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新闻 > 四部门吹风会:积极推进金融知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持续打击虚拟货币交易炒作活动
中国人民银行  

四部门吹风会:积极推进金融知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持续打击虚拟货币交易炒作活动

摘要: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副局长尹优平表示,今年联合宣传活动将聚焦在注重金融素养提升、普及基础金融知识和加强风险提示、防范非法金融活动等方面。下一步,人民银行将建立常态化的工作机制,保持高压态势,持续打击关于虚拟货币的交易炒作活动。

 

 

 

 

 

2021年8月27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国家网信办举行媒体吹风会,介绍2021年“金融知识普及月 金融知识进万家 争做理性投资者 争做金融好网民”活动情况。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刘桂平出席吹风会。

罗延枫:人民银行办公厅副主任兼新闻发言人

各位媒体朋友,上午好!人民银行等部门高度重视金融消费者教育工作,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普及金融知识,增强公众风险防范意识。从2013年起,每年9月,人民银行都会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月”活动。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2019年9月,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国家网信办通力协作,统筹资源,共同推出“金融知识普及月 金融知识进万家 争做理性投资者 争做金融好网民”活动,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取得良好宣传效果。今年9月,四家单位将继续联合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今天,我们很高兴地邀请到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刘桂平先生向大家介绍有关情况,并与大家交流。参加吹风会的还有: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副局长尹优平先生,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局长郭武平先生,证监会投资者保护局局长张迅先生,国家网信办网络社会工作局副局长刘红岩女士。
首先,请刘桂平副行长介绍总体情况。

刘桂平: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

从2019年开始,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国家网信办每年9月联合开展金融宣传教育活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面向金融消费者、投资者和广大网民,共筑维护金融消费者长远和根本利益的坚固防线,不断提高社会公众金融知识水平、金融风险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推动建立健全广泛覆盖、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金融知识普及新格局。

  • 第一,坚持金融为民,努力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今年以来,四部门积极传承红色基因,怀揣为民服务的真心真情,围绕“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要求,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金融教育工作实效,积极打造金融教育品牌,利用集中性金融知识普及活动契机为人民群众答疑解惑,先后开展了“普及金融知识 守住‘钱袋子’”“金融知识进万家”“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争做中国好网民工程”等活动。人民银行还聚焦解决老百姓“急难愁盼”问题,推动金融教育重心“下移下沉”,建立健全金融消费者保护基本制度,发布实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实施办法》,织密金融广告治理“天罗地网”,完善金融投诉管理“一体两翼”,构建和谐健康的金融消费环境,在金融消费权益保护领域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要求。
  • 第二,注重守正创新,探索构建金融知识终身学习体系。一方面,金融教育干预应抓早抓小,以达到“教育一个孩子、辐射整个家庭、造福经济社会”的良好效果。近年来,人民银行持续同教育部、银保监会、证监会等部委保持密切的沟通协作,联合研制了金融知识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框架要点,使金融基本知识系统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形成中小学金融素养教育的长效机制。另一方面,支持银发经济、养老金融发展,致力于提升老年人金融素养和风险责任意识,缓解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问题。同时,为老年人金融知识宣传普及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从宣传内容、方式以及长效机制等方面着力,开展有温度的养老金融教育,让老年人“一看便知”“一学就会”“一听就懂”。
  • 第三,加强统筹协调,共同推动金融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2021年消费者金融素养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全国消费者金融素养指数为66.81,比2019年提高了2.04,取得了积极成效。调查结果也提示了社会公众在基本金融知识方面仍存在不足。下一步,一是继续加强金融教育工作统筹协调。二是借力科技赋能,推动金融教育常态化发展。三是进一步强化金融风险提示。

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促进共同富裕作为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的出发点和着力点,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和求真务实的作风提升广大金融消费者金融素养和风险责任意识,促进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更好地在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尹优平: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副局长

今年联合宣传活动将聚焦六方面:

