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区块链 > 当我们在谈论区块链的时候,我们到底在谈论什么?
媒体链  

当我们在谈论区块链的时候,我们到底在谈论什么?

摘要:李永乐区块链全文大约11270字,预计阅读30分钟区块链技术始于比特币。我们常说的区块链,是实现比特币的底层技术。现在的区块链领域包含链圈和币圈,而这是实际上是两个不同的世界,人们做的事情也相差十万八千里(有小部分交叉)。币圈的炒币本身是一种投机行为,和炒股,炒房没有本质的区别,只不过其价值的波动相
当我们在谈论区块链的时候,我们到底在谈论什么?

全文大约11270字,预计阅读30分钟

区块链技术始于比特币。我们常说的区块链,是实现比特币的底层技术。

现在的区块链领域包含链圈和币圈,而这是实际上是两个不同的世界,人们做的事情也相差十万八千里(有小部分交叉)。

币圈的炒币本身是一种投机行为,和炒股,炒房没有本质的区别,只不过其价值的波动相比股市,楼市更加不稳定,波动巨大,传说“币圈一天,人间一年”,说的就是这种超乎寻常的涨跌幅度;

链圈则是一群专注区块链技术的研发、应用,甚至从区块链底层协议编程开始做起。以区块链目前的完善度来看,已经足够满足币圈的需求,因此币圈的绝大部分人对于区块链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并不关心。

目前币圈的很多布道者,第一驱动力都是卖空气币,俗称割韭菜。

笑来老师的课讲得好,但是如果听完课还买笑来老师的币,那说明你没学到家。

无论是录音被泄露的李笑来、还是拍下巴菲特午餐的孙宇晨,币圈的众多KOL都人设崩塌,被打上了“骗子”的标签。

九四事件,针对的是层出不穷的数字货币ICO,这些数字货币有一个共同特征——资金盘。这也是为什么国家严令禁止ICO的主要原因。

当我们在谈论区块链的时候,我们到底在谈论什么?

央行等七部门发布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

我国领袖曾经说过:“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链圈和币圈,毕竟还是两码事。

金融行业长期占据区块链的技术研发和投资的主导地位。区块链活动早在几年前就开始,且一直通过概念验证、试点及测试项目的形式持续推进。金融服务也似乎最接近生产就绪阶段。

2015-2016 年,金融行业基本还是扫盲为主,大部分公司开始试探性了解这门技术;2016 年,我国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成立,开启央行数字货币发展的序幕;2017 年,多家银行开启基于区块链技术在银行业的 POC 验证项目,尤其是在票据、供应链、跨境支付等领域。

但就目前来说,比特币仍然是区块链技术应用最广泛且实用的场景。

为了捋清楚区块链到底是什么,本篇文章也将从区块链技术应用的第一个产品比特币开始说起。

1.天才的构想

比特币(英文名Bitcon,简称BTC)是一种基于密码学的的数字货币。而它自诞生那天起,就注定是一个充满神奇色彩和颇多争议的产物。“比特币”这三个字里就包含了密码学、经济学、政治学、货币学、计算机技术等前沿理论和技术。

数字货币和现在的普通流通货币有什么区别呢?

2008年,美国次级房屋信贷危机引发全球性金融金融危机(不了解这段历史的同学可以去看电影《大空头》,这篇文章不再赘述)。标志着这轮金融危机起点的雷曼兄弟倒闭后两周, 同年11月1日,一位自称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大众现在仍然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是谁)的人在P2P foundation网站上发布了一篇论文 ,陈述他对电子货币的新设想,这篇论文也是后来我们称之为的比特币白皮书,全名是《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

比特币白皮书提出的构想是设计一种去中心化的电子记账系统。其治理机制是“自主治理、自主组织”:非营利性组织、产权完全开源、代码随便复制、任何人使用无须得到许可;没有股东会、没有董事会、没有管理层、没有员工、没有资产、没有办公场地、没有资产负债表。

问题来了,比特币难道不是一种币吗?

比特币它还真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币。

一枚比特币实际上是由众多的交易信息构成的,在比特币系统中,会把一份账单账单进行打包,打包成的一个块我们叫做区块,每个区块大约可以存4000条左右交易记录,再把这个块接到以前的块上,就形成了一个链,如此循环往复,就是区块链。

听着太糊涂了,不着急。比特币的形成机制后面还会再说。

现在先来了解下,货币是什么?

