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研 > 头条|“失联”女大学生讲述如何误入奉化传销陷阱
币圈观察  

头条|“失联”女大学生讲述如何误入奉化传销陷阱

摘要:前段时间因失联多日而备受众多网友关注的广西大三女生韦彬彬,3日中午与父亲踏上了从南宁开往河池大化的大巴车,并于当天下午平安回到家乡(详见本报7月29日10版、8
  前段时间因失联多日而备受众多网友关注的广西大三女生韦彬彬,3日中午与父亲踏上了从南宁开往河池大化的大巴车,并于当天下午平安回到家乡(详见本报7月29日10版、8月1日11版相关报道)。在失联的这段时间里,她疑是受到传销组织的控制。到底是谁将她推入了传销组织?她究竟遭遇了什么?8月3日下午,经历惊险波折后的韦彬彬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的遭遇,并表示自己通过这件事得到了教训。   高中同学“热心”帮找工   7月31日,韦彬彬与父亲到车站打算买票回家。两人很谨慎,他们怀疑一路上有人在监视他们。因买不到票,他们回家的行程推迟了一天。8月2日晚上,他们平安到达南宁。   在之前网友们关注的一个细节中,曾提到韦彬彬到宁波找高中同学黄某。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将韦彬彬推入传销组织的,正是这名口口声声说要照顾她、帮她介绍到咖啡馆工作的高中同学。   黄某是韦彬彬在河池都安高中读书时关系较好的同学,但两人已经很久不联系了。今年5月份,黄某突然开始频繁联系韦彬彬,时常表示关心。看到韦彬彬在网上的动态显示其在上海、南京没有找到工作,黄某便主动联系她,让她到宁波来,说可以帮她找一份咖啡馆的工作。   韦彬彬7月16日到宁波后,黄某又让她坐车到奉化。到了奉化后,黄某称自己在奉化有个跟单工作,让韦彬彬和她一起先到“表哥”家里住两天。可这一住就是10多天,其间黄某一直以各种理由推托韦彬彬要回宁波的要求。   与几个男子合住一套房   这个“表哥”的家为两房一厅,里面住着七八个成年男子。韦彬彬和黄某睡一个房间,房间里只有两张床。听房子里的人说“表哥”去出差了。韦彬彬后来才知道这名“表哥”姓包,是这些人的“头儿”。   “前两天很正常,早上被房里其他人叫起床,吃完饭后就有人带我们出去逛逛奉化,看看当地景点。”韦彬彬说,她最初并没有发现这里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虽然屋子里的人从来不肯说他们每天去干什么,但是对她的态度都非常好。   两天以后,韦彬彬的手机被黄某借走。后来黄某说在上厕所的时候把手机弄掉了,会再买一部新的赔给她。“没有了手机我挺着急的,但我没有想太多,还是很相信她,以为她真的会买新的手机给我”。   两天过后,韦彬彬开始被带着到别的房子走走,而且每天都要去听课。“来听课的人都说他们以前是出来打工的,过得很辛苦,但是自从进入这个行业以后,生活就好过很多。”韦彬彬说。   误入传销组织被洗脑   这里的人告诉韦彬彬,他们销售玫琳凯等产品。由于仅听介绍说收益很高,却没有具体方法,这让韦彬彬很疑惑。她便一直追问具体的操作方法,但对方说这是公司机密,只有加入了才能知道,而加入的条件就是先交2800元的投资费。   据讲课的人说,公司员工分ABCDE五个级别,E级员工每月工资1000元打底,做到C级就是领导层,工资会涨至7000—8000元。等到了A级,每月就会有1.9万元的工资。每当韦彬彬想进一步了解情况时,就会有人来劝她。“他们都会来跟我说这个行业有多好,让我不要多想”。 讲课的人还劝韦彬彬不要再继续读大学,在这里奋斗一两年会比大学里的同学厉害得多。   后来,韦彬彬发现情况不对劲。7月29日晚上,韦彬彬不但被逼着交2800元的投资费,还被逼着按照规定内容打电话回家报平安。“他们逼着我撒谎说自己在嘉兴,很安全。我走到角落里想用壮话告诉父亲自己在奉化,黄某听见了立马抢走手机。我看到她的眼神不太对,就开始意识到了危险”。   不断寻找机会终于逃脱   韦彬彬跟房子里的人说自己没钱,想回家,于是这些人就开始限制她的自由。7月31日,韦彬彬趁房间里人很少,拉开门就冲了出去。黄某立刻追出来抓住她。“我说我想去外面坐坐,然后就换成一个男的跟着我。我路过一个治安亭,但是里面没有人”。