  • 第一,注重金融素养提升,普及基础金融知识。主要普及基础金融产品和服务相关知识,包括但不限于个人征信、银行卡安全、支付工具使用、存款保险制度、证券期货基本知识、保险知识和投资理财等常用知识。
  • 第二,坚持党建引领,积极宣传红色金融史。主要面向社会公众广泛宣传红色金融史,传承红色基因,并有机融入金融知识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军营等宣传活动,进一步增强红色金融史的感召力,营造全民学习红色金融史的良好氛围。
  • 第三,聚焦重点群体,突出宣传理性投资和合理借贷教育。主要面向青少年、在校学生等年轻消费者,突出合理借贷、理性消费等金融知识普及。同时,面向老年人重点普及理性投资理念,提高防骗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 第四,加强教育服务,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主要向投资者深入开展资本市场法规政策解读,宣传普及新《证券法》,提升市场各方对注册制改革的认识和理解,针对市场热点,加强知识普及和风险提示。
  • 第五,弘扬金融正能量,争做金融好网民。加强经济形势宣传和金融政策解读,提振网民对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信心,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第六,加强风险提示,防范非法金融活动。通过普及常见的非法金融活动表现形式,引导社会公众自觉远离非法金融活动,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

郭武平: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局长

金融消费者保护是银行保险监管最重要的法定职责之一,也是与人民群众距离最近、联系最紧密的工作之一。我们始终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聚焦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解决实际问题。

  • 第一,听民意、懂民心。加强12378银行保险消费投诉热线管理,畅通渠道,消费者打来电话咨询、投诉,都会认真做好记录,包括转办、督办,今年上半年,12378热线呼入136万多通。
  • 第二,坚持问题导向,紧盯消费者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做好重点工作。如针对老年人应用智能技术困难问题,出台《关于银行保险机构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通知》,针对群众反映较多的跨行ATM取现手续费问题,联合人民银行等印发文件,指导行业协会提出降费措施,原来异地跨行取现手续费一般约30元,调整后手续费标准降到每笔约3.5元,降幅约88%,同城ATM跨行手续费也在原来基础上下降了约12.5%,有效减轻群众现金使用负担。去年,银行保险机构清退、赔付消费和177亿元。
  • 第三,突出重点,在金融宣传教育活动中围绕“一老一少”进行知识普及和风险提示。发布《关于警惕网络平台诱导过度借贷的风险提示》《关于防范金融直播营销有关风险的提示》等。针对短信钓鱼诈骗,发布《关于防范短信钓鱼链接诈骗的风险提示》,针对集资追星、打榜等现象,发布《警惕明星代言金融产品风险的提示》,研究老年人投资养老、以房养老的金融骗局基础上,发布《关于警惕投资养老、以房养老金融诈骗的风险提示》。

张迅:证监会投资者保护局局长

 证监会始终坚持当好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的守护人,统筹推进各项投资者教育服务工作。

  • 第一,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组织开展红色投教宣传活动,以“重走百年路、投教红色行”为主题,宣讲党的百年历史和投资者保护知识,累计开展各类投教活动109场,覆盖2.4万余人次。
  • 第二,结合改革进程和市场热点,组织开展专项投教活动。引导投资者正确认识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注册制改革内涵,组织基础设施REITS和雪球产品专项投教工作,引导投资者客观认识新产品的投资风险。
  • 第三,结合关键时点,持续做好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工作。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期间,重点开展提升上市公司质量,打击场外配资,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等宣教活动。
  • 第四,结合国民教育,从源头上提高国民金融素养。目前,31个省市自治区累计在近5000所学校开展教学试点,在相关课程中有机融入证券期货知识。
  • 第五,结合投资者教育基地建设,为投资者提供更高质量、更有实效的教育服务。目前,已经在全国建设199家投资者教育基地,投资者满意度达到98.5%。

在本次活动中,证监会将继续组织开展系列投资者教育工作。深入解读法规政策,提升社会各界对注册制改革的认识和理解。加强知识普及和风险提示,常态化开展防范打击非法证券期货活动的宣传教育,提高投资者识别和防范风险能力。深入推进投资者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实践,全方位推动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落到实处。

刘红岩:国家网信办网络社会工作局副局长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育中国好网民”的重要指示精神,近年来国家网信办面向全国部署实施争做中国好网民工程,联合有关部委分系统、分领域推进好网民培育工作,积极打造系列品牌活动,着力提升网民网络素养,取得了良好成效。2018年以来,国家网信办与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联合开展金融好网民主题活动,为弘扬金融正能量、构建清朗网络空间发挥了积极作用。