马克思认为: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并且从历史和逻辑统一的角度,对典型的货币——金币的职能按照先后顺序排列为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储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个职能。

最初货币主要以实物货币的形式出现,如牛、羊、盐、贝壳等。后来出现了金属货币的形式,典型的就是黄金,之所以选择黄金作为货币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因为其稀缺性,地球储量有限,易分割、物化性质稳定等特点。正所谓“货币天然不是黄金,但是黄金是天然的货币”

由于这两种形式的原本都是普通商品,具备普通商品的使用价值,因此这两种形式的货币又被称作商品货币。

1929-1933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导致了金本位的崩溃,大萧条同时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后推手。

这次世界经济危机期间,1933年3月11日,也是美国前总统罗斯福任职后的一周,总统宣布银行一律停止黄金的兑换,标志金本位制的结束。

这是个什么意思呢?

意思是我这个国家理论上想印多少货币就印多少,国库里没有黄金也照样印钞票,这就是放弃金本位。

随着金本位制崩溃,商品货币逐渐从各国流通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纸币、存款货币和电子货币等。这些形式的货币主要依赖于发行机构的信用作为基础,若作为普通商品则几乎没有价值,因此被称为信用货币。这就叫以国家的信用为担保发行货币。

有什么好处呢?

就是我可以调控经济,经济不行的时候稍微多发一点点,因为经济学里的乘数效应,带动经济的发展。

也正因如此,2008年金融危机时,央妈才能出手四万亿流动性注入市场稳住经济。

也有反面例子,比如说战争的时候,管不了那么多,印了再说,甚至导致国家的信用破产,现在典型的就是通胀率高达1623656%的委内瑞拉货币。还有1997年7月由于泰国放弃固定汇率制导致的亚洲金融风暴。

货币说完了,什么是记账呢?

简单来说,交易过后,还剩多少钱的记录行为叫做记账。涉及到支付、清算、结算。(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行去查询这三个词的含义)

那么现在的记账是谁来记呢?银行来记。

我们无论用信用卡、支付宝,还是

中本聪提出,其实我们并不需要一种中心化的记账系统,我们可以去中心化,每一个人的账本,都是公开的,它基于密码学而不基于信用。

这意味着挑战国家的货币主权,意味着每一个人都有权利并且可以生产和发行货币。

什么是去中心化呢?

去中心化,采用了基于互联网点对点(P2P:peer-to-peer)分布式网络架构。注意,不是网络贷借贷 (Peer-to-Peer Lending)的那种P2P。

比特币没有钱包,只有交易账单,比特币可以认为是按照上是比特币 P2P 协议运行的一系列节点的集合(包含所有交易记录的账单)。

先来看看传统的中心化网络结构:

当我们在谈论区块链的时候,我们到底在谈论什么?

中心化结构

当我们在谈论区块链的时候,我们到底在谈论什么?

去中心化结构

对比中心化网络,在 P2P 网络中不存在任何服务端(server)、中央化的服务。

P2P 网络的节点之间交互连接、协同,每个节点在对外提供服务的同时也使用网络中其他节点所提供的服务,每个节点即是服务端又是客户端。

比如我们手机的呼叫,需要运营商作为桥梁去进行连接,而对讲机则只需要设备就可以通信。前者是中心化网络,后者是P2P,也就是去中心化网络。

去中心化除了应用于比特币网络,你的硬盘女神们,BT下载,也是基于 P2P 网络去实现。

人类在过去500年里的记账方法都是复式记账法。但分布式记账法实际上有迹可循,2004年,时任央行行长周小川允许支付宝设立自己的互联网钱包,并可以通过这个钱包进行支付、转账等业务。而在此之前,只有银行才能这样做,所以这个举措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争议。不过也正由于周小川行长敢为天下先的魄力,才有了现在的两个世界级现象产品——中国的移动支付和余额宝,截至目前,仍然没有一个互联网渠道可以像余额宝一样卖出2万亿货币基金。

这里穿插一个题外话:关于支付宝和

2.算力之美

比特币为什么能有今天这么大的价值?

当我们在谈论区块链的时候,我们到底在谈论什么?

