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矿”背后的大布局,(BTMX.com)创始人曹晶博士独家揭秘全线升维打法 | 火星总编时刻No.45
9月18日晚上20:00点,「火星总编时刻」第45期在火星财经社群展开,本期对话主题为「高点“停矿”!BitMax.io创始人曹晶独家揭秘全线升维打法」。火星财经副总编辑猛小蛇对话BitMax.io创始人曹晶。
曹晶(George Cao),BitMax.io交易所联合创始人兼CEO,芝加哥大学博士,先后任职于骑士资本和巴克莱银行,并于纽约创立量化交易基金德华资本(Delpha Capital Management)等。他是加密货币行业不多的拥有多年华尔街量化交易和风险投资经验的创业者。
本次对话在火星财经官网以及社群TV直播,并由耳朵财经、世链财经、口袋财经、蜂巢财经、搜链财经、猎云财经、陨石财经、五六财经、未来财经、比特财经网、币零零财经、零点财经、鸵鸟区块链、社链财经、米林财经、猛犸财经、紫色财经、大象财经、链世纪财经、u讯、coinon等20家媒体联合支持。
以下为对话全文:
(为了增加文章可理解性,作者对文章进行了转录和编辑,但内容原意未有改动。)
猛小蛇:此前,BitMax交易所宣布停止平台独家首创的挖矿和填矿功能,此举一石激起千层浪,不光是BitMax的用户们议论纷纷,整个业界也十分关注。
最近BitMax的动作连连,不光连续上新优质项目,而且还和UltrAlpha达成了战略合作,推出了波动率卡等亮眼的产品,一套组合拳打下来,业界已经有观点认为BitMax可能将会超越币安。
业界久闻曹博士做事雷厉风行且高瞻远瞩,认知更是高人一筹,而这一系列动作的背后,又有怎样深远的布局?今天我们邀请曹博士做客“火星财经总编时刻”来深入地进行分享。
首先请曹博士为大家介绍一下近期BitMax发展的情况。包括日均交易量、交易对数量、目前已经推出了哪些金融产品服务用户、注册用户以及活跃用户各有多少、用户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交易所交易深度如何、如何实现的交易深度、交易所经营收益的情况如何以及对用户分红的情况又是怎样的?
曹博士:好的,谢谢总编。我大概先介绍一下BitMax现在的发展情况。BitMax从去年开始正式上线,到现在差不多正好一年。目前,我们的交易对将近有180个,一共上线70多个优质的项目,日均交易量大约有1亿多美元。我们的用户分布比较有意思,差不多30%的用户分布在中国大陆,其余的分布在印度、越南、韩国、日本、俄罗斯、土耳其以及法国。在交易量方面,还是中国用户占比较大的优势。
目前我们推出的金融产品主要是杠杆产品,但是它与别家交易所的杠杆产品都不太一样,是一种全仓模式的杠杆。这种类型的杠杆操作起来非常简便,而且可以一键做多,反手做空,非常方便。在行情较好的时候,多空转换也非常自由。此外,它还支持
多币种的抵押,每一个币种都可以用来做保证金和抵押。目前,我们的杠杆产品已受到诸多好评。除此之外,我们还推出了一个与波动率相关的产品。
目前,我们主要的波动率产品是龟兔卡,我本人也参与了该产品的设计。主要原因在于,我个人认为设计金融产品要走两个极端:要么是极简,要么就是极专业。那么所谓极简的产品,就是让人一眼就能知道这个产品是干什么的,容易上手,容易操作。那么极专业呢,就是我们慢慢地把传统金融的成熟型投资产品或者金融产品带入到币圈。
所以说,龟兔卡是我们设计的是一个极简的产品,它的独特之处在于,用户并不需要知道金融资产或者是数字货币价格移动的方向,只需知道一个大概的范围就可以了。比如说,你觉得某资产的涨跌幅在1%之内,那么并不需要知道它涨1%还是跌1%,只要知道它的涨跌在1%之内,你就可以盈利。
目前交易所的深度主要是由于我们的做市商来提供。BitMax从成立到现在已有一年左右,跟我们对接的做市商越来越多,包括很多很著名的机构,欧美和中国的都有。
一年前只有一家做市商跟我们合作,现在跟我们合作的做市商已经超过两位数。所以大家可以看到我们这边的交易深度,特别是大币种的交易深度跟火币和币安等一线交易所相比已相差无几。欢迎大家到我们这边来交易。
我们BitMax的收益情况跟别家交易所不太一样。第一点,我们把收入的80%分给BTMX的持仓用户。第二点,杠杆产品的利息收入也不是我们团队自己持有的。我们的核心收入来源,一个是手续费,二是杠杆的利息收入,而这些收入基本上都返回给了我们的持仓用户。所以说,从这个意义上来说,BitMax并不是我们的,它是所有持币用户的,我们是在给大家打工。我们是唯一一家把绝大部分的核心利益返回给用户的交易所。
猛小蛇:这里补充个问题,曹博士为什么会觉得全仓比逐仓的杠杆好?
