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可以保证上链信息的真实及有效性吗?
区块链作为一项新兴技术,在应用落地过程中,除了最核心的找出与产业的真正结合点,解决行业真实痛点之外,在实际操作落地之前,也有一些问题或者普遍的担忧需要解决。目前企业在应用区块链时的担忧主要有:如何保证上链信息的真实性,保障区块链建立可信环境的前提;如何保障数据隐私性,确保企业自身在应用区块链的过程中不泄露敏感数据;企业偏好使用联盟链,那么使用联盟链会不会影响数据在联盟外的互通和交互;产业区块链项目要如何冷启动以及可持续发展。
如何保证上链信息的真实及有效性
信息与区块链的关系可以分为信息上链前以及信息上链后两个阶段。区块链的可追溯和防篡改等优势主要是在信息上链后的阶段创造价值,如保证信息上链后的真实性,让用户可以放心地相信它;但要保证用户相信的信息真的是正确的, 还得从信息的源头入手,也就是如何保证信息上链前没有被篡改过的问题。这是单一的区块链技术无法做到的,可以借助其他的方式,从两个层面进行改进。
第一个层面是信息采集的层面,可以在信息采集环节先对信息进行认证, 让信息有一定的权威背书再进行上链处理。
这种方式需要基于现有的信息认证方式,如公证处公证、CA 认证、尽职调查等等。本报告 3.1 节中提到的 tZero 投资人 KYC 采用的就是先进行尽职调查再上链的方式,该案例中投资人的相关信息全部通过传统的方式进行链下的审核, 如 ID、住址、净资产等,得出结果后在链上生成投资人账户,并基于审核的结果通过智能合约管理账户权限。这个账户和对应的权限其实就是投资人的链上身份信息,以后所有涉及解除禁售、市场交易的行为,全都基于这一认证过的信息进行。
在信息认证的过程中,也可以借助其他技术,比如语音识别、指纹识别等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生物特征本质上也是对信息的背书,同一个用户产生的不同信息,可以在通过生物特征认证之后再上链存证。除此之外,也可以借助物联网技术,由机器自动采集数据,减少人工的干预,降低篡改信息的可能性。
第二个层面是缩短信息产生或信息验证到信息上链之间的时间窗口,以降低人为篡改的可能性。
为了缩短信息验证后到信息上链的窗口,我们可以在联盟许可链中设置验证节点,让信息被验证后第一时间向其他节点广播。甚至可以将验证过程也放在区块链上完成,比如引入多家认证机构,各自分别上传认证结果,基于智能合约判定,只有在全部通过认证通过后才算是完成认证,而智能合约判定之后也将自动为信息加盖时间戳,完成信息上链过程。除此之外,基于传感器、物联网等技术采集的数据也可以直接绕开人工干预环节,实现自动化的实时上链。
除了通过以上方式来加强信息上链前的可信度,区块链上链后的不可篡改性也将对上链前的篡改行为产生约束,尤其是针对临时性的篡改行为。基于单点管理的系统,可以随意更改数据,临时作恶达到目的之后可以不留痕迹地把信息改回来。但一旦将篡改后的数据上传至区块链,就再也没有机会修改,或者说任何修改都会留下不可磨灭的记录。因此,在数据上链前是否要篡改数据,对于作恶之人也成为了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这样一来,篡改数据的成本也升高了。
- 免责声明
- 世链财经作为开放的信息发布平台,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链财经无关。如文章、图片、音频或视频出现侵权、违规及其他不当言论,请提供相关材料,发送到:2785592653@qq.com。
- 风险提示:本站所提供的资讯不代表任何投资暗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 世链粉丝群:提供最新热点新闻,空投糖果、红包等福利,微信:juu3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