比特币兑美元价格走势

今天的一枚比特币,已经有接近两万美元的价值。而2009年比特币区块链搭建好的第一个区块,我们叫做创世区块,而一批比特币刚产生的时候没有任何价值。

只有通过比特币产生了商品交换,比特币才有价值。

2010年5月22日,一个程序员极客用一万枚比特币购买了两个披萨放到论坛上炫耀,。这一天也被币圈的人称为披萨饼日。故事是否真实,可以通过区块链的溯源性帮助验证。

当我们在谈论区块链的时候,我们到底在谈论什么?

BLOCKCHAIN上的交易记录

可以看到,在2010年5月22日确实有一笔10000BTC的转账,与披萨日的日期相符,故事可信度非常高。(小细节:当时的转账费高达0.99BTC)

说完了故事,再谈谈比特币的供应机制。

之前说过,比特币基于一个电子记账系统。为什么要记账呢?

因为记账有奖励。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个独一无二的账单,账单里收集了周围一堆的交易信息的,每一个人拿到账单都可以去网络上接数据块。

最初每成功打包一个区块的账户得到的奖励是50个比特币。区块链的规模每达到21万的整数倍(每4年会达到一次),成功抢到块获得的奖励便会减半:先从50个比特币减少至25个,再从25个减到12.5个。以此类推,大约到2140年整个系统将产生2100万个比特币,达到事先设定的总量上限。之后比特币将不再增加,比特币矿工的收益将由转账手续费支付。

另一个奖励来源则是交易费,比如A付10个比特币给B的话,A必须要多付出那么一点点,这一点点就是给会打包成功的人的交易费。只要既定数量的比特币已经进入流通,那么激励机制就可以逐渐转换为完全依靠交易费,比特币系统就能免于通货膨胀。(目前比特币的价值波动是由其被当做黄金类投资品所决定的)

也就是说,比特币一共只有2100万个,是通过打包奖励的方式扩散出去的。正因为有的打包奖励金和交易费这两点激励,所以大家都抢着去打包。

那么打包的权利给谁呢?

中本聪想到了一个方式叫做工作量证明。

打包数据块的权利是需要争抢的,每打包一个新的数据块,向自己的账户增加新的比特币作为奖励。如果这10分钟内某个矿工没能抢到记账权(原则上每次只能有一个矿工抢到),他就等于白折腾了,重新进入下一轮争抢记账权的过程。

而争夺记账权的的方式,是每一个参与用户都去做一道哈希函数,得出正确解的人就有权利去进行打包。打包就会获得新的比特币。

哈希函数,也可以叫数字摘要或者散列函数,意思是说,可以把一个字符串,通过一定的运算,转化成摘要的形式。这个运算过程中,正向计算比较容易,反推算就非常困难。

哈希函数难到什么程度?

难到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直接通过大脑计算出来,只能从零开始一直往上运算,直到尝试出正确结果,那么就会获得打包奖励。

比特币网络中的挖矿,就是基于一种叫做SHA-256的哈希函数(美国国家安全局发明的一种算法,把任意一个字符串输入SHA-256函数,都会输出一个256位的二进制数)

参与者的字符串包含哪些内容?

①首先包含目前已有的数据块,我们称之为“前块”

②参与者现在已有的账单信息,还有比如说时间戳等等

③一个很重要的随机数

每一个比特币的节点都会收集所有尚未确认的交易,并将其归集到一个数据块中,矿工节点会附加一个随机调整数,并计算前一个数据块的SHA-256散列运算值。

也就是Hash=SHA-256(SHA-256(字符串),字符串进行两次哈希运算。

什么时候才是算对了呢?

规则要求计算出来的这个256位的二进制数,前n位必须是0。算对了就有资格去打包。

有资格去打包的意思是说:把算出来的这个哈希值,作为一个新数据块头部打一个包,再把这个包接到“前块”的后面,这样就可以获得奖励。

怎么才能算出前n位是0呢?

