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准备好花“数字人民币”了么
作者系:资深媒体人黄华
8 月 14 日,商务部正式发文《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总体方案》,其中提到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及中西部具备条件的地区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文中还提到,试点先由深圳、成都、苏州、雄安新区等地及未来冬奥场景相关部门协助推进,后续视情扩大到北京、天津、上海、重庆等 28 个省市。稍早还有媒体报道,工农中建四大商业银行已经开始内测数字人民币电子钱包(DC/EP)。这一系列消息正好呼应了央行在 8 月 3 日“2020 年下半年工作电视会议上”的精神,即今年下半年将积极稳妥推进法定数字货币研发试点。
对科技比较关注的读者都应该熟悉“区块链”和“比特币”这两个概念。但对于作为数字货币一种的“数字人民币”,相信绝大部分读者还很难准确描绘出其存在状态,大概能想象出其原理是用区块链技术产生的数字货币。但是,目前在世界上知名度很高的比特币其量只能算是数字货币的一种雏形,因为眼下的比特币俨然是一种投资品:首先价格波动非常大,其次实际消费场景很少。而央行发布的数字人民币会像比特币那样么?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早于我国央行推出的一种由主权国家发行的数字货币。今年 7 月 23 日,欧盟国家立陶宛开始正式发售一种名为 LBCoin 的数字货币,这是全世界第一个由一国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不同于比特币的民间性质。这款数字货币基于区块链技术生产,由六枚数字代币和一枚实物银币组成。它以 99 欧元的价格打包出售,首轮发行的 2.4 万枚 LBCoin 可以直接与中央银行以及专用区块链网络进行交换。这表明,立陶宛还是采取了过度路径,即在正式取代法定纸币之前设置过度阶段,此时发行的数字货币作为有限流通,并具有收藏价值的投资品。
“数字人民币”也会采取 LBCoin 这种过度方式么?我们来看一下国内金融系统都在为“数字人民币”的推出做哪些准备。据媒体报道,中国银行在一项名为“321 工程”的项目中确定了数个试点数字货币的内部场景,目前已在该行深圳等地内部 App 试点部分内部场景支付。用户交易流程与目前已有的支付工具没有明显差异,即用户绑定银行卡后,可使用银行卡充值 DC/EP 电子钱包,通过电子钱包完成支付。7 月,国内著名打车应用滴滴出行称,与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合作探索数字人民币在智慧出行领域的应用。其他的一些筹备信息基本都是地方政府开始考虑将数字人民币纳入试点范围,比如杭州市政府在 7 月末表示将鼓励当地企业率先开展数字人民币的结算试点。从所有媒体报道中提到的数字人民币功能来看,这些试点基本先围绕着支付功能来展开的,即如何对数字钱包进行充值、提现、转账、扫码消费等,并且与微信支付、支付宝等主流在线支付一样必须绑定用户的银行卡,唯一可能的不同是数字货币可以实现无网络转账。因为据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称,“只要你我手机上都有数字钱包,那连网络都不需要,两个手机碰一碰,就能把一个人数字钱包里的数字货币转给另一个人。”
事实上,从央行层面来说,发行任何一种法定货币,不管是有形的纸币还是无形的数字货币,其最基本的前提是保障币值的稳定。而传统货币政策下防止通货膨胀的主要手段之一是防止货币超发,然而目前数字货币的现实却恰恰相反,不是超发而是少发了。截止目前,比特币尽管发行量控制的很好,安全性也被广泛认可,但始终无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法定数字货币,即在相当一段时间内的币值稳定,根本原因个人认为是发行量有限,这也跟得不到任何一国政府认可并成为法定货币互为因果。比特币目前的理论发行总量是 2100 万枚,这个数量即使全部放在某个小国家内都属于相对“少量”的状态,相对的少量会造成交易不便和不可避免的人为炒作,最终导致币值不稳定。所以,前中国银行副行长王永利近期曾明确表示,数字货币可能一开始只是从替代 M0(流通中的现金币值总量)起步,但应该尽可能替代所有货币,如果仅仅局限于替代 M0,其市场竞争力或投入产出的实际效果就可能大打折扣。个人认为,王永利所说的“大打折扣”可能暗示最终也许会影响币值稳定,这显然违背央行推广“数字人民币”的初衷的。
可能会有专家认为,数字人民币的发行总量很容易做到也很容易控制好,币值稳定不是大问题,毕竟央行完全可以出台政策杜绝人为炒作数字人民币,目前的关键应该是老百姓对数字人民币的接受度问题。那就先让我们来分析一下数字人民币的推广步骤:第一步,如何兑换数字货币?这个问题相信很好解决,目前已经广泛普及的金融电子化特别是电子支付手段的普及已经从技术层面为这一步骤做好了充分准备,而数字人民币与人民币的兑换比例也很好解决;第二步,在哪些场景下可以用数字人民币?以前游戏玩家购买游戏币只是在游戏中用,理论上只要央行认定数字人民币为通行法定货币,意味着所有可以用人民币交易的场景以后都可以用数字人民币来实现。事实上,试点期间央行及各个试点部门都在不断完善数字人民币交易支付等应用场景,这跟电子支付手段普及是类似的过程。对个人来说,未来让我用银行卡支付还是用数字人民币支付,只要一样方便就不是问题;但第三步才是问题的核心,所有使用者都会问同一个问题,数字货币会和现在的人民币纸币一样存款有利息么?而且真的不会出现比特币那样币值不稳定的情况么?