下一步,将共同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 第一,唱响金融好声音,激发网上金融正能量。活动期间,将着重加强经济形势宣传和金融政策宣传,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充分发挥中国好网民互动传播矩阵的联动作用,积极推送金融领域高质量稿件,及时解读金融形势、金融政策,唱响金融好声音,弘扬金融正能量。
  • 第二,聚焦重点人群,推进网民金融素养教育。青少年、老年人群体是防范校园贷、网络诈骗等非法金融活动的重要群体,将针对这两类重点群体创新方式方法,运用动漫、H5视频等网民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金融基础知识和金融领域法律法规,引导广大网民增强网络安全意识、风险防范意识,提升网络防护技能。
  • 第三,加强协调联动,形成工作合力。网上金融生态环境构建需要各社会主体广泛参与,将组织各级网信系统利用资源优势,积极做好线上线下宣传,不断扩大金融好网民主题活动的覆盖力和影响力,指导有关网站平台推出系列线上主题活动和作品,引导广大网民讲诚信、守底线,传播金融正能量,在全社会营造争做金融好网民的良好氛围。

媒体提问环节

新华社记者吴雨:我们知道金融知识普及月已经开展很多年了,我比较关心的是如何提升这个活动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下一步央行和几部委联合开展活动还将推出哪些活动来提升这个工作?

刘桂平:人民银行联合几部委在开展这项活动中,一直在探索提高开展活动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我们认为比较有效的一种方式就是通过两年一次的消费者金融素养问卷调查来了解我们金融消费者的需求,对金融消费者的素养状况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多维度的分析和画像,同时,根据这种画像来设计我们活动开展的方案。

根据今年消费者金融素养问卷调查的结果,我国消费者金融素养的指数是66.81分,比2019年提高了2.04分,跟国际上主要国家比较,我国在平均水平以上,这项指数的指标排名较好。通过这几年的努力,金融教育工作是有成效的,广大的消费者金融素养在逐步提高。

下一步,要继续做好三件事:

  • 第一,积极推进金融知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近年来,人民银行采用“顶层设计、基层创新、试点先行、逐步深入”的思路,推进金融知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工作,通过“一行两会”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协调工作机制形成推进合力。在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下,2019年以来,人民银行等金融管理部门与教育部联合研制了金融知识进中小学教材的框架要点,紧紧抓住中小学课程教材周期性的修订契机,现在已经形成了中小学金融素养教育的长效机制,为提高国民金融素养奠定了基础。
  • 第二,建立人民银行消费者金融素养问卷调查制度。这项工作从2017年开始进行探索,两年一次,在全国31个省级行政单位开展。2021年的调查已经形成了调查分析报告,这个报告从消费者态度、行为、知识、技能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也将会向全社会公开发布。
  • 第三,形成一批高质量的金融知识普及材料。陆续出版了《金融知识普及读本》《金融诚信伴我行》小学高年级版和初中版,还组织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和金融机构制作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普及材料,通过人民银行微信公众号和团委微信公众号“成方三十二”推送。今年6月份,推出了金融知识“一码直达”,将一些优秀的宣传素材集中形成作品库。

中国经济信息社记者韩婕:为规范金融机构行为,保障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近年来不少相关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政策相继出台,截止目前相关金融消费者保护政策落地情况如何?下一步重点会在哪些领域发力?

刘桂平:金融消费者保护政策出台有两个大背景:

  • 第一,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意见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金融消费者保护基本制度。
  • 第二,金融管理部门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的要求,研究制定了一系列金融消费者保护的政策,并且有序开展了相关工作。

去年9月份发布了《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实施办法》(即5号令),在金融知识普及和金融消费者教育方面要求金融机构要切实承担金融知识普及和金融消费者教育的主体责任,提高金融消费者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认知能力,提升金融消费者金融素养和诚实守信的意识。5号令出台以后,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积极组织对5号令宣传和解读,及时将5号令的要求向金融机构传达。金融机构按照5号令的要求积极开展了一系列贯彻落实活动,到目前为止,活动开展有序。这要抓好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全面压实金融机构金融消费者保护和金融消费者教育的主体责任。

下一步,将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一行两会”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协调工作机制的作用,着力推进两项工作。一是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涉及面非常广、影响面很大,需要系统化、框架性的构建一个完整的体系。需要系统思考,深入研究,进一步加强对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的理论研究。二是需要联合相关部门推动金融消费者保护的专门立法,使得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更加有法可依,也能够更好地保护金融消费者的权益。

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许予朋:老年人群体是今年知识普及月的宣传重点之一,今年以来针对金融涉老服务方面银行业和保险业开展了哪些工作?