计算时只能改变一个内容——随机数,其他内容都是改变不了的,随机数从0开始,直到试出正确为止。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参与者在计算的时候,难度是不一样的。

虽然每个计算者的“前块”是一样的,但是打包的账单很可能是不一样的,时间戳等等的信息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就造成了计算正确的随机数大小不同。

挖矿节点不断重复进行尝试,直到它找到的随机调整数使得产生的散列值低于某个特定的目标。

有人运气好,可能第一个数就算出来了;有人运气不好,虽然计算能力很强,可能算很长时间也算不出来。不过平均来讲是这样的——谁的计算能力更强,谁就更有希望去打包,谁就更有可能获得比特币。

之前提到,在比特币网络中,新币的生产速度是预先设定的。中本聪设计的时候保证每个数据块的生成时间都在在10分钟左右,这个数据块里包含了这10分钟内全球被验证的所有交易信息。这也就是难度的设置——即前n位必须有多少个0。

显而易见,这个计算结果为256位的二进制数,前面的0个数越多,问题就越难。

因为反算非常难,所以只能正向从零开始一直往上运算。结果里每一位上出现0和1的概率各是50%

最终计算结果正确的概率是(1/2)^ n。n越大,难度就越高。

中本聪把通过消耗CPU的电力和时间来产生比特币的过程,比喻成金矿消耗资源将黄金注入经济。比特币的挖矿与节点软件主要是透过去中心化网络、数字签名、交互式证明系统来进行发起零知识证明和验证交易。

说到这里就清楚了,新的比特币是通过计算机运行软件去运算制造出来的,并且储量有限。从表象上看,这种货币供应机制与金银等贵金属货币的供应机制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因此被人称为“挖矿”。

谁的运算能力强,谁就越有机会先解出函数题。因此,“发现”新数据块的可能性是建立在个人计算能力与全网计算能力总和的比较上的,这也就出现了将少量算力合并联合运作的方式:矿池。

3.共识机制

区块链的安全性来自于共识机制,实现方式是通过节点的分散和相互竞争。

什么是共识机制?

举个栗子,有人想篡改交易记录,那如何保证比特币的交易记录是真实的?也就是如何进行身份认证。

我们必须保证每一条比特币交易记录都是由持有者发出的,而非他人伪造的。

传统方式有刷脸、签名、指纹等等。但是这些支付形式在去中心化的电子支付系统上都不能实现,在没有中央的管理下,无论是签名还是指纹都可以进行拷贝。

比特币怎么解决这问题的呢?

电子签名。每一个比特币用户在注册的时候,系统都会生成一个随机数,通过这个随机数产生一个叫做私钥的字符串,私钥又可以产生一个叫做公钥的字符串,同时生成一个地址。

这三种信息的重要性是不一样的。

私钥必须保存好了,由于它是私有的且保密的。如果私钥遗失,那么拥有者的比特币就都取不出来了。而公钥和地址都是公开的,如果想要别人给你比特币,把地址告诉他就可以了;如果想给别人比特币,则要把公钥和地址一起发送出去。

通过公钥反算不出私钥。

私钥和公钥分别有什么作用?

私钥可以对一串字符进行加密。而公钥可以把私钥加密之后的数据进行和解密。加密和解密的钥匙不一样的这种加密方式,称之为非对称加密(最简单的非对称加密是RSA加密)。

中本聪定义比特币是这样的一串数字签名:每一位所有者通过对前一次交易和下一位拥有者的公钥签署一个随机散列的数字签名,并将这个签名附加在这枚数字货币的末尾,电子货币就发送给了下一位所有者,而收款人通过对签名进行检验,就能验证该链条的所有者。

当我们在谈论区块链的时候,我们到底在谈论什么?

其实我们的银行卡很多时候也是以同样原理进行签名的。

但这个过程中出现了两个问题:

①如果付款人要给收款人10个比特币,但付款人根本就没有10个比特币该怎么办?②付款人同时发了两条消息,给不同的人10个比特币,这时候又该如何去鉴别?

