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券商中报“透露”数字化布局路线,四大转型方向提升数字技术应用水平
近年来,金融科技与证券业加速融合,多家头部券商将金融科技视为“核心竞争力”之一。从券商每年不断加码的资金投入也能看出券商的重视程度。
截至“金融 1 号院”发稿,已有 8 家上市券商发布了 2020 年半年度业绩报告,也相继透露出上半年对金融科技的布局情况。经过真金白银的投入后,券商也实实在在地获得了回报,在金融科技的助力下,头部券商的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在财富管理方面的转型也加速向前。
另一方面,我国证券行业在数字化转型方面还面临诸多挑战,与境外领先机构相比数字技术的应用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
上半年继续加大信息技术投入
增强自主研发能力
当下,多家头部券商已明确将金融科技纳为核心竞争力,不断“加码”金融科技投入。自 2017 年以来,证券行业对信息技术的投入力度呈稳步增长之势,累计投入达 550.42 亿元。其中,2019 年我国证券行业的信息技术投入达 205.01 亿元,同比增长 10.49%,占 2018 年度营业收入的比重为 8.07%,较上年提高 2.03 个百分点。
金融科技对证券行业最大的帮助就是“数字化转型”,它可以帮助所有证券业务及经营管理实现数字化转型,只是对于不同的业务和不同的管理类别可以有不同的落地方式。截至“金融 1 号院”发稿,已有 8 家上市券商披露 2020 年半年度业绩报告,并均提及金融科技相关内容。2020 年上半年,华林证券资产管理业务围绕科技赋能这条主线,打造独具特色的资管业务品牌;在投资研究方面,进一步优化员工结构,继续加大投资、研究、信评等方面的人力投入,重点加强金融科技人才引进,积极利用科技手段提高投资研究团队的能力。中银证券贯彻落实 “科技赋能,转型协同”的发展战略。华西证券深化金融科技运用,基于 App,打造智能化、场景化的财富管理服务。国元证券财富管理转型初见成效,坚持科技赋能,持续完善公司线上综合客户服务平台,全面提升客户投资体验。国海证券建立了以 PC 端理财终端、Web 端综合金融门户、移动端 App、微信“三端一微”为核心的多渠道、立体式互联网金融服务体系,为客户提供方便快捷的综合金融服务。东吴证券在完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和安全运维的同时,通过增强自主研发能力、鼓励新兴技术应用等手段实现公司业务的创新发展,建设完成了新一代核心交易系统 (A5)、数据与技术中台、财富管理 App、新一代 CRM、全面风险管理平台、大投行管理等信息系统,实现了混合云基础建设、大数据分析与治理、智慧服务体系等关键技术领域的核心竞争力提升。
2017 年-2019 年信息系统投入规模连续 3 年居行业第 1 位的国泰君安,在 2020 年上半年继续加大信息技术投入。截至 6 月末,App 手机终端用户 3518 万户,平均月度活跃用户数 478 万户,排名行业第 2 位,创新客户服务模式,机构用户超过 3000 家,公司经营 的智能化和数字化水平稳步提升。
红塔证券则表示,未来,发展战略定位精准、具有现代化管理模式、领先创新能力和金融科技赋能等的券商能够跨越市场牛熊变迁,在行业变革中实现实力稳定升级。
证券业协会对券商发展金融科技
提出四点建议
8 月 21 日,证券业协会发布《关于推进证券行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的研究报告》显示,我国证券行业在数字化转型方面还面临诸多挑战,与境外领先机构相比数字技术的应用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等,并提出四项转型建议。
其中,摩根士丹利在 2017 年 12 月份,就已推出数字投资平台 Access Investing,面向投资者提供千人千面的投资顾问服务,但我国大部分券商在目前阶段还未能实现“千人千面”。而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高盛集团、花旗集团也均已涉足区块链领域,2018 年 11 月份,高盛集团成为首批使用区块链结算系统 CLSNet 的公司。2019 年 2 月份,摩根大通推出加密数字货币摩根币 (JPM Coin),用于即时结算客户间的支付交易。
对此,证券业协会对券商发展金融科技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加大引导科技投入,支持行业自主创新;二是,增强数字化治理能力,促进业务融合发展;三是,完善人才发展机制,夯实数字化人才基础;四是,强化数据安全保障,坚守防范风险底线。
国际新经济研究院数字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郑磊在接受“金融 1 号院”采访时表示,“其实,证券行业的整体数字化程度并不低,但是,目前主要集中在提高业务的自动化和智能化,都算不上迈出了很大的步伐。现在提出的数字化转型更侧重引入金融科技,为传统业务赋能,比如券商的中后台管理、风险控制、投资顾问、客户管理、数据安全存储等,都可以进一步提升。”
对于券商数字化转型方向,郑磊进一步向“金融 1 号院”表示,“券商行业真正的数字化转型契机是数字资产交易和数字资产投融资等非传统业务。但是,由于之前加密数字币及其众筹造成的混乱局面,对数字资产化的发展起到了一些负面影响,比如 STO (证券类通证发行)这些本身可以纳入监管体系的数字资产产品形式,目前在国内还处于未被认可的阶段。”
“在资产数字化产品、数字资产交易平台的发展明显滞后的情况下,券商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只能处在 ‘小修小补’状态,也就是在现有产品体系和运营中继续提高电子化、智能化和方便性等。券商数字化转型是由传统金融中介、投资,全面转向数字资产的产品、数字化投融资服务流程,其数字化程度更高。”郑磊向“金融 1 号院”坦言。
来源:金融1号院
- 免责声明
- 世链财经作为开放的信息发布平台,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链财经无关。如文章、图片、音频或视频出现侵权、违规及其他不当言论,请提供相关材料,发送到:2785592653@qq.com。
- 风险提示:本站所提供的资讯不代表任何投资暗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 世链粉丝群:提供最新热点新闻,空投糖果、红包等福利,微信:juu3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