郭武平:针对老年人适老服务,今年年初银保监会发了《关于银行保险机构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通知》。有几个具体要求:

  • 第一,要求打造适老的APP,优化使用流程,特别是要改进安全防护技术,守护老年人接受金融服务过程中财产和信息安全。
  • 第二,考虑老年人的需求,要改善基础服务设施,包括柜面服务、涉老服务等。一些银行保险机构设置了比如长者服务专区、无障碍坡道,积极恢复人工现金柜台服务,配置爱心座椅、老花镜等。还有的采取“陪同式”服务,方便老年人办理业务。
  • 第三,设置了“禁止行为清单”。一是银行保险机构不得强迫老年人使用银行卡,因为仍然有老年人还使用存折。二是不得强制老年人通过自助式智能设备办理业务。老年人操作比较费劲,容易出现一些失误。三是不得违规代替老年人操作。一旦发生投诉,责任很难认定。可以告诉老年人怎么操作,但绝不能替老年人操作。

除此之外,针对社保卡激活、社保资金发放、养老金领取等老年人阶段性集中办理的业务,银行保险机构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等待时间,方便老年人办理。

经济日报记者姚进:刚才刘行长多次提到了消费者金融素养问卷调查的情况,能否具体介绍一下人民银行2021年开展消费者金融素养问卷调查的具体情况?

尹优平:金融消费者是金融市场的重要参与者,金融素养问卷调查有助于精准把握消费者的金融知识水平,同时能够全面、及时了解金融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一些薄弱环节,对开展金融教育相关工作和做好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今年的调查有两个比较大的特点,一是问卷调查采取了电子化的方式;另外一个是采集的样本量比较大。调查涉及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涵盖333个地市级相关单位和2200个县级相关单位,共采集样本近14万份,有效样本达到了118775份,样本量和覆盖面很有代表性。调查结果显示,总的来看,我国居民的金融素养水平逐步提高,其中,消费者在金融态度方面的表现最好,在金融技能和金融行为上表现出比较大的差异性,同时,基础金融知识方面相对不足。

  • 第一,从国际比较来看,调查显示,我国居民的金融素养水平在全球主要经济体国家中居中等偏上的水平,在G20国家中的排名也比较好。
  • 第二,从消费者的金融态度来看,我国消费者有比较充足的应急储蓄,这对疫情下的经济复苏会形成有力支撑,这也是我国经济韧性较强的表现之一。
  • 第三,从消费者掌握金融知识角度来看,消费者对于分散化投资等基本金融常识缺乏足够的认识。同时,对于金融投资的收益预期呈现非理性的特征,容易产生非理性的投资行为。
  • 第四,从金融消费方式来看,调查显示,我国金融消费者在日常消费中首选手机支付。调查当中也发现大多数的人在过去两年中有使用现金进行小额支付的经历,并且绝大多数认为拒收现金的性质是比较恶劣的,大多数受访者对此持反对态度。
  • 第五,从重点群体来看,我国消费者的金融素养年龄分布呈倒“U”型,也就是老年人和青少年的金融素养水平相对较低,特别是老年人在适应金融数字化方面仍有明显的不足,比较依赖传统的渠道和方式来满足自身的金融需求。这也就需要持续关注老年人的数字金融转型方面带来的风险,切实加大对老年人金融消费保护工作力度。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朱英子:目前投资者教育基地发展现状如何?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张迅:2015年开始证监会启动投教基地的建设命名工作,六年来投教基地的规模数量稳步增长,截止目前共有投教基地199家,其中国家级的投教基地71家,省级投教基地128家。投教基地的运营主体也日益多元化,目前已经广泛覆盖了市场机构、上市公司、高等院校、传统媒体、互联网平台、政府部门等各种类型。投教基地的功能作用发挥不断延伸,在普及证券期货知识、提高投资者风险意识、提升国民财经素养等方面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此基础上还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开展党史教育、红色金融教育、助力乡村振兴。投资者教育基地的覆盖面逐步扩大,影响力显著提高,投资者满意度持续上升。