这就如何应对双重支付?的问题。

与之相关的一个计算性难题是“拜占庭将军问题,”喻示在战场上多个当事方(将军)并不信任彼此,但是需要有某种协调沟通机制。与其相关的一个计算性难题是“拜占庭将军问题,”喻示在战场上多个当事方(将军)并不信任彼此,但是需要有某种协调沟通机制。

问题①通常的解决方案,就是引入信得过的第三方权威的中心化机构,类似于银行,来对每一笔交易进行检验,防止双重支付。银行会保留交易总账从而确保每一笔数字现金都只会被花掉一次。可是该解决方案的问题在于:整个货币系统命运完全依赖于银行这个机构

区块链是把很多的交易信息打包一个个区块,然后相互串联起来的。所以每个人都能得到包括创世区块的所有信息。

一条完整的交易指令被发出后,信息就在整个比特币网络内进行广播。网络节点开 始计算该交易是否有效(即账户余额是否足够支付),并试图生成包含这笔交易信 息的块。

问题②,假如有一个人A,几乎同时发出付给不同的人B和C,10个比特币的两条消息,这时候会有产生的结果是:每一个信息接受者接收到A的消息之后,都会去计算A的余额是否足够。

因为网络传输的速度是不等的,所以有些人可能会先接收到A付给B的消息,有些人则会先接收到A付给C的消息。

而一旦接收到两条消息中的任意一条,信息接受者就会拒绝第二条消息。但是此时A的交易记录还没有被确认。

什么时候确认交易记录呢?

直到两个不同站队中有一个幸运儿,找到的哈希函数的正确解,就会打包了一个新区块,这样接收到另一个消息的人就会重新选择站队。当累计有6个块包含该笔交易信息时,才被认为验证通过,正式确认交易成功。

还有一个问题,如何防止交易记录被篡改?

想篡改记录的人不可能伪造别人的签名。因为电子签名是不可伪造的,但是可以删掉某条记录。

区块链这个防篡改原则叫做最长链原则,什么意思呢?

矿工在挖矿时,由于哈希值的产生是随机的,再加上网络的延迟,就存在两个矿工同时挖出区块的可能,当发生这种情况时,如果他们一起记账就会造成区块链的分叉。

此时,系统就会根据最长链原则进行取舍,也就是直到有个幸运儿,在某条链上算出了一个新的区块,此时新产生的区块能使其所在的区块链变得更长,这个区块就得以被记录,这样接收到另一条消息的人就会选择重新站队。这条最长的区块链就被称为“主链”。

那不选择重新站队可不可以?

也可以,在比特币主链上其实也存在着分支,这些分支被当做备用链,如果新添加的区块使备用链累积了更多的工作量,那么这条备用链将被作为新的主链。

问题是全网的基本原则都是找最长链,如果你认为自己的算力可以对抗其他的所有的算力,可以造成更多的区块,那就继续在刚才的那条链上继续挖矿。

但是大家都认为最长链是最有希望成为公认原则的,所以都会到最长链去挖矿。

而那个想要篡改记录的人必须在某条备用链上重新计算哈希值,而这个工作量是全世界每个参与者一起算,10分钟分钟才能算出一个。算出之后重新进行打包的区块,不含某些交易信息。

但当这个新链没有全世界人算出的链还要长时,是不够被承认的。什么时候算的比全世界所有人人算出的链长还要长时,那全世界的人都会把这条链奉为新的主链。伪造才是成功了。

也就是说,理论上可以进行篡改,但前提是算力超过去全网所有其他人。

这就是最长链原则,所有矿工在最长链上挖矿有利于维护区块链账本的唯一性。

那么假设有这样一个控制了全网50%以上矿工节点的人,想要去篡改交易记录呢?

因为比特币的供应和共识机制,如果有一个贪婪的攻击者能够调集所有诚实节点加起来还多的算力,那么他就面临一个选择:要么将其诚实用于产生新的数字货币,要么将其用于二次支付攻击。那么他就会发现,按照规则行事,诚实挖矿是更有有利可图的,因为该等规则使他拥有更多的电子货币,而不是破坏这个系统使其自身财富有效性受损。

4.弊端之于比特币

2019年7月1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发推文称 “美元是世界上最具有统治地位的货币”、“比特币不是币”,这是基于货币属性、国家安全、恐怖主义来说。

当我们在谈论区块链的时候,我们到底在谈论什么?