韦彬彬一直往外走,她走到了一个加油站,正好有辆车在加油。韦彬彬立刻跑过去跳上车,暗示司机张女士报警。那个跟出来的男子一直装出情侣吵架的样子,让韦彬彬先不要走,有话好好说。“我一直跟女司机说帮我报警,后来她直接开车带我去派出所”。   “没想到女儿的高中同学做出了这样的事情。手机被人拿走就算了,我们再买一部新的。只要人没事就好。”今年60岁的韦父只求自己的孩子平平安安。   经过这件事情,韦彬彬说自己也得到了教训。她还劝诫在校大学生不要去太远、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打工,更加不要轻信中介,轻信那些很久没有联系的同学,凡事都要小心。   [记者调查]   为何屡有大学生被骗入传销之门?   这件事的背后,引发了深思。每年暑假,大学生被骗入传销的事件屡见报端。大学生如何防止被骗入传销?近日,记者对此做了相关调查。   现象:每年暑假都有学生被骗   每年一到放假时间,各种中介公司就在高校里散发招聘宣传单。19岁的广西民族大学学生小韦告诉记者,她周围发生跟着中介出去找暑假工被骗的例子很多。每到暑假,宿舍门上都被贴上很多中介广告。广告上只留了手机号码以及待遇情况,到底是什么公司、是否合法等,一概无法查询。   据小韦及其身边同学了解,每到暑假,会有包车在各大校园大门经过。“中介会告诉工资是多少,然后包车过去,过去以后工厂会收各种钱。其实中介收完中介费就走了,根本不管接下来的事情。有时过到广东那边,才发现其实根本没有工厂;或者到了那里,才发现待遇并没有那么好,有时候一天的工作时间长达十几个小时。”每年她都听说有人被骗,其中被骗入传销的大有人在,但每年到外地打暑假工的学生仍不少。   探因:为何大学生屡陷传销组织   巨大的就业压力困扰着众多大学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下,只要就业“机会”一显现,多数大学生都急着去尝试。于是,众多传销组织均打着找工作、做生意的旗号,利用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的弱点,以校友、朋友的身份诱骗大学生进入传销窝点,发展“下线”牟取暴利。   此外,大学生容易轻信他人,不了解法律、劳动法规,很少有人意识到去核实公司是否合法,看到同学出去找暑假工,于是未经核实纷纷抱团同行。传销者对“直销”的虚假宣传迎合了部分大学生急于“建功立业”和摆脱经济困境的心理。   警惕:找暑假工别忘了核实   那么,通过中介公司找暑假工出了事,中介公司是否该担责?广西安信律师事务所律师吕芳琳表示,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与中介公司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不存在劳务关系,中介公司不需要担责。但是,如果怀疑中介公司非法,并且能够证明,那么可以向公安机关举报。   警方提醒,大学生在求职或者找暑假工的时候,不要轻信同学、朋友对优厚待遇的许诺。如果传销组织收取入门费,并让参与者通过层层发展人员而获取报酬,有可能就是传销陷阱。另外,委托中介机构介绍前,应先查看是否有工商局颁发的营业执照和劳动部门颁发的职业介绍许可证原件,办公地址是否与证件一致。同时,还可从公司招牌是否醒目、办公设备是否齐全、办公人员工作状态等来判断中介是否可信。在打工前应先了解应聘公司的背景,在签订合同前应先核实公司身份:是否有工商颁发的营业执照、是否合法等。另外,应多学一些法律知识,谨慎签订劳动合同,发觉被骗,及时报案。
免责声明
世链财经作为开放的信息发布平台,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链财经无关。如文章、图片、音频或视频出现侵权、违规及其他不当言论,请提供相关材料,发送到:2785592653@qq.com。
风险提示:本站所提供的资讯不代表任何投资暗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世链粉丝群:提供最新热点新闻,空投糖果、红包等福利,微信:juu3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