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头条|严禁以“微商”之名搞传销
币圈观察  

头条|严禁以“微商”之名搞传销

摘要:近年来,一些传销组织以高额回报为诱饵,借助互联网平台,打着所谓“微商”、“电商”、“多层分销&rdq
    近年来,一些传销组织以高额回报为诱饵,借助互联网平台,打着所谓“微商”、“电商”、“多层分销”的旗号,诱骗港城市民从事传销活动,极大地危害了经济社会安全。14日,从全市打击传销工作领导小组联席会议传来消息,今年,市工商、公安机关共查办传销犯罪案52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50余名,查处取缔传销违法活动9起,驱散、遣返传销人员1300余人,传销活动在我市得到了有效遏制,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公开化传销活动基本绝迹       今年以来,我市高度重视打击传销工作,将其作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要内容,将创建无传销城市工作纳入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标准。“目前,公开化、大规模的传销活动在我市已经基本绝迹。”市政法委副书记李更卿在14日召开的联席会上介绍。     为更好打击非法传销,我市通过实行综治考核一票否决制度,切实加强对打击传销工作的组织领导,真正把打击传销工作纳入总体部署,“党政领导、综治协调、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得到进一步巩固,形成了强大打击合力。     执法部门发挥主力军作用,近年来,公安部门先后破获“菲思特”、招远于某某组织策划传销及某特大跨省“拉人头”式传销大案,工商部门先后查处取缔了“太平洋直购”、“东升伟业”、“北京中绿”等传销团伙。市工商局和市公安局于2013年建立了协作联动机制,确定在案件移交、证据保存、信息通报等方面开展合作,每年都组织联合执法行动,有效遏制了传销的蔓延势头。       互联网成传销新“阵地”         “我市打击传销工作总的形势较好,从创建无传销社区、村镇、街道入手,有效压缩传销生存空间。”李更卿表示。不过,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互联网渐成传销新“阵地”,网络传销开始浮出水面。     在互联网上,许多传销组织大多是打着所谓“微商”、“消费投资”、“爱心公益”的旗号,以“创业、就业、招聘”为名实施违法犯罪活动。不仅如此,网络传销还与非法集资、经济诈骗等活动相互交织,涉及人员众多,具有很强的隐蔽性、欺骗性和社会危害性,直接损害了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     打击传销究竟有哪些难点,我市下步如何进行有效监管?对此,李更卿向记者介绍,“传销对象参与主体正向外出务工人员、在校学生、下岗失业人员等群体扩展,而传销手段则普遍开始利用互联网从事传销活动,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予以打击,必将带来严重后果。”     目前,许多传销组织打着直销连锁经营、资本运作等幌子进行诈骗,形式更加隐蔽,社会危害性更大。今后,打击传销工作领导小组将把打击传销作为促进发展、维护稳定的硬任务,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予以坚决打击,决不允许传销活动在我市做大成势。         全面启动“斩草”执法行动   在昨天的联席会议上,我市正式启动了“以‘招聘、介绍工作’为名从事传销活动专项整治”以及“打击传销‘斩草’行动”两个专项执法行动。     据介绍,打击传销“斩草”执法行动将重点查处打着国家政策旗号或“国家扶持”“政府背景”的名头,诱骗他人的“拉人头”式聚集型传销活动;以“招聘、介绍工作”为名的传销活动;以“虚拟货币”“爱“慈善互助”“金融互助”等为幌子实施的网络传销违法犯罪活动;打着“直销”名义从事传销活动。活动时间从即日起至10月31日,专项行动期间,市工商局、市公安局将适时向社会公布一批打击传销典型案例。     以“招聘、介绍工作”为名从事传销活动专项整治是由市工商局、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人社局四部门联手,开展为期三个月(8月15日-11月15日)的传销活动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打着“创业、就业”的幌子,以“招聘”“介绍工作”为名欺骗在校学生参与传销、限制学生人身自由的传销组织。     “我市将要按照专项行动的部署和要求开展工作,要查处、侦破一批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大要案件,有效遏制传销发展蔓延势头。”李更卿表示。下一步,我市将要围绕城乡结合部、闲置房屋较多、流动人口密集的村镇、社区,集中开展清查整治,采取相应处置措施。对网络传销,将实行多部门联动,密切配合,充分运用技术手段,锁定核心层人员和核心账户,查明传销体系,实施精准打击。
免责声明
世链财经作为开放的信息发布平台,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链财经无关。如文章、图片、音频或视频出现侵权、违规及其他不当言论,请提供相关材料,发送到:2785592653@qq.com。
风险提示:本站所提供的资讯不代表任何投资暗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世链粉丝群:提供最新热点新闻,空投糖果、红包等福利,微信:juu3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