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传伟:区块链作为信息互联网能做什么?核心问题是什么?
外汇天眼APP讯 : 很多研究者把区块链称为价值互联网。这个说法不全对。区块链实际上兼有信息互联网和价值互联网的功能。区块链应用于供应链管理、防伪溯源、精准扶贫、医疗健康、食品安全、公益和社会救助等场景,主要体现区块链作为信息互联网的功能,是用公共账本来记录区块链外商品、药品、食品和资金等的流向,让上下游、不同环节相互校验,穿透信息「孤岛」,让全流程可管理。
这类应用在很多场合也被称为「无币区块链」,它们共同的关键特征是:区块链本身不涉及价值流转(指资产产权或风险转移,下同),而是记录区块链外的价值流转。
鉴于区块链作为信息互联网的重要性,有必要厘清以下问题:
第一,信息互联网和价值互联网这两个功能在区块链中是什么关系?
第二,区块链外什么样的信息能写入区块链,如何写入区块链?
第三,区块链作为信息互联网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与 Token 及其交易有关的信息
区块链也被称为分布式账本,指账本记录、传播和存储等活动都在分布式网络上以去中心化方式进行。但分布式账本并不是一个无所不包的账本,而主要是关于 Token 的账本。
Token 在中文里有密码货币、加密资产、代币和通证等多种翻译,但本质上是区块链内定义的状态变量,具有若干既类似现金但又超越现金的特征。
Token 类似现金的特征主要是:
非对称加密保证 Token 持有者的匿名性;
Token 可以在不同地址之间转让;
区块链共识算法和不可篡改的特点保证 Token 不会被「双花」;
Token 转让过程中总量不变——甲地址之所得就是乙地址之所失;
区块链内 Token 交易,无需依赖中心化信任机构;
状态(账本)更新与交易确认同时完成,没有结算风险。
Token 超越现金的特征主要是:
按同一规则定义的 Token 是同质的,并可拆分成较小单位;
因为区块链运行在互联网上,区块链内 Token 交易,天然是跨境的。区块链内地址没有境内和境外之分,区块链内 Token 交易也没有在岸、跨境和离岸之分。
智能合约是运行在区块链内,主要对 Token 进行复杂操作的计算机代码。智能合约与 Token 之间有密不可分的联系。验证节点(或矿工)运行共识算法,验证并处理 Token 交易,更新分布式账本的状态。Token、智能合约和共识算法都处于共识边界内,共识算法确保了共识边界内的去信任环境。我们说区块链是 In math we trust,就是指这个去信任环境本质上是由数学规则造就的。
与 Token 及其交易无关的信息
区块链内有大量与 Token 及其交易无关的信息。比如,比特币创世区块中那句有名的「The Times 03/Jan/2009 Chancellor on brink of second bailout for banks」。区块链外价值流转记录到区块链内,就属于与 Token 无关的信息。
要理解两类信息在地位的差异,只需看验证节点如何处理这两类信息。验证节点是机器。对与 Token 及其交易有关的信息,诚实的验证节点会检验它们是否符合预先定义的算法规则。比如,比特币节点会检验随机数是「挖矿」问题的解,以及区块中的交易在数据结构、语法规范性、输入输出和数字签名等方面符合预先定义的标准。换言之,与 Token 及其交易有关的信息内生于区块链,是数学规则的产物,真实准确性由数学规则保证。
对与 Token 及其交易无关的信息,验证节点作为机器,不会也没有能力检验这类信息的真实准确性。机器没有语义分析能力,这在信息科学领域有很深渊源。1948 年,香农在《通信的数学原理》提出信息论的基本论点之一形式化假说——通信的任务只是在接收端把发送端发出的消息从形式上复 制出来,消息的语义、语用是接收者自己的事,与传送消息的通信系统无关。
形式化假说对区块链也适用。对与 Token 及其交易无关的信息,区块链保证了,这些信息一旦写入区块链,就全网可见、不可篡改。而且不管分布式账本如何传播和存储,信息复 制中都不会出现差错。但信息本身的真实准确性,是一个与区块链无关的问题。换言之,如果区块链外信息在源头和写入环节不能保证真实准确,写入区块链内只意味着信息不可篡改,没有提升信息的真实准确性。