先来说利息的问题,纸币时代我们存钱是有利息的,不管是在银行里卡还是支付宝的余额宝里,但数字人民币让商业银行帮忙打理会有利息么?相信从技术层面完全可以解决利息计算的问题,那剩下来的问题是商业银行还会给我们计算数字人民币的利息么?有报道说,未来央行正式发行的数字人民币还是会通过各大银行来分发。按照区块链技术的原理,所有数字人民币其实都存放在个人或单位的数字钱包中,而不再需要像目前这样存在银行这样一个金融中介手中。所说的银行帮个人打理数字人民币,其实就是银行帮助用户找到合适的投资对象,然后承诺用户一定的投资回报,银行倒过来提取收成中的一部分作为服务费。这非常像目前的理财业务,甚至也会跟理财业务一样,为吸纳大量闲散资金组成一支数字人民币投资基金,相信这种业务在数字人民币时代会大行其道。这样说来,银行还会像过去那样提供利息型保本业务么?这就难说了,因为数字人民币时代会极大考验商业银行的投资风险控制能力,相信到时还会有经营比较稳健的商业银行可以提供利息型保本业务,但利息会有多少就很难说了,而且也很难说央行会不会再出统一的利息政策了。
至于币值稳定的问题,很难简单笼统的来回答。不过就目前情况来分析,出现数字人民币一步到位完全取代纸币的可能性很小,毕竟还有大量老年人等无法使用电子手段交易的弱势群体存在。那会不会像立陶宛那样,在过渡期投放数量有限,可以视同法定货币且具有投资价值的数字货币呢?前面分析过,供应的相对“少量”无疑会导致数字货币的价格不稳定。因此更大的可能性是,数字人民币试点完成后应该会足量供应可供兑换,人民币纸币发行量慢慢减少,但这个过渡期可能会很长。
那么当数字人民币和纸币共存时,对老百姓而言会怎么选择呢?在利息相同的前提下,再看那种支付手段成本更低?理论上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人民币的交易成本为零,因此,数字人民币发行后,理论上有可能会很快取代目前的电子支付手段如微信支付或支付宝等。但数字人民币发行初期,使用场景及方便性肯定不如纸币甚至是电子支付手段如支付宝,因此毫无疑问纸币银行卡仍会比数字人民币更通行,除非对数字人民币交易采取优惠措施,就像当初推广微信支付宝等电子支付系统一样。然而一旦这些优惠措施不存在了,人们还会不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应用场景更广泛且成熟的纸币或银行卡呢?这会是个问题。因为资金往来其实不仅仅是一种交易,有时还是一种具有社会属性的人际关系行为。在不少场景下,人们会把某些金钱转移不仅仅当作一种交易,更是家庭和社会关系中的一种仪式,比如给老人和孩子发红包,而数字转移在当下很难有仪式感。对这种习惯的改造也许会比教会老年人使用电子钱包更容易,但很难想象会完全被取代掉,从而让一个人完全只用数字人民币而一点都不需要传统纸币。如果是这样,可能反而会因纸币的短缺而发生炒作纸币的问题,不得不防。
不过,或许上面提到的诸多顾虑都是多余的。在全面推行数字人民币时,央行或许会设置一个自由过度阶段,但不会像立陶宛发行 LBCoin 那样仅作为一种限量的投资品,而是保证数字人民币足量供应,而且与纸币完全通用,即应用场景完全一致,同时老百姓你想用纸币还是数字人民币付款任选,而且都有利息,这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状态。这种状态跟现在电子支付普及后的状态类似,现在你的钱是纸币及存在银行卡里的数字,未来主要是手机电子钱包里的数字人民币;关键的区别是,现在存取款或转账支付都需要平台主要是银行为你提供服务,未来数字人民币时代完全是个人对个人的交易,不需要通过银行等中介平台,快捷且几乎零成本,而这恰是它的诱人之处。(资深媒体人黄华)
来源链接:mp.weixin.qq.com/s?__biz=MzU0OTkyODE5Ng==&mid=2247503373&idx=5&sn=caadd3b87317e52ab49d041e05e1e37e&chksm=fbaae266ccdd6b704ae0fde122845ed65a0b90a7fc5dff65f420875f91ea90ed11555ace747e&scene=0&xtrack=1
来源:金融1号院
- 免责声明
- 世链财经作为开放的信息发布平台,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链财经无关。如文章、图片、音频或视频出现侵权、违规及其他不当言论,请提供相关材料,发送到:2785592653@qq.com。
- 风险提示:本站所提供的资讯不代表任何投资暗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 世链粉丝群:提供最新热点新闻,空投糖果、红包等福利,微信:juu3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