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研 > 头条|警惕披着数字货币外衣的金融传销
币圈观察  

头条|警惕披着数字货币外衣的金融传销

摘要:现在出门,很多时候已经可以不用带“钱”。打车、看电影、购物、吃饭、加油……你都能不用现金,甚至不必使用银行卡
    现在出门,很多时候已经可以不用带“钱”。打车、看电影、购物、吃饭、加油……你都能不用现金,甚至不必使用银行卡,一部手机就能搞定。这得归功于货币电子化的发展。       最近,澳大利亚男子克雷格·赖特声称,他就是“比特币之父”中本聪。这让原本不平静的虚拟货币市场又一次引人关注。伴随着互联网金融,各类传销虚拟货币盛行,像bbt币、摩根币、维卡币、百川币等,投资者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要轻易上当受骗。       央行正在研究数字货币       1月20日,央行透露召开数字货币研讨会,就数字货币发行的总体框架、货币演进中的国家数字货币、国家发行的加密电子货币等专题进行了研讨和交流,争取早日推出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新的支付时代迎来了迅猛推进的一步。       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如果成功发行数字货币,将带来许多便利:可以降低传统纸币发行、流通的高昂成本,提升经济交易活动的便利性和透明度,减少洗钱、逃漏税等违法犯罪行为,提升央行对货币供给和货币流通的控制力,更好地支持经济和社会发展,助力普惠金融的全面实现。       数字货币的概念比较新,目前尚无官方定义。分析人士认为,根据此次央行所发文章,央行所指数字货币应该是人民币的电子化,包含区块链技术。目前人们日常所用的银行转账、余额宝等第三方支付等行为均与数字货币有关。       而广义的数字货币又包括非官方发行的虚拟货币,比如比特币,不过,央行在去年12月发通知,防范比特币风险。       华融证券财富管理中心副总经理肖波表示,在数字货币还没有带来大变革之前,目前电子支付与所谓的数字货币还比较接近,交易时所用的钱都是通过银行账户进来的,都受到央行发行货币规模的控制。不过,央行所推行的数字货币很有可能会改变货币的发行技术,目前的电子支付只是将纸币价值转到网上传输,而未来数字货币可能在区块链上建立账本,不会被人篡改,而电子支付只是单向记账。       投资数字货币要谨慎       前不久,永康两公司“发行数字货币”涉集资诈骗上亿元,被警方查处。       经查,浙江物联科技有限公司及其关联公司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无视国家法律法规,以所谓经营数字货币“易币”项目为幌子,高额回报为诱饵,虚构相关事实,利用互联网向社会不特定人员非法募集资金,其行为已涉嫌集资诈骗罪。       对于如何识别不法分子利用该类虚拟货币实施金融网络传销,如前段时间被警方界定的“马克币”“赫尔币”等金融网络传销?       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该类打着“数字货币”幌子的金融网络传销,首先要识别投资者收益来源,常见的方式是,收益主要通过介绍其他投资者(下线)赚取利益;其次,夸大宣传投入小、大回报、坐等高收益等。这两点基本具备了传销的特征,投资者要高度警惕。       至于比特币,其发行超越主权国家信用,因此尚难以得到更广泛的承认。除此之外,比特币交易市场容量较小,交易24小时连续开放,没有涨跌幅限制,价格容易被投机分子控制,产生剧烈波动,风险极大,存在较大的投机风险。同时,比特币的相关交易市场仍处于自发状态,可能存在交易对手方风险、资金安全风险和清算结算环节的风险等,投资者合法权益也很难得到有效保障。       或许,比特币是有价值的东西,也是不错的投资品种,但究竟适不适合玩,普通投资者心里要掂量掂量自个的承受能力。       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一行三会”联合记者发布会上,银监会主席尚福林明确提示投资者,在参与社会金融活动时,必须十分审慎,要着重做好“三看”:一是看对象,看他是不是面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在筹集资金;二是看回报,看是不是承诺超常的高利回报;三是看营销,看营销是否公开宣传,以公开宣传的形式募集资金。而这三点,对于金融传销案例来说均具备,是投资者最应规避的“禁区”。  
免责声明
世链财经作为开放的信息发布平台,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链财经无关。如文章、图片、音频或视频出现侵权、违规及其他不当言论,请提供相关材料,发送到:2785592653@qq.com。
风险提示:本站所提供的资讯不代表任何投资暗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世链粉丝群:提供最新热点新闻,空投糖果、红包等福利,微信:juu3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