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货币时代降临 区块链加码票据安全
2022年伊始,“数字人民币App上架各大应用商店”冲上热搜榜单,有业内专家表示,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一种新型支付方式,受到公众的广泛使用,自然也会对金融市场产生巨大影响。
以票据市场为例,近年来,基于商业汇票的各类票据市场业务快速增长,票据理财产品成为金融投资的一大热门领域,但票据市场本身属于相对封闭的应用场景,国内现行的汇票业务仍有约70%为纸质交易,供应链金融业也同样高度依赖人工成本。
其中,数字票据交易申请包括出票登记申请、提示承兑申请、提示收票申请、背书转让申请、贴现申请、转贴现申请。接着,区块链会执行数字票据交易申请对应的操作,该方法能够在区块链的基础上实现票据业务,同时使用数字货币进行票据交易。
与其他技术类似,数字票据也需要在技术进步中长期演进,将随应用的深化而逐步完善,随着跨链技术的发展,有助于数字票据业务未来与其他区块链平台的互联互通,构筑数字经济的新的基础设施。
早在2021年,央行就已经大力展开对数字人民币的试点工作,有序扩大至“10个城市+1个冬奥会场景”,并逐步扩展至各大线上消费平台,可以说在这一年里,数字人民币推广全面提速,覆盖城市、应用场景、钱包开立数量全面开花。
凭此技术的加持,2021年各类票据市场的业务也得到快速增长,根据上海票据交易所数据显示,2021年票据市场累计承兑发生额24.15万亿元,同比上涨9.32%;累计贴现发生额15.02万亿元,同比上涨11.93%;贴现承兑比为62.17%,同比上涨1.45%。
国务院此前印发《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也提出要增加有效金融服务供给,用好供应链票据平台、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鼓励金融机构开发与中小微企业需求相匹配的信用产品,支持在各项金融场景中使用数字人民币。
得益于先进的金融科技,未来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银行之间原有的票据业务,都可以通过数字人民币实现“点对点支付”和“秒付秒到账”,纸票甚至电票业务可能逐渐被数字货币取代,而银行和企业双方都将节约相应的资金成本,所有交易背景透明可查,不容作假,商业银行不再“垫款”,监管也将更加精细、智能。
业内普遍观点认为,采用数字货币替代纸币,银行间的票据业务则可将记账、清算合二为一,记账和清算之间的时间差、信息差容易给不良分子创造危害机会损伤金融健康,业内也有过一些票据安全受到威胁的案例,用数字货币则可以大大降低这一风险。
展望未来,数字人民币在全金融市场范围内推行势在必行,但仍需较长时间。
招商证券非银团队分析师郑积沙表示,“当前数字人民币受理环境建设、安全和风险管理机制、监管框架等仍有待进一步完善,其作为金融公共基础设施的开放性,以及作为新一代支付工具的先进性和信息安全方面的领先性,也需要真正获得市场和用户的认可。”
来源:锦泓控股
- 免责声明
- 世链财经作为开放的信息发布平台,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链财经无关。如文章、图片、音频或视频出现侵权、违规及其他不当言论,请提供相关材料,发送到:2785592653@qq.com。
- 风险提示:本站所提供的资讯不代表任何投资暗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 世链粉丝群:提供最新热点新闻,空投糖果、红包等福利,微信:juu3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