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偿性

偿性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数字人民币具有法偿性、强制性、通用性三个突出特点

目前,数字人民币正在全国"10+1"地区及场景进行测试。与形形色色的虚拟货币相比,数字人民币有何不同?接下来,要如何进一步完善数字人民币生态系统?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董希淼表示,与虚拟货币和非银行支付工具相比,数字人民币具有法偿性、强制性、通用性三个突出特点。因此他建议,接下来应及时修改中国人民银行法、人民币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明确数字人民币的法律地位,为其正式发行和流通提供法律保障。 针对公众普遍关心的落地应用问题,董希淼认为,应构建一个开放、包容、共赢的数字人民币生态系统,让全国广大用户能够方便用、喜欢用,进一步强化数字人民币法偿性、强制性和通用性。具体来看,可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鼓励多主体参与。二是实现多场景覆盖。三是拓展多功能应用。四是开发多形态钱包。

央行副行长:数字人民币主要定位是流通中现金且具有法偿性

世链财经消息,日前,央行副行长范一飞撰文表示,数字人民币主要定位于M0 ,必须恪守《中国人民银行法》、《人民币管理条例》等与现钞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具有法偿性。根据人民币法偿性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具备接收条件的情况下,不得拒收以支付我国境内一切公共和私人债务的数字人民币。范一飞强调,其是央行向公众提供的公共产品,不计付利息,央行也不对兑换流通等服务收费。 其认为,数字人民币同时要遵守大额现金管理及反洗钱、反恐融资等相关法律法规。其称,根据人民银行《关于开展大额现金管理试点的通知》,试点地区的数字人民币需要进行大额存取现登记,以配合反洗钱相关工作,相关机构应向央行报告其大额及可疑交易。

快讯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日
更多
点击鼠标右键,图片另存为...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