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新闻 > 敦煌首款公益NFT:NFT赋能文物保护
币圈深度  

敦煌首款公益NFT:NFT赋能文物保护

摘要:2021年6月,全国首款NFT支付皮肤面世,分别是敦煌飞天和九色鹿皮肤,这是NFT首次在我国出圈。时隔3个月,敦煌研究院携手腾讯发布首款公益NFT,以科技助力千年文化遗产保护和知识传播。

前言

 

 

20216月,全国首款NFT支付皮肤面世,分别是敦煌飞天和九色鹿皮肤,这是NFT首次在我国出圈。时隔3个月,敦煌研究院携手腾讯发布首款公益NFT,以科技助力千年文化遗产保护和知识传播。

 

 

01NFT是怎么火起来的

 

 

NFT全称Non-Fungible Token,又称非同质化代币是发行在区块链上的数字资产,天然具有加密性,每个NFT所代表数字商品都是独一无二、不可替代且不可分割的。

 

 

真正让国内NFT火爆的事件是,支付宝付款皮肤NFT1.6万张NFT皮肤一夜之间卖出15.84万元。

 

 

自此,国内的一些公司、名人、IP乘着风口,纷纷开始尝试NFT相关业务。比如近期腾讯推出了NFT交易平台“幻核”和NFT音乐作品“和尚”;现在电影APP在秘宝发布国内首个影视类NFT系列藏品;王家卫将拍卖NFT数字艺术品《花样年华》未发行片段。

 

 

02、NFT与传统文博间的桥梁已搭建

 

 

敦煌文化历史悠久,生生不息,我们对敦煌文化的存续和传播亦是生生不息。在这次“云游敦煌”活动中,用户轻触指尖通过屏幕就能成为千年文化遗产的“数字供养人”并获得的典藏版NFT,在给用户带来良好的视觉体验的同时也对文物进行更丰富的展示和收藏价值。从长远来看,在区块链上博物馆将以另一种形式存在,NFT在文博界还能发挥更多作用。

 

 

03、中国数字文博产业数字化升级

 

 

NFT不仅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在版权保护和文娱市场等领域同样极具优势。此次NFT从商业走到公益,与敦煌遗产结合所透露出的信号是:科技发展为文化存续提供了新思路;为文化传播开辟新途径;为中国文博产业转型升级带来新机遇。同时也是中国官方认可并积极推进数字加密艺术交易新形势的举措表现,是文博从传统坐标向新兴NFT维度转型的开放姿态。

 

 

结语

 

 

从阿里巴巴到腾讯,从支付宝到“云游敦煌”,NFT在国内正从小众走向主流市场,通过NFT赋能实体产业的时代已经来临!

 

来源:百度

 

作者:超级共识

免责声明
世链财经作为开放的信息发布平台,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链财经无关。如文章、图片、音频或视频出现侵权、违规及其他不当言论,请提供相关材料,发送到:2785592653@qq.com。
风险提示:本站所提供的资讯不代表任何投资暗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世链粉丝群:提供最新热点新闻,空投糖果、红包等福利,微信:juu3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