根本拿不了高分,好在我的知识储备很足,对每一道题我都应付自如,考场内很多人面对这一变化慌了神,我却淡定的写了整整13页纸,并提前交了卷。第二门专业课同样如此,考了很多新技术甚至还有计算题,我再次庆幸自己看了不少技术类书籍,要是只看那些专业课的书我可能要无从下笔了,这门专业课,我很快就写完了,并且是提前半小时交的卷子。走出考场那一刻,走出北师大的南门,我发了一条朋友圈:明年见,北师大!
考完试后,在疫情还没爆发之前,我去了西安旅游,因为疫情,我们的成绩比以往推迟了近一个月才公布,不出所料,我考出了自己预期的分数:400分+。
三、复试准备经验
因为我的分数很高,所以我一考完,便立刻联系了导师,综合考量,我选了一个年轻但是发了很多文章的导师,因为我很早就知道我们毕业的要求是两篇C刊,咨询了学姐之后,我选了这位很有学术潜力的老师。在这里我要提醒,联系导师真的很重要,越早联系,意味着你越有主动权,现在虽然是开学后的双选制,但是你提前联系了,意味着你对导师的认可,热门导师都会有很多人去选,后来我才知道这其中有“先来后到”这一默认规则,一般越早联系的,导师都会首选。
我写了一封很诚恳的邮件,导师很快回复我了,表达了愿意收我做他的弟子的意愿,留了
因为提前直接问导师复试该准备的资料,涉嫌违规,所以我就很隐晦地提了这个请求,既表达了自己好学的态度,又从中能够明确复试的大方向。导师给的回复是让我分版块阅读图情领域CSSCI近期发表的文章,并阅读图书馆学情报学基础理论书籍。我立刻明白了其中的意思,四月疫情一好转,我就飞回了北京,虽然隔离14天,但14天之后,我直奔首都图书馆,去找图情领域的C刊,这是我再次感觉上天很眷顾我的地方,因为首都图书馆收录了图情领域最全的纸质版C刊,选定几个刊物后,我分版块总结论文中的热点话题,在读了近50篇左右之后,我基本上对图情当前的热点话题有了了解,并分版块写了一份报告给导师发过去,导师没有评论,只是发了个大赞的表情。
关于复试的英语口语,我基本上没有准备,因为之前多年的积淀,英语一直是我比较自信的点,加之之前在公司主要服务外商,有很多和外国人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我对自己的口语还是很自信的。
因为疫情原因,复试为线上复试,复试为自己随机抽题,一共7个编号。2020年进入复试的人数为7人,复试的分数线相比去年涨了35分左右,为创新高的380分,北师大这个专业采取差额复试,一般为120%—140%,今年是7个人里边录5个人,所以淘汰率并不是很高。复试采用群面,系主任负责抽题读题,下面的导师负责打分和提问。
我复试的时候选择第一个复试,在抽题的时候也很自信地抽了一号题目,面试第一部分为自我介绍,是中文的自我介绍;第二部分是专业测试,专业测试第一题我就翻车了,把一个公式的上下部分说反了,好在我及时调整心态,没有被之前的失误过多困扰,果然后续老师问的题目都是图情领域的前沿问题,有数字人文和阅读推广等近期学者们的热点研究领域,有趣的是最后老师问了一个问题,她问我对图情领域时下流行的实验法研究有什么看法,我当时很兴奋,又一次感觉上天眷顾我,我告诉她自己本身是学化学的,每天就是在和实验打交道,所以实验法对我而言并不是什么难题,前后3分钟的发言我又细细列举了图情领域很多大佬也是学化学出身,我巧妙地化自己的跨专业背景劣势为优势,最后一个环节是用英语解释专业术语,这个对我而言基本没什么难度,我很流利地解释了三个名词术语,其实后来通过问导师,他告诉我面试口语只要敢说就行,并不要求你解释得多么好,即使自己不知道怎么解释,也要尽量说下去,保持流畅度,最怕那种不敢开口的哑巴英语。整场复试我都很淡定,侃侃而谈,唯一不足之处就是,可能有些过于表现自己了,当老师问我有什么优势的时候,我本来想说自己的学习能力很强却说成了自己记忆力很强且过目不忘,见面试最后没有导师提问,我则顺势给刚才的错误圆了场,我说很抱歉刚才第一题我把期刊影响影子计算公式上下两部分给说反了,临关视频画面退场时,我看到导师们笑了。我感觉自己这场复试基本稳了。
果然,上午十一点复试一结束,我导师就告诉我基本没什么问题了,但是他最后告诉我以后做人要谦虚谨慎,很多事只有别人说好那才是真的好,你记忆力好是你自己觉得好,别人可能觉得过于张扬了。我则回复谨遵老师教导,并对导师这一路的支持表示感谢。
初复试成绩公布的那天,我看到自己的在最终的录取名单上,对于一个跨专业,从“生化环材”的天坑到一个未知的社科专业的考生,这一路走来,我经历了太多的质疑和艰辛,但是好在,越努力,越幸运,我用实际行动圆了自己的师大梦,也可以如愿以偿做自己喜欢的研究了。
四、最后给学弟学妹们的鼓励和建议
作为一个三跨专业成功上岸的学生,我想说三跨有时候并不是劣势,只要利用得当,它也能成为你的优势。对于志在跨专业考研的你们一定要提早做好规划,千万不要是为了逃避本专业的困难而选择考一个你认为容易的专业继续深造,一定是你真的热爱而且是真的适合才去慎重报考这个专业的研究生。对于志在考985名校的研究生,我个人的体会并结合周围高分考生的经历便是:一定不要只满足于看那几本参考书,把参考书当作核心主干读透以后,延伸枝干,把知识生长成一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你才可能拿到高分,因为现在名校的考试已经不再拼背诵能力了,除了基础知识的扎实,更考你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最后考研是一场漫长的旅程,不要刻意求快,我是一个做事习惯慢一点但注重细节的人,把握好自己的节奏,其实那些慢是为了向下扎根,为你的后程发力汲取营养并积蓄力量。预祝大家都能在未来的千军万马之中脱颖而出,顺利上岸!
(本文来源于公众号:新祥旭江苏考研,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 免责声明
- 世链财经作为开放的信息发布平台,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链财经无关。如文章、图片、音频或视频出现侵权、违规及其他不当言论,请提供相关材料,发送到:2785592653@qq.com。
- 风险提示:本站所提供的资讯不代表任何投资暗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 世链粉丝群:提供最新热点新闻,空投糖果、红包等福利,微信:juu3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