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新闻 > 警惕不法分子打着“数字货币、区块链”旗号非法集资
长江日报  

警惕不法分子打着“数字货币、区块链”旗号非法集资

摘要:数字货币是区块链技术的第一个应用。这一新科技一经诞生就迅速被不法分子利用,通过发行所谓"虚拟货币""虚拟资产""数字资产"等方式非法集资,具有很强的隐蔽性、诱惑性和欺骗性。

数字货币区块链技术的第一个应用。这一新科技一经诞生就迅速被不法分子利用,通过发行所谓“虚拟货币”“虚拟资产”“数字资产”等方式非法集资,具有很强的隐蔽性、诱惑性和欺骗性。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市处非办)提醒广大市民,此类活动并非真正基于区块链技术,而是炒作区块链概念进行非法集资。

2018年被警方查处的“普银币”,宣称是一种以海量藏茶作为抵押的虚拟货币,投资人可将普银币放到虚拟交易平台上买卖,以此赚取差价。但其实背后的套路是打着区块链的旗号,然后虚假宣传,承诺高收益,操纵价格走势。结果3000多人被骗,最高个人损失300万元,涉案金额3亿元。

同样已经被查处的“大唐币”,也是打着“区块链”概念,背后的套路是自行操纵大唐币每日升值幅度,并且设置“持币生息奖”吸纳会员,对10个层级、148人组成的营销团队设置“团队业绩奖”,短短18天就发展了1.3万余会员,狂揽8600余万元资金。

据了解,实施这种非法集资时,不法分子依托互联网、聊天工具进行交易,利用网上支付工具收支资金,风险波及范围广、扩散速度快。一些不法分子通过租用境外服务器搭建网站,实质面向境内居民开展活动,并远程控制实施违法活动。

不法分子还会利用名人大V“站台”宣传,以空投“糖果”等为诱惑,宣称“币值只涨不跌”“投资周期短、收益高、风险低”。实际操作中,不法分子通过幕后操纵所谓虚拟货币价格走势、设置获利和提现门槛等手段非法牟取暴利。此外,一些不法分子还以ICO、IFO、IEO等花样翻新的名目发行代币,或打着共享经济的旗号以IMO方式进行虚拟货币炒作。

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市处非办)提醒广大市民,此类活动以“金融创新”为噱头,实质是“借新还旧”的庞氏骗局。千万不要相信天花乱坠的承诺,树立正确的货币观念和投资理念。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收益率超过6%的就要打问号,超过8%的就很危险,10%以上就要准备损失全部本金。


来源: 长江日报

免责声明
世链财经作为开放的信息发布平台,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链财经无关。如文章、图片、音频或视频出现侵权、违规及其他不当言论,请提供相关材料,发送到:2785592653@qq.com。
风险提示:本站所提供的资讯不代表任何投资暗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世链粉丝群:提供最新热点新闻,空投糖果、红包等福利,微信:juu3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