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AI、区块链轮番上阵,浙江移动助 “云上城管”显威力
最近,不少杭城市民在街头不时会看到一辆辆头顶着一个白色 AI 功能摄像头的扫地机器人,前头还自带两把圆形“扫帚”,车轮小小的,移动时慢悠悠的,看起来很可爱。“环卫机器人可实现每小时扫地 7000 平方米,续航能力 6-8 小时。”下城区城管局办公室主任张毅恒介绍,“它上路后可以减少 6 个环卫工人的工作量”。原来,早在 2019 年 1 月,在浙江移动的技术支持下,杭州市下城区“云上城管”就启用了全国领先的城市管理领域区块链应用,实现了智能河道监测、道路路况实时监测、AI 监控视频等三大城市智能管理。近日,浙江移动携手下城区城管局打造的杭州第一个基于 5G 及区块链技术的环卫动态管理样板平台——城市管理“红旗班”正式启动,为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打造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再添助力。
城市管理“红旗班”:让城市管理像绣花一样精细
果壳箱满溢、车辆人行道违章停放、户外广告牌倾斜、人行道树洞垃圾……面对城市管理出现很多新的问题,如何提升城市管理效率,特别是城市基层的管理更是考验智慧。作为新一线城市,杭州近年来引入 5G、AI、区块链等技术,用新的科技成果武装城市管理,推动城市管理智能化、数字化。
这次成立的“红旗班”一共有 25 位环卫工,负责延安路下城段以及武林广场两侧的东西跑道城管管理区域。“以前他们只管卫生,现在管理范畴已扩展为市政、序化、亮灯、交通、停车、绿化、垃圾分类等方方面面,并且联动交警、住建、数管、街道等横向部门。”张毅恒说。
记者看到,“红旗班”这批环卫工不再穿着黄色工作服,而是蓝底黄字的夹克式工作服,手上也不是拿着大扫帚,而是配备了 14 台智能环卫装备。众多高科技应用产品也纷纷投入使用,5G 无人扫地机器人、智能吸扫一体机、管家式保洁车、高温蒸汽清洗机、大数据指挥中心……
比如意大利进口的吸扫一体机,在清除路面垃圾的同时,还能清理路面灰尘和粉尘,再配合洗地机,能实现路面“席地而坐”的干净。“以前一条路扫地全靠一把扫帚和两条腿走,现在有了扫地车,更能实现道路机动化巡查保洁。”红旗班负责人方萍说。
据介绍,整个管理区域接入 AI 监控 26 路,实现了违规物、沿街晾晒、人员聚集等问题的“AI 自治”。任何的“风吹草动”都能在红旗班的指挥中心数据大屏上一目了然。
以人行道违停为例,AI 监控智能发现后,自动获取车牌,确认后,车主会马上收到违法停放短信,要求 7 分钟内驶离,否则将予以处罚。
区域内还构建了动态感知检测管理系统,让果壳箱、路面护栏、树洞等城市家具会“说话”。“目前,区域内共有果壳箱 73 只、树穴 193 个、护栏 7 段 375 米、宣传栏 4 个、停车场 35 个、立面幕墙 41 个,户外广告牌 41 块,全部安装上了智能传感器,有任何变动,我们的指挥中心数据大屏上都会有报警”。记者看到,指挥大屏上显示武林广场东跑道上的 9 号果壳箱变成了红色。“这说明已经发生满溢了,我们会立即指挥城市管家过去处理。”张毅恒说。
浙江移动工作人员表示,“红旗班”智慧平台借助 AI 智能监控系统、传感器、NB-IoT 传输等信息化手段,对城市管理中的车辆违停、垃圾堆积、垃圾箱着火、广告牌倾斜坠落等现象以及工作人员动态进行实时监测,并通过 5G 网络和区块链技术,将采集到的“碎片化”数据快速且真实地上传至区城市大脑平台,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抽取、挖掘,构建大数据分析模型,对“红旗班”管理高发难点问题以及人员管理问题等进行分析,智能化地向城市管理部门提出预测、预报和预警等决策分析结果,可大幅提升城市运作和人员管控效率,推进城市管理信息融合共享。
“云上城管”AI 系统:多场景应用区块链技术助力杭州建设智慧城市
记者了解到,除了“红旗班”区块链管理系统外,浙江移动联合杭州下城区上线的“云上城管”AI 系统还在很多场景应用了区块链技术。
此前,“云上城管”AI 系统借助路面监控、卫星定位、大数据、云技术等先进技术手段,建立城市管理大数据库,实现了一线工作人员在环卫、直运、查违、河道、停车、绿化、市政等 12 项城市管理工作上的创新和升级。
在河道水质的监测方面,下城区“云上城管”二期中的人工智能河道监测功能很好地解决了水质监管的问题。“我们在每条河道的排水口上都安装了水下机器人,可以利用 5G 技术进行水质数据的实时监测以及画面回传。”下城区城管局张毅恒介绍。
记者在“云上城管”二期的控制大屏幕上看到,工作人员可以随意抓取下城区所有河道排水口的水质数据信息。“其中就有一个‘电导率’数值,如果超过 500,就说明水质有问题,有可能存在雨污混排的情况,城管队员就要去现场勘察。”
在道路监测方面,“云上城管”与出租车公司合作,出租车司机的手机上都装上了“传感器”,出租车天天在路上跑,所有通过手机传感器监测到的数据都传回“云上城管”系统,再通过计算机算法形成实用数据。“东新路上有一个窨井盖,高出了地面 2 厘米,导致路面不平整,每次车开过都要震一下,‘云上城管’后台监测到这个问题,立马派人过去维修了。”张毅恒说,“自从这套系统上线,原来的路面人工巡查人员就转岗了,用来增加路面抢修的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该路面监控系统还正式接入了中国移动开发的区块链平台,“以后会开发一个 APP,老百姓也可以下载安装路面监控传感器,为路面大数据监测提供数据上传,上传的多还会有奖励”。
“让马路会说话”是“云上城管”二期上线的“道路健康生态检测系统”所实现的。原理是将智能硬件、互联网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结合起来,进行快速准确的市政道路行驶质量检测。用智能手机将数据采集完成后发送到云端。在云端,基于规则和机器学习方法对上传的海量数据进行处理,准确分析出问题的程度和类型,再基于 GPS 信息给出问题的位置。
2019 年,由国家信息中心牵头,中国移动作为核心组成单位参与建设的区块链服务网络(BSN)项目正式发布。
近年来,浙江移动积极开展区块链技术的探索与应用,与政府部门联合开展区块链服务网络(BSN)社会治理和杭州城市大脑区县平台试点,实现了城管道路信息及贡献值管理、酒店消毒监管等多个应用的数据上链,还开发了自主可控的 IT 云区块链服务平台 ZMCC-BSP,并从 2017 年开始陆续推出区块链龙井茶溯源、中小学直饮水监测等一系列区块链平台或应用服务,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来源链接:mp.weixin.qq.com
来源:区块链风云榜
- 免责声明
- 世链财经作为开放的信息发布平台,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链财经无关。如文章、图片、音频或视频出现侵权、违规及其他不当言论,请提供相关材料,发送到:2785592653@qq.com。
- 风险提示:本站所提供的资讯不代表任何投资暗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 世链粉丝群:提供最新热点新闻,空投糖果、红包等福利,微信:juu3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