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信息平权的区块链,却有这么多项目信息不真实
-1-
说起区块链,大家都知道和互联网最大差别是,互联网解决信息传输问题,区块链解决价值传输问题。互联网可以发邮件,区块链可以像发邮件一样将钱发给其他人。
互联网解决了人与人之前的联接方式,但解决不了信任的问题。而区块链可以。
-2-
区块链本质是利用信息技术在搭建商业规则基础,提供全新的商业环境和商业秩序,建立真正纯碎的信任关系,构建去信任化的业务场景。
老猫说:
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这种复杂,有部分是缘于信息的不对称,而区块链让信息平权传递,最大程度地减少了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障碍。
也就是说,区块链让信息平权传递,取代了由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不公平,不平等。
信息不对称几乎存在任何一个市场中:
你想在某宝买某品牌的化妆品,可是你又无法辨识这些化妆品的真货还是假货。在购买过程中,就会举棋不定,担心买到假货。
你在某P2P平台上按照贷款人在平台承诺的利息借款借款给对方,实质上你并不知道对方把你的钱拿去做什么,有没有能力还。
你推荐了一篇文章,可能并不了解这篇文章的原创归属是哪里,发文章的作者可能是剽窃而来。顺便围观一下李老师&秋叶的撕B现场。
区块链的构成,不仅仅是数据包,更重要的是用时间戳记连接起来的数据链,这让被记录的事件不再是孤单的残片,而是贯穿时间的证明。这意味着一切数据皆可回溯。所以,区块链时代的关系可以称为“信任连接”,而不仅仅是人与人的连接。
如果用了区块链,上面的画风应该是这样的:
真货还是假货,可以通过区块链的数据,从商品交易环节回溯至出生产环节,一目识别。
借款人的信用好还是差,可以用区块链数据查询,可以回溯到以往的借款是否按借款用途使用,是否按时返还,是否在平台有抵押资产。
你要推荐一篇文章,可以通过区块链数据查询一下,这个是不是作者的原创,不再担心被原创作者骂傻*。
这样听起来,是不是觉得很美好,一切皆可回溯,一切皆可还原。世界忽然从混沌到清晰,尤其是在假货遍地,假话横行的年代。
然而,真实世界的还原抵不住原本就不真实的世界。
-3-
许多号称要革命,要去中心化,要公平,要透明的项目方,却自始作俑,自始便悖离区块链精神。
2018年7月,李笑来和陈伟星的世纪口水战,起因就是因为李老师发了批量发行了一堆语焉不详的币。发行时,没有白皮书,没有项目负责人,没有代币的组成比例、持币占比。
有些项目即使公开了白皮书,却被爆项目造假。淘宝的代写区块链白皮书只要3000块。
区块链大佬"玉红"发行的XMAX,项目被爆造假,白皮书漏洞百出,项目有豪华的团队,豪华的项目,但XMax的白皮书却是“五毛钱特效”。
号称史上阵容最强大的 ICO 项目IOST,声称POB共识机制要吊打ETH和EOS的,却被爆出:IOST项目实为“多拉打印”公司的同一团队操盘,发虚拟币转移资金输血母公司,IOST项目和DATA项目投资人团队高度重合,IOST创始人履历造假等问题。
一天完成10亿私募的太空链SPC,私募白皮书被指严重靠假,以薛蛮子、阎焱、帅初等一票大佬站台,以“量子”、“太空”、“卫星”等一堆高科技关键词为外衣,太空链风光“ICO”后,却在一个月内即破发,价值接近为零。
要服务于全球数据经济,宣传要保护隐私的公信宝GXC却因私自贩卖用户数据和隐私被查封。
据传,90%以上的区块链项目方都存在造假成分。在这个誓要构筑信任基石的新领域中,却是一个信息隐瞒,不真实,欺骗的重灾区,如同理想的丰满与现实的骨感。
人性,不会因为科技开启一个新篇章而变得更高尚。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的互联网泡沫,以投资人对互联网的疯狂投资开始,以一大群投资人失败,一大批项目消失终结。然后,站起了Google、Facebook、BAT等巨人项目。
区块链目前就像是上世纪90年代的互联网,当所有的空气项目都死掉,市场才能实现良性增长。真正有价值的项目才能得到足够的滋养。
来源:Rossa
- 免责声明
- 世链财经作为开放的信息发布平台,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链财经无关。如文章、图片、音频或视频出现侵权、违规及其他不当言论,请提供相关材料,发送到:2785592653@qq.com。
- 风险提示:本站所提供的资讯不代表任何投资暗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 世链粉丝群:提供最新热点新闻,空投糖果、红包等福利,微信:juu3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