上海证券报记者黄紫豪:针对以虚拟货币区块链等名义的非法集资活动,目前监管部门采取了哪些措施?投资者应当如何防范风险和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尹优平:针对虚拟货币交易炒作活动的反弹势头,今年以来,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部门从监测追踪境外交易所和境内交易商、封堵打击相关网站和APP、切断支付渠道、加强政策宣传等方面积极开展工作,虚拟货币交易炒作的热度明显下降。另外,作为处置非法集资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人民银行积极配合牵头部门银保监会,从制度建设、监测预警、打击处置、宣传教育等多个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坚决打击以“虚拟货币”“区块链”名义开展的非法集资活动。下一步,人民银行将建立常态化的工作机制,保持高压态势,持续打击相关交易炒作活动。

再次提醒广大群众,比特币等虚拟货币不是法定货币,也没有实际的价值支撑,相关交易纯属投机炒作,要增强风险意识,自觉远离,保护好自己的“钱袋子”。如果发现相关非法集资犯罪线索的,要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

央广经济之声记者蒋勇:请问人民银行近年来在推进普惠金融的发展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刘桂平:在普惠金融发展推进过程中,人民银行主要开展以下工作:

  • 第一,积极参与制定和实施《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同时也在积极谋划“十四五”期间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顶层设计。
  • 第二,充分发挥货币信贷政策工具的作用,为普惠金融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综合运用差别化的准备金率、再贷款、宏观审慎评估等等政策工具,既在总量上更从结构上对小微企业进行精准的滴灌,并且提高政策的直达性、有效性、精准性,通过这些政策工具有效推动金融机构加大普惠金融的发展力度。最近三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金融机构特别是对大型国有银行的普惠金融的贷款提出了明确要求,每年都要求增长至少30%。到目前为止,大型国有银行已经达到要求。
  • 第三,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在支付结算、征信、担保这些领域,为普惠金融发展提供高效、公平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 第四,建立我国普惠金融的指标体系以及数据的填报制度,每年发布指标分析报告。这项工作意义在于为国家普惠金融的发展从国家治理层面提供依据,不断提升我国普惠金融的治理能力。
  • 第五,支持数字普惠金融发展。鼓励运用金融科技手段降低普惠金融服务成本,提高服务质量。现在无论是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还是股份制银行,在数字化转型方面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所以使得对于普惠金融发展的“最后一公里”,让广大对于金融服务有需求的这些群体在金融服务的获得感上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 第六,充分运用好区域性试点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政策工具,推动建设了河南兰考、福建宁德和龙岩、江西赣州和吉安、浙江宁波、山东临沂等普惠金融的改革试验区,通过试验区先行先试,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 第七,我国普惠金融在全球发展较好,始终重视加强跟国际同行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普惠金融治理。一是2015--2017连续三年人民银行都是G20普惠金融全球合作伙伴的共同轮值主席,2019年牵头完成了这个组织的议题改革。二是加入全球的普惠金融联盟,实施普惠金融全球倡议,传递好中国发展普惠金融的好声音,讲好中国普惠金融发展的故事。

我们相信有了现在这样一个好的基础和氛围,有了这样一个好的发展势头,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有我们的这样一种制度优势,加上各部门、各机构的合力,我们普惠金融发展的前景会更加美好。我们也希望有效地推动中国普惠金融的发展,能够在我们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征程中作出更大的贡献。

罗延枫:非常感谢各位媒体朋友对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国家网信办联合新闻宣传教育活动的支持。这次媒体吹风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本文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原文标题:《四部门举行2021年“金融知识普及月 金融知识进万家 争做理性投资者 争做金融好网民”活动媒体吹风会》

免责声明
世链财经作为开放的信息发布平台,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链财经无关。如文章、图片、音频或视频出现侵权、违规及其他不当言论,请提供相关材料,发送到:2785592653@qq.com。
风险提示:本站所提供的资讯不代表任何投资暗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世链粉丝群:提供最新热点新闻,空投糖果、红包等福利,微信:juu3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