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元宇宙 > 深度|警惕针对中老年人的传销式销售骗局
币圈观察  

深度|警惕针对中老年人的传销式销售骗局

摘要:虽然近年政府加大了打击传销力度,但传销经济邪教在目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实体经济遭受严重冲击的情况下,异地拉人头传销猖獗,传统传销转战互联网,庞氏骗局、非法集资与

       虽然近年政府加大了打击传销力度,但传销经济邪教在目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实体经济遭受严重冲击的情况下,异地拉人头传销猖獗,传统传销转战互联网,庞氏骗局、非法集资与传销手段交织,涉及地域广、人员多、危害大。打击传销任重而道远,反传销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希望大家携起手来,狙击传销邪教的疯狂蔓延!您身边的反传防骗顾问,请关注反传销协会微信公众平台:lixufcxxh

 
 
 
 
 
 
 
 
 
 
 
 
 
 

反传销协会温馨提醒:一些传销公司(组织)抓住中老年不懂网络,信息不对称,缺乏关爱,想健康长寿等心理,虚假宣传,夸大产品功效,夸大投资回报,诱骗中老年人参与传销活动,希望引起各地执法部门的重视,不要让老人生活在欺骗中,生活在暴富的美梦里!

 

网友反馈:

@卡卡罗特mal:已经被央视曝光的可喜安床垫,虚假宣传包治百病, 一张一米五的麦饭石床垫竟然要一万六,场地门口有看守,进去有人跟着,无法拍照,一堆老年人在那听课洗脑,说是可以包治百病。这难道不是传销?这种黑心营销政府不应该严重打击一下吗??

 

@孙小红爱路飞:组织老人出去玩然后开会推销产品,一个净化器就1W多块钱、说当场订单少2000块钱,据我妈说还有使用者上台说如何如何好!属不属于传销?在网上查不到任何正规的介绍说明、百分之90都是投诉骗局打假。。。

 

@陕西身边事:无耻的传销总骗老人,迟早有报应。假借免费给老人测骨密度的名义,车接车送,一步步诱骗老人买药。独居老人太容易受骗了。这根本就不是药,完全是三无产品,姥姥姥爷买了半年的药,刚刚看姥爷接他们电话,我告诉他们我已经报警了,别再骗人了!他们在李家村万达2栋1单元26层

 

@井井酱--深井冰:过年回家发现我妈妈在一个叫什么传统文化群的群里 而且貌似都和金钱有关。。我就点开看看。然后我就惊呆了,明明商、当我看到这三个字的时候我就惊呆了、差不多看新闻的人都知道明明商是传销我很担心我家人受骗。。所以打算啊请大家啊帮忙

 

报道
“养生讲座”不是传销甚于传销
 
 

 

  最近,小港的柳女士挺苦恼,公公婆婆经常去小区楼下听免费保健讲座,偶尔还会领一点小礼物回家。可是,前两天,公婆却提出打算去买一台电疗仪,柳女士一听价格,要19800一台,柳女士质疑,商家会不会是在忽悠消费者?29日,宁波北仑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对该商家进行了现场检查,并将作进一步调查。(7月30日《现代金报》)

 

  不可否认,“养生讲座”不是传销。这种营销方式,是从情感上拉近与老人的距离,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销售高价医疗器械,很容易引发家庭矛盾。诚如执法人员所言,这还是一个管理盲区,打着法律的擦边球进行营销,即使存在夸大辅助治疗效果,也很难取证。问题是,一些老人看不清“养生讲座”、免费礼品背后的伎俩,被商家牵着鼻子走,疯狂购买高于市场价数倍的保健产品,甚至不惜同子女反目。可见,虽然“养生讲座”不是传销,但其对老人的危害,甚于传销。

 

(您身边的反传防骗顾问,请关注反传销协会微信公众平台:lixufcxxh)

 

