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 | 窃取 ETH 如何定性,法院如是说?
日前,深圳某区法院一改以往只对虚拟币中的 BTC 认定盗窃罪的做法,将对 ETH 的盗窃行为也认定为盗窃罪。究竟是政策风口改了,还是另有什么依据?今天我们就对这次的判决书进行分析梳理,看看对 ETH 的财产属性,法院究竟怎么说。
案件事实
本案嫌疑人李某是深圳 A 公司区块链工程师。
2019 年 4 月份,李某参与 A 公司与被害单位深圳市 B 公司合作开发的某项目;掌握了该项目的私钥和支付密码。
随后由于李某在 A 公司试用期间被评定为不合格,于 5 月从 A 公司辞职。
2019 年 6 月 20 日,李某由于对 A 公司不满,在其住处利用之前掌握的某星球项目的私钥和支付密码,通过手机上网登入 B 公司在虚拟交易平台开设的虚拟帐户钱包,盗取 ETH3 个、某平台币 400 万个。
同年 7 月 15 日,被告人李立又以相同手法盗取 ETH0.4 个。随后,李某将盗窃的 ETH、某平台币转存在其他平台帐户中。
根据被害单位提供的市场交易行情记录,涉案被盗的 ETH 共价值人民币 6500 余元。案发后,被告人李某已向被害单位退还其盗窃的全部某平台币以及 0.4 个 ETH。
判决结果
法院认定:李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窃他人财物,数额较大,其行为已构成盗窃罪,应依法予以惩罚。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第六十七条第三款、第五十二条、第五十三条、第六十四条之规定,判决如下:
一、被告人李某犯盗窃罪,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二千元。
二、责令被告人李某向被害单位深圳市浩某贸易有限公司退赔人民币 5536.99 元。
案例分析
1
对 BTC 成立盗窃的理由
盗窃比特币可能成立盗窃罪,已经是为链圈和法律人所公知的事实;而一直以来,对其他虚拟币进行的盗窃、抢劫等行为,司法实践中并未将其作为相应财产犯罪进行处罚。
之所以比特币这么特殊,是因为 2013 年 12 月中国人民银行、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和中国保监会联合印发了《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
通知中,对比特币的性质作出了认定:比特币不是货币,而是一种虚拟商品。基于对商品性质的承认,任何金融机构和支付机构都不得以比特币为产品或服务定价,也不能买卖或作为中央对手买卖比特币;但是普通民众在自担风险的前提下可以自由买卖。
因此,2013 年出台的《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实际上确认了比特币是一种能够为人支配、控制,能够转移的现实具体的财产利益。
而根据《刑法》第 264 条的规定: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本罪中“财物”是指能为人所支配的显示具体的财产利益;可见,比特币是《刑法》第 264 条规定的盗窃罪中的“财物”。
相比之下,虽然其他虚拟货币也在市场中实际流通,但毕竟 ICO 行为已经在 2017 年 9 月 4 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工商总局、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七部委共同发布的《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中,被定义为“非法融资行为”;被要求立即停止相关融资活动,并尽快做出清退等安排。
依据这一规定,普通的虚拟货币并没有在法律上获得如 BTC 一般的财物属性;而只是一堆没有财产价值的数据。
这一结论也表现在司法实践中。一般通过以下理由否定这些代币作为刑法上“财物”的价值属性:
(1)代币脱离系统即丧失具体价值;不具有特定性。
(2)对不同的用户而言价值大小不一,对非平台用户而言并无价值;不具有一般性。
(3)根据不同认定方法,价值差异较大;不具有可衡量性。
2
对 ETH 成立盗窃的分析
那么问题来了:
1. 本案判决中,法院以什么理由认定李某盗窃的 ETH 和某平台币具有刑法上“财物”的属性,从而成立盗窃罪的?
2. 本案中,法院是如何具体确定 ETH 的财产价值的呢?
认定盗窃罪对象的财产价值,依据的法律规则是《被盗财物价格认定规则》和《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根据《被盗财物价格认定规则》第 2 条规定:
各级价格认定机构对被盗财物进行价格认定,适用本规则。
同时,这一规则的第 7 条又规定:
有下列情之一的,价格认定机构可不予受理。
(1)被盗财物为人民币、外币、有价支付凭证、有价证券、有价票证等或其价格办案机关可直接确认的;
……
第 14 条规定:
被盗财物属性特殊、专业性强,难以采用市场法和成本法时,可采用专家咨询法。在运用市场法和成本法过程中咨询有关专家的,不属于专家咨询法。
此外,这一规则的第 15 条的第(三)项中规定:
市场调节价时的价值认定应采用市场价值标准;根据以下与其相适应的方法进行测算:
“……
2、流通领域的商品,按价格认定委托书、协助书载明的价格类型,按相同或相似的同类商品的中等价格测算。其中 :
(1)专供外销商品,国内无销售的,按离岸价测算;
(2)进口商品,国内市场可采集到同类物品相应价格的,按该价格计算;无法采集国内市场价格但可采集到国外市场相应价格的,按国外价格考虑基准日汇率及各项进口税费测算;国内外均无法采集同类物品相应价格的,可通过比较质量、功能、性能和品牌等因素综合推算。
关于前述规则的具体适用,ETH 的价值认定有三种思路:
第一,将 ETH 认定为有价支付凭证或者有价证券。这种思路下,办案机关可以直接通过行为时市场交易价格认定被盗财物价值。
第二,即使 ETH 不能被认定为证券,那么作为流通领域的商品,按照国内、国外市场价格测算。
第三,ETH 属于属性特殊、专业性强的商品,难以采用市场法和成本法;应通过专家咨询确定价值。
本案中,法院依据第二种思路,也就是:ETH 不能被认定为证券;而能够被认定为流通领域的商品。依据这一思路,法院对涉案 ETH 和某平台币的价值分别作出了如下认定。
根据被害单位提交的 HuobiGlobal 上的市场交易行情记录截图,2019 年 6 月 20 日当天,ETH 的交易价格最高为 270.68 美元,最低为 265.85 美元,平均价格为 268.265 美元;2019 年 7 月 15 日当天,ETH 的交易价格最高为 240 美元,最低为 201 美元,平均价格为 220.5 美元。按照前述《被盗财物价格认定规则》的计算方法,涉案被盗的 ETH 共价值人民币六千余元。
涉案某平台币因并未公开上市交易,无法计算价值。但因某平台币被盗,可能对被害单位造成一定经济损失,该情节本院在量刑时酌情予以考虑。
写在最后
总而言之,通过这一判决,ETH 的法律属性被确定为与 BTC 性质相近的、可流通的“虚拟商品”。但是,正如本判决中对“某平台币”做出的认定,一些所谓的“山寨币”的前途仍未可知。如果 tolken 不能在足够大的市场上广泛流通,以至于形成了一般公认 的价值,那么不管它在特定小范围内被炒到多高,仍然只能认定为是一堆没有价值的数据。
在文章最后,提醒诸位读者:法院承认 ETH 的商品属性,但并未承认 ICO 及其代币的合法性。BTC 和 ETH 的市场体量大家都懂,就算是币安这种大平台的平台币也难望其项背。还是借用一句官方的老生常谈: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来源链接:mp.weixin.qq.com
来源:币讯聚合
- 免责声明
- 世链财经作为开放的信息发布平台,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链财经无关。如文章、图片、音频或视频出现侵权、违规及其他不当言论,请提供相关材料,发送到:2785592653@qq.com。
- 风险提示:本站所提供的资讯不代表任何投资暗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 世链粉丝群:提供最新热点新闻,空投糖果、红包等福利,微信:juu3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