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DCEP和LIBRA
2019年6月18日,Facebook发布Libra白皮书,剑指国际货币体系,引起整个金融世界的紧张。
各国为了保护自己的货币主权和法币地位,开启了一场本币保卫战。原来对数字货币还持有慎重态度的中国,来了一个180度的转变,张开双臂主动拥抱新趋势。
9月5日,一则关于央行数据货币的新闻传遍了币圈:新闻一位接近央行的人士告诉CoinDesk,中国央行数字货币研究实验室的一个专门团队目前正在闭门环境下开发数字货币系统,预计在双十一推出。中国或将成为首个推出央行数字货币的国家。
央行发行DECP和让各国瑟瑟发抖的LIBRA有什么异同点呢?今天就带着大家来解读。
一、用户数量
1、DECP:目标是中国用户,中国总人口14亿,城镇人口不到60%,16-59岁人口占65%。也就是说,16-59岁之间的城镇人口约在5亿左右。
除此以外,考虑到消费习惯问题,无论是DECP和LIBRA一样,都是要消灭现金,但中国近几年来已通过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基本实现无现金消费。大部份人已习惯使用微信或支付宝进行支付。
2、LIBRA:LIBRA原生于FACEBOOK,FACEBOOK发端哈佛,目前在全球有已有27亿用户,受众群体年轻,对新事物接受度高,即使只转化10%,也有3亿的用户。加上赢者通吃的网络效应会导致天然垄断。LIBRA作为交易媒介,有天然的优势。
全球仍有17亿人无法享受到传统的银行金融服务,可以通过LIBRA触达到他们。
二、技术路线
1、DECP:DECP采用混合架构,但是这个混合架构就是不预设技术路线。
央行不会干预商业机构的技术路线选择,商业银行对老百姓兑换数字货币的时候,是用区块链,还是用传统账户体系?是用电子支付工具,还是用移动支付工具?只要商业银行能够达到我们对并发量的要求,技术规范的要求,无论采取哪种技术路线都可以。
也就是说,有可能没有区块链技术。
2、LIBRA:为了提高并发处理速度,LIBRA采用的也是混合架构。底层是中心化的架构(速度快),顶层结算采用区块链技术。
三、治理模式
1、DECP:使用双层运营体系,就是上面一层是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下面一层是商业银行或商业机构对老百姓。在双层运营体系下,DECP以账户松耦合的方式投放,并坚持中心化的管理模式。
2、LIBRA:Libra设立了内部的治理机构——libra协会。由28个LIBRA的创始成员组成,包括EBAY、UBER、MASTER、VISA、PAYPAL等各领域的头部组织,和其他非盈利机构组成的联合体.。LIBRA是半去中心化的管理模式。
四、匿名性
1、DECP:用手机号码注册一个钱包,但只能满足日常小额支付需求;越高级别的支付需求,需要越高级别的认证,比如身份证,人脸识别,瞳孔识别。目前,手机号码已实名制,DECP基本上不具备匿名性。
2、LIBRA:LIBRA是许可链,需要有授权才能加入。所有数字货币的交易都会留痕,可以通过数据挖掘找出用户真实信息。
五、资产储备
1、DECP:和纸钞一样,以人民币作为资产储备(M0的储备),无汇率波动,但通胀风险大。
2、LIBRA:为了避免因某国汇率波动引起LIBRA的剧烈波动,LIBRA以一篮子货币作为资产储备(M0的储备),任何人都可以用本国货币兑换。会有汇率浮动,但不会像大多数数字货币一样价格剧烈波动。在发生高通胀的国家,人们会更愿意持有Libra。
六、网络要求
1、DECP:不需要网络支持就能支付,也叫 “双离线支付”,是指收支双方都离线,也能进行支付。只要你手机有电。
2、LIBRA:需要网络支持,还得翻墙。
全世界国家都在密切关注LIBRA的动态,近期不断在聘请重量级游说人士,如LIBRA获批,将在2020年推出。央行数字货币近期紧锣密鼓的研发DCEP,预期在今年年底推出,也是意味深长。
数字货币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已经打响。谁能占有先机,谁就把握了趋势。
来源:Rossa
- 免责声明
- 世链财经作为开放的信息发布平台,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链财经无关。如文章、图片、音频或视频出现侵权、违规及其他不当言论,请提供相关材料,发送到:2785592653@qq.com。
- 风险提示:本站所提供的资讯不代表任何投资暗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 世链粉丝群:提供最新热点新闻,空投糖果、红包等福利,微信:juu3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