  在看病难、看病贵的困境之下,老年人群体渴望回归自然,过上健康生活。这时候,一些急功近利的人,看准了生财之道,期望一夜暴富,所以才会冒出那么多所谓的保健品和“养生讲座”。虽然保健品诈人钱财的新闻不断,但追捧保健品的老年粉丝,还没有完全清醒过来。可见,不良商家拿保健品骗财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无处不在的非理性“养生情结”,以及老年人群体无意识的跟风行为。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将逐渐步入老龄社会,老年人将成为一个相当庞大的社会群体。为此,国家和地方均制定了系列优待老年人的政策,倡导社会和公众尊敬、关爱老年人。然而,令人不堪的是,偏有一些无德商家和不法分子,非但不善待老年人,反而变着花样去忽悠老年人。如向老人过度推销保健品、医疗器械等。至于用“养生讲座”忽悠老年人,以此诈取钱财,其卑劣行为,严重损害了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侵犯了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您身边的反传防骗顾问,请关注反传销协会微信公众平台:lixufcxxh)

 

  可见,“养生讲座”骗财,更应反思老年人权益保护。在当今商品社会,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甚至是不择手段,已成为社会一大通病。而欺骗老年人,则是一些不法之徒惯用的伎俩。他们利用老年人思维缓慢、容易上当受骗的弱点,频频将罪恶之手伸向老年人。因此,“养生讲座”乱象,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警惕,消除监管盲区,并制定铁律严厉打击。然而,保护老年人权益,仅仅凭靠制度和法律约束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要树立全民敬老意识,倡导人们恪守社会公德,像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样敬重所有的老年人。

 

(光明网-时评频道 作者:张西流)

 

 

细数保健品非法宣传“五宗罪”

 

 

  西宁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从5月开始,组织开展为期5个月的严厉打击保健食品非法生产、非法经营、非法添加、非法宣传的“四非”专项行动。在检查的416家企业中,查处了18起非法经营行为,有非法宣传行为的10起。为此,西宁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总结了保健食品非法宣传的“五宗罪”,提醒消费者多个心眼儿。
  陷阱一:“药到病除”不可信
  在检查中发现,一些非法保健食品广告夸大产品功效,含有绝对化用语和不实的承诺,“根治”“药到病除”词语频频出现,“无效退款”“无毒副作用”等随意承诺,严重欺骗、诱导消费者。


  例如济南基业海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证件持有人)的保健食品“海通牌奥复康片”,其批准的保健功能为“免疫调节”,广告中却宣称“美国奥复康,天天见奇效,前列腺肥大完全好了”等。
  陷阱二:“健康讲座”为促销
  不法商家打着“访谈、讲座、采访、座谈会”等幌子,邀请假专家、假教授和假老中医在现场举办“养生”讲座,顺便兜售保健食品。不少老年人因盲目信任这些所谓专家或名人的介绍,选购了大量假冒保健食品。
  陷阱三:“免费活动”为洗脑
  通过“赠药”“免费试用”等方式,吸引老年人参加。促销现场往往气氛热烈,夸大产品功效,甚至声称根治百病。有些活动还会请一些所谓的患者现身说法,雇人制造争先恐后购买产品的假象,给人造成不买就没有了、不买就吃亏的心理暗示,老年人不知不觉中被“洗脑”,从而购买产品。
  陷阱四:“权威证明”属虚构
  非法保健食品广告利用国家机关及事业单位、医疗机构、学术机构、行业组织的名义和形象,为产品的功效作说明,以增强产品的权威性和说服力。还有一些广告含有所谓“科学或研究发现”“实验或数据证明”等无法证实的虚假内容。
  陷阱五:“专家义诊”是骗局
  雇佣所谓的专家、教授为老年人开展免费专家体检或义诊,不少老年人受免费吸引从而进行体检或咨询。体检后,“专家”“教授”往往会告知老年人身体存在多种问题,需要及时购买产品治疗,不少老年人因此被诱骗购买了一堆无用且不知真假的保健食品。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示,消费者要警惕这五种保健食品非法宣传“陷阱”。保健食品不是药品,没有治疗作用。患有疾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治疗,不要相信违法广告的宣传。(西海都市报 2013-08-01)

免责声明
世链财经作为开放的信息发布平台,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链财经无关。如文章、图片、音频或视频出现侵权、违规及其他不当言论,请提供相关材料,发送到:2785592653@qq.com。
风险提示:本站所提供的资讯不代表任何投资暗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世链粉丝群:提供最新热点新闻,空投糖果、红包等福利,微信:juu3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