像比特币这样的加密数字货币,匿名性,交易不可逆转,跨国难追逐等特点,所以很适合作为犯罪分子用来支持非法活动,如洗钱、逃税、毒品、军火、敲诈勒索、勒索软件、非法毒品、贩卖人口等,并广泛被作为暗网的一种交易支付工具。

但因为比特币和黑色相关的东西太多,而那些黑色的因为人性固有的黑暗面无法彻底消灭,所以比特币交易市场依然会长期存在。

由于比特币冲击了国家秩序,必然会遭到打压。目前大部分的主流国家尚不承认比特币是一种货币。

也因为比特币可以双向交易,并且可以和法币双向兑换,有些“狡猾”的富人做了这样一件事:既然你们不把它当货币,不承认它的货币地位、资产计价单位,那我死之前就把所有资产买成比特币。把法币交给后代是要交遗产税的,有些国家甚至需要20%,50%的遗产税,但是把法币兑换成比特币之后再给我儿子他就不用交遗产税了。

于是有些国家开始陆续承认比特币至少作为资产计价的社会单位。为了防止逃避税费。

它是资产,至少有价格,从德国开始,然后到印度,到很多国家,开始逐渐承认它。这是一个被倒逼的过程,但如果信的人足够多,循环机制就能建立起来。

因之,且由于比特币总量有限,由于比特币挖矿难度越来越大,还有不断入场的新的投机者,比特币变得越来越有价值。

之前还说到比特币的匿名性,我们再来谈谈区块链。既然区块链是一种分布式记账工具,那么所有的记账行为,每一笔转账,注意,是每一笔,都是向每一位比特币持有者公开的。(这也提供了一种应用场景:商品防伪溯源。目前在生产、物流、售卖环节均有应用。不过溯源还有一个必要条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缺陷,那就是初始信息一定是真实的)

任何人只要下载了客户端都能接收到第一个比特币出现那天起的所有账单。理论上来说,只要把所有账单都下载全了,你就能知道每个账户上有多少钱。

问题来了,既然可以溯源,又怎么保证比特币的匿名性?

因为现阶段还没有“钱包地址”和“真实身份”的相对应关系。而一旦建立起对应关系,对应你真实身份信息的每一笔转账也都可以被追踪到。

5.不止于比特币

目前来说,区块链的弊端是成本高、速度慢,它用效率换取链上信息诚信。

大部分财富五百强企业都在积极探索区块链技术,比如零售零售、航运、电信、游戏、汽车以及其它行业,希望借此获得收益。也必须要指出,区块链技术还在探索中, 基础设施和技术概念还不完善,仍需要进一步补全。但进一步说,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今天的很多问题,在以后很可能都不是问题。

就像智能手机出现之前,互联网还并未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琐碎中,它更多的是作为生产力工具或娱乐工具。但以智能手机和应用为契机,移动互联网的创新创业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并催生出了移动支付、导航、社交、外卖、打车等等一系列新的应用场景以及新兴产业。

区块链和互联网、人工智能,有一定的相似性,他们在诞生之初并没有很好且足够丰富的应用场景。

互联网的开创时间是1969年,卷积神经网络被提出是1987年。互联网正式开放给大众之前已经被实验了30多年,直到95年才正式开始商用;人工智能也是AlphaGo之后才被广为熟知,现在只能是说刚步入爆发阶段,更没到机器人遍地跑的阶段。

而区块链才出现十年。

以目前的时间点去讨论区块链的未来,谁都没有办法做很好的预测,就像20多年前无法想象今天的互联网一样,这里有一段视频,是Bill Gates 1995年上Letterman脱口秀节目时的一段录像:

视频加载中...

你也可以跟主持人一样,说自己有录像机,有广播,有订阅杂志,要什么互联网?

我们可以也应该把区块链当做一种类似互联网的事物——一种具备多种级层和多种类型应用的综合信息技术:资产登记、清单编写、价值交换,涉及金融、经济、货币的各个领域;硬资产(有形资产、住宅、汽车);以及无形资产(选票、创意、信誉、意向、健康数据、信息等)。

区块链首先是一种社会思潮,它预示着人类社会的转型,换代的新时代到来区块链的社会学基础是凯文·凯利《失控》一书里观察及论述到的基于生物逻辑的自然、社会、技术的进化规律:分布式、去中心;从边缘到中心再到边缘,从失控到控制再到失控。

当然,任何事物都是精华与糟粕相生相伴、优点与缺点共存共荣的,区块链技术也一样。在社会实践中我们已经看到,传统金融机构在接受区块链技术的精华的同时,已经扬弃了区块链技术当中的纯粹去中心化的无政府主义色彩和对人人都可以发行货币的去管制、去监管的追求。