数字资产≠数据资产
有研究者认为,区块链让数据变得有价值,成为可以交易的资产。这个说法很容易形成误导。
区块链支持的数字资产,实质上是区块链内 Token,这是区块链作为价值互联网的体现。有两类产生数字资产的方法,代表了赋予 Token 以价值的两种不同方式。
第一,Token 供给由算法决定,与现实世界资产无关,但人为赋予 Token 用途。
比如,Token 可以在区块链内作为区块奖励和交易手续费支付给验证节点,可以作为支付工具购买现实世界的商品或服务,也可以作为凭证兑换某些特定商品或服务,还可以代表特定场景下的收益权或特定社区的治理权。这就是加密资产或密码货币的由来。对应着不同用途,美国、新加坡、瑞士和香港等国家或地区一般将加密资产或密码货币分为支付型、功能型和证券型三类,并采取不同监管规则。
第二,Token 基于某些储备资产发行,实际上是 Token 作为储备资产的价值符号或凭证。这些数字资产将区块链作为金融基础设施,以承载现实世界的资产及其交易。
区块链应用于中央银行数字货币、全球稳定币以及金融交易后处理等方向,比如以 Libra 为代表的全球稳定币、以摩根大通币代表的金融机构间结算币以及欧央行和日本银行的 Stellar 项目,就属于这个方向。区块链本身不创造价值,价值来自现实世界资产,并通过经济机制与区块链挂钩。这类场景主要发挥区块链的开放匿名、交易即结算、交易天然跨境、清算可编程以及去中心化、去信任化等特点。
数据资产是另一个层次的概念,而且不一定与区块链有关。数据是观察的产物。观察对象包括物体、个人、机构、事件以及它们所处环境等。观察是基于一系列视角、方法和工具进行的,并伴随着相应的符号表达系统,比如度量衡单位。数据就是用这些符号表达系统记录观察对象特征和行为的结果。数据可以采取文字、数字、图表、声音和视频等形式。在存在形态上,数据有数字化的,有非数字化的(比如记录在纸上)。但随着信息和通讯技术(ICT)的发展,越来越多数据被数字化,在底层都表示成二进制。从数据中提炼出信息、知识和智慧,能帮助个人决策并增进效应,在宏观上促进经济增长。这是数据价值的体现,也是数据作为资产的价值基础。但很多数据属于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与传统意义上的资产有很大差异。
区块链内的信息,不管是否与 Token 有关,都是全网可见的,可以由任何人为任何目的而自由使用,因此是典型的公共产品,不适合市场交易。当然,对区块链内信息的再加工或分析报告,可以成为付费商品。此外,与 Token 及其交易无关的信息,很多时候只能以哈希摘要的方式写入区块链(见下文)。因为从哈希摘要恢复信息本身(即原像 Preimage)几乎不可能,哈希摘要写入区块链对这类信息的资产化影响很小。
链外信息上链
区块链内外存在两类重要的交互。第一,资产上链,即 Token 作为区块链外资产的价值符号或凭证。第二,信息上链,也就是将区块链外与 Token 及其交易无关的信息写入区块链。前文已提到,区块链只能保证链外信息上链后全网可见、不可篡改,但对信息本身的真实准确性没有影响。
从操作上看,与 Token 及其交易无关的信息,是作为 Token 交易的附属写入区块链的。这好比我们用银行转账时的留言。银行会核实我们的账户信息,处理转账交易,并将留言如实传递给收款方,但不会核实留言的真实准确性。由此可以看出两点结论。第一,区块链内嵌「币」的结构,「无币区块链」不能脱离「币」而存在。第二,链外信息上链受制于区块链的交易性能和存储空间。
链外信息上链有两种情形。第一,原始信息上链。考虑链上存储空间,这适合少量的结构化信息。此时,信息共享有助于缓解信息不对称,但不可能消除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是非常复杂的经济学概念。比如,每天很多人通过同一渠道看到同一条新闻。张三即使知道李四看过这条新闻,也不一定知道李四对此新闻的理解,他俩之间仍然存在信息不对称。
这种情形下的信息上链机制一般被称为预言机。预言机针对的需求主要是,区块链内的智能合约需要调用区块链外信息。预言机将外界信息转化写入区块链,完成区块链与现实世界的数据互通,是智能合约与外部进行数据交互的途径。目前主要存在三类预言机。
