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世链号 > 【bafeex下载】文物保护的背后,区块链能做什么?
币言链语  

【bafeex下载】文物保护的背后,区块链能做什么?

摘要:近日,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举行的第 43 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随着大会主席的落锤,中国提交的“良渚古城遗址”项目经世界遗产委员会审议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近日,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举行的第 43 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随着大会主席的落锤,中国提交的“良渚古城遗址”项目经世界遗产委员会审议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良渚遗址鸟瞰图 图片源于 CCTV 文化十分

良渚的发掘得益于 1936 年,一个名叫施昕更的年轻人。正是因为他掀开了良渚遗址的一角,开启了中华文明之光。此后历经数十年抢救性发掘,良渚遗址出土了大量灰黑陶,玉琮、玉璧、玉钺等玉器。2007 年,300 万平方米的良渚古城重见天日,复杂的水利系统、成熟的稻作生产、统一的文化信仰、分化的社会阶层等,呈现了一个文明古国的物质文明和精神世界,实证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史。

历史文物的时代风华应被留存

良渚的发现是幸运的。然而并非所有的文物都那么幸运,能够完整的被挖掘受保护。相反很多文物因为种种原因,被盗、被拾获、被买卖、被烧毁、被迫流落异国他乡等。

去年巴西国家博物馆的火灾,使得 2000 万件藏品仅有 10% 幸存,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这对我国的文物安全也是一个警醒。

巴西国家博物馆发生火灾 图片源于江苏消防

据统计,我国现有不可移动文物 76.7 万处、国有可移动文物 1.08 亿件(套),以及数量众多的民间收藏文物,全国博物馆 5000 余家。如何运用高新技术将这些文物保护起来,真正转化为永久遗产,成为民族自信,这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区块链技术如何运用到文物保护中?

区块链技术,其数据块信息生成的时间戳和存在证明,可以实时记录并完整保存所有的交易记录。区块链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不需要中介参与、信息开放透明且不可篡改、数据安全和成本很低。它最重要的是解决中介信用问题,为历史文化遗产防伪和防欺诈提供了新的渠道。从而解决了真假鉴定辨别的痛点。

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特征,实际上就是独立的小循环,基于相互连接的智能设备,为相互之间的服务交易带来相当的便利。历史文化遗产由此成为区块链技术最适合应用的原因之一。

具体来讲,在国家专利局的专利检索库里,《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文物及艺术品数字存证的方法》发明专利已经在 2017 年 11 月进行了公布。该发明申请是由清华大学研究团队提交的,旨在利用区块链技术更好的保护文物艺术遗产。

首先登记文物和文物所有人的信息,进行数字化,然后将这些数字化文件记录保存在区块链上。因为区块链具有永久存储、不可篡改的特性,这种发明可以建立文物实物、文物信息数据(包括照片、三维模型等)、文物所有者的一一对应关系,可以有效的解决文物保管、权属确认、防盗、鉴定、防损等问题。

每个博物馆都可以加入到这个区块链中,作为其中的一个节点,一起构成文物保护的联盟。区块链的本质就是一个每个节点参与维护的公共数据库,因此联盟中的每个博物馆都可以读取这个文物共享数据库,还可以随时对这些数据进行维护更新。

期望在不久的将来,区块链技术大范围落地博物馆来保护文化遗产。或许,将会有名为“博物馆链”正式的走向台前。


来源:区块链深度观察 

免责声明
世链财经作为开放的信息发布平台,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链财经无关。如文章、图片、音频或视频出现侵权、违规及其他不当言论,请提供相关材料,发送到:2785592653@qq.com。
风险提示:本站所提供的资讯不代表任何投资暗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世链粉丝群:提供最新热点新闻,空投糖果、红包等福利,微信:juu3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