区块链其次是一串技术组合。第一,它是分布式账本:全部机构一本总账、各种事务一本总账;第二,它是新型数据库:没有中心机房,没有运维人员,第三方按共识算法录入数据,非对称加密算法保证数据安全,数据客观可信,不可篡改;第三,它是智能合约:是一段能够自动执行约定条件的计算机程序,依靠智能合约技术,理想中的世界就好像一台精密运行的计算机,一切都可以事先约定,编成代码,依程序行事;第四,它是TCP/IP模型(互联网模型)里的点对点价值传输协议,它的发明标志着过去20几年,互联网技术在帮助人们更好地进行信息传输之后,开始帮助人们可以不借助任何第三方的信任背书,点对点、端到端、P2P地来传递、交易、支付、汇兑价值物。

区块链还是FinTech(金融科技)的核心。继互联网金融之后,金融科技最近大热大火。互联网金融侧重于场景革命,而金融科技侧重于技术革命;进一步,互联网企业拥有场景优势,所以在互联网金融阶段挟场景的优势,略胜传统金融机构一筹。其实就连互联网公司本身,也有场景能力的高低之分,电商和社交网络公司创建场景的能力最强,所以互联网金融的能力也就最大。其他类型的互联网公司,基本难以望其项背。

而就金融科技而言,侧重的是云计算、大数据、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创新技术。技术是中立的,这意味着:一是技术公司固然有技术先发优势,但金融机构在应用先进技术方面也没有不可逾越的障碍;二是技术逻辑必须与业务逻辑结合才能创造价值,而金融机构在业务逻辑方面相比技术公司有优势,业务逻辑的经验积累也是需要时间和过程的。无怪乎最近我们看到太多的互联网公司到金融机构挖人的消息,因为在金融科技阶段,互联网公司急需懂得业务逻辑的金融人才。

面对互联网公司的业务竞争,过去几年金融机构的应对举措大概分三类:一是无力回天,沦为通道;二是热情拥抱,全面对接;三是自建场景,创新模式。我们其实在多年以前就已经看到过飞信与

金融科技有可能是金融机构在与互联网公司业务竞争中的一次最好的机会,因为技术面前人人平等。

所以我们看到,这一次华尔街表现出来的热情超越硅谷。

区块链可以算得上是金融科技里的核心技术。因为区块链技术是金融业的底层技术革命。大家知道,现代银行业起源于意大利。之所以起源于意大利,一是意大利是欧洲最早开始海洋贸易的地区,复杂的、高风险的海洋贸易必然需要相配套的金融服务;二是意大利人发明了复式记账法,使得复杂的经济活动在会计上可计量。复式记账法几百年来一直没有重大的改进,区块链技术将是自复式记账法被发明以来,人类社会记账方法的第一次革命性改进。

参考资料:

[1]. 中本聪:《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

[2]. 李健:《金融学》,2015年,高等教育出版社

[3]. 卡尔 · 马克思:《资本论》,2017年,江苏人民出版社

[4]. 阿尔文德·纳拉亚南 约什·贝努 爱德华·费尔顿 安德鲁·米勒 史蒂文·戈德费德:《区块链:技术驱动金融》,2018年,中信出版社

安德烈亚斯·安东诺普洛斯 :《区块链:通往资产数字化之路》,2019年,中信出版社

[5]. 李钧,长铗:《比特币:一个虚幻而真实的金融世界》,2018年,中信出版社

[6].梅兰妮 · 斯万:《区块链:新经济蓝图及导读》。2016年,新星出版社

[7]. 刘润:《比特币为什么会有今天这么大价值》,

[8]. Retric:《走!去第三世界建银行》,橙皮书

[9]. 大萧条 - 维基百科

[10]. 世界经济危机 - MBA智库百科

[11]. 李永乐:《李永乐老师讲比特币》,哔哩哔哩

免责声明
世链财经作为开放的信息发布平台,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链财经无关。如文章、图片、音频或视频出现侵权、违规及其他不当言论,请提供相关材料,发送到:2785592653@qq.com。
风险提示:本站所提供的资讯不代表任何投资暗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世链粉丝群:提供最新热点新闻,空投糖果、红包等福利,微信:juu3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