一是中心化预言机,由可信的中心化机构提供数据至智能合约。这方面值得研究的问题是区块链与物联网的结合,核心是传感设备的数据如何保真上链。
二是去中心化预言机,主要通过众多的可信节点去共同提供数据服务,增强整个预言机系统的容错能力。去中心化预言机并不是通过技术提升预言机的信任度,而是藉由经济激励及多方签名达到数据的可信任性。从以 Chainlink 为代表的去中心化预言机实践可以看出,完全去中心化且去信任的预言机不存在,去中心化预言机仍需依赖节点在链外的信誉机制。
三是联盟预言机。联盟预言机可以视为去中心化预言机的一种形态,由指定的可信个体或机构担任节点,通过可信联盟提供数据至智能合约。
第二,哈希摘要上链。大部分非结构化信息(比如视频文件)属于这种情形。如前文所述,如果不揭示信息的原像,哈希摘要共享对缓解信息不对称几乎没有帮助。哈希摘要上链主要作用是存证,即在事后通过揭示信息(比如允许外部机构穿透到存放信息的本地设备),证明两点:1. 在区块链记录的上传时点,信息确实存在;2. 信息上传者确实知道信息。存证是非常有意义的应用,但适用的场景比较窄。比如,数据登记追溯,登记在区块链内的数据有可追溯的主体身份签名并可用于事后审计。再比如,事后「自证清白」。
区块链作为信息互联网的应用
区块链作为信息互联网的应用,主要是发挥区块链的公共共享账本功能,以提高劳动分工协作效率,但不直接涉及价值流转。
比如,在供应链金融中,银行一般难以了解供应链生态中真实交易情况从而准确评估信息,处于供应链末端的中小企业容易面临「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核心企业也无法充分发挥自身信用载体作用,不能带动整个生态发展从而获得更大利益。依托区块链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可以准确记录供应链中数据信息,缓解银行和末端中小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提高银行信贷供给效率。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可以平衡上下游企业利益关系,优化应收账款融资流程,促进产业链良性发展。区块链解决方案提供机构一般根据促成的贷款金额收费,在商业模式上更可持续。
区块链应用于供应链金融的另一个方向是用 Token 代表核心企业的信用(比如商业票据和应收账款),并在核心企业的供应链中充当内部结算工具。Token 将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三角债」轧差后替换成核心机构对这些企业的负债,能降低资金占用、提高资金周转效率。而核心机构发挥类似中央交易对手的功能,负责 Token 与法定货币之间的兑换。这个方向属于区块链作为价值互联网的应用,技术上不复杂,难点在监管合规上。
区块链作为信息互联网的应用,核心问题是如何让链外信息保真上链,从而将区块链外的价值流转以高度可信的方式记录下来。这也决定了这类应用的边界,即区块链上的信息不可篡改,但信息上链前和上链时的真实准确性是区块链技术无法保证的。对这个问题的解决离不开一系列制度和技术安排。比如,在区块链+供应链管理中,既需要有安全高效的传感设备把链外信息可信地写入区块链,也需要把上下游、不同环节的信息都上链以相互校验。
- 免责声明
- 世链财经作为开放的信息发布平台,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链财经无关。如文章、图片、音频或视频出现侵权、违规及其他不当言论,请提供相关材料,发送到:2785592653@qq.com。
- 风险提示:本站所提供的资讯不代表任何投资暗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 世链粉丝群:提供最新热点新闻,空投糖果、红包等福利,微信:juu3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