曹博士:全仓的杠杆和分仓的杠杆,我并不想说哪个好,哪个不好,它们其实各具优势。就分仓的杠杆来说,它的优势在于,用户的资金完全在一个分开的账户,这对习惯合约操作的用户来说是比较方便理解的。反观全仓的杠杆,它是传统金融市场、股票市场发展了几十年以后形成的一个非常成熟的模式。它的第一个优势是不会在你资金充足的情况下,把你某一个仓位分别点对点爆仓,第二个优势是可以保证你的资金利用率会非常高。
猛小蛇:“交易挖矿”的模式曾为数字货币交易所开辟了一个全新的天地。但从挖矿来说,比特币矿工参与了区块打包验证的过程,付出了电力以及矿机设备成本,因此得到了回报。
而在交易所交易本身是逐利的过程,并未对区块产生构成贡献,因此“交易挖矿”本质上应视为一种通证分发的方式,而不是对贡献酬劳,这在经济模型上是否有重大缺陷?
就像视频网站,用户看视频可以获得积分,但是没有哪个网站会让用户看视频获得公司的股票, “交易挖矿”把巨大的分红权益给交易者是否最终会难以为继?你怎样看这种类型的“挖矿”?
曹博士: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我们在去年三月份设计BitMax的未来发展路线的时候,就清晰的定位了我们的挖矿交易是在冷启动时的一种营销手段。在我们看来,交易挖矿是一个吸引用户,吸引市场热度的行为。我们当时对所有交易挖矿的经济模型做了一个分析,认为挖矿交易所存在很大的问题。
首先,即使分红就是挖矿手续费,当日全都分完,那么当用户增长率达不到通胀速度时,币价就会下跌。币价一旦下跌,就会引起挖矿速度加快,卖压增大,加剧崩盘风险。我们当时设计BitMax的通证模型时,计划把分红分成180份,即基金池每天分180份。其次,我们会设计一个良好的挖矿速度控制模式,这意味着我们可以每天通过调整挖矿费率控制通胀的速度,同时可以减低二级市场对通胀的预期以及抛压。
所以从这个方面来看,我觉得我们的挖矿模型在当时是独一无二的,应该是经济模型里最好的。这就是为什么在那么多挖矿交易所中,可能只有我们这一家差不多能算成功的,转型成为一家普通的交易所。
那么,发展到目前的阶段,根据白皮书或者根据我们去年三月份制定的战略计划来说,现在差不多是时候停矿了。原因是当我们的交易量在猛增的同时,外界对我们的注意也在猛增。那么会有很多机构,或者说传统金融的用户在进入我们交易所甚至进入币圈时,不能理解挖矿是什么含义,他们会觉得挖矿交易所的量是刷的,不是真正事实的量。虽然我们一直在跟用户解释,但还是觉得没有炒币经验的用户很难理解。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决定停止挖矿,转型成为一家非挖矿的普通交易所。从回顾过去一年的挖矿和上线经历来说,我们做的非常成功,当然也非常感谢社群对我们的支持。
所以,总编你说的对,从长远来看,挖矿是不可能永久持续下去的。因为流通量增大到一定地步,是会超过市场容量的。但是,具体什么时候停矿,什么时候把自己转成普通交易所,其实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我记得罗永浩曾说过,创业就像你在开这架飞机,同时在造另外一架飞机。因此,你必须在这架飞机坠毁之前,把另外一架飞机造好,而且是没有问题的。总之,非常感谢团队和社群的支持。
猛小蛇:随着定投储存者的增加,是否会出现主流币储存者越来越多,交易者越来越少以至于流动性不足,而非主流币则暴涨暴跌沦为投机者天堂的格雷欣现象?你对数字货币市场发展的前景怎么看?作为交易所,应该对投资者做怎样的引导?
曹博士:我觉得任何一个市场,或者说任何一个金融市场都存在两种投资人,一种是价值信仰者,就像巴菲特这样的,巴菲特这样的,他是买了一个公司的股票,几年甚至十几年,几十年都不会动,它是价值投资者。这部分投资人在比特币或者是数字货币市场里非常常见,包括一些早期的信仰者,包括一些大型矿场的矿工等,他们是真正相信区块链的,相信数字货币的资产价值。他们囤币只是让币的数目越变越多,而不是急着套现,这部分投资人在数字货币的社区或者投资界占有很大一部分比例。另外一部分是投机用户,投机用户在乎的是短期利益,投机用户当然也分种类,相对长期的投机用户可能选择持币几个月,中期的可能就是几星期,短期的可能就是按天计算了。
就一个成熟的金融市场来说,投资人或者投资方式是没有优劣之分。对我们来说,每一种投资人我们都是需要的,有长期信仰的投资者是币价的基础支撑,投机用户则是币价流量的来源,如果没有投机用户,都不会有人来交易。所以说,我们要做的事情是给有长期信仰的投资者,以及短期投资者打造一个公平和透明的交易环境,这是我们交易所应该做的事情。
那么,什么叫透明公平的交易环境呢?第一,在非常缺乏监管的数字货币市场内,交易所是负担一部分的监管责任的。事实上,即使在传统金融市场,交易所也负责一部分监管的责任。我们之所以说交易所承担了监管的责任,是因为交易所是用户投资的第一道门槛,很多用户投资,他们对项目方的情况是缺乏一个渠道了解的。他们只能通过社群或者是网站了解信息,那么对交易所来说,尽调等程序是非常重要,且交易所应该把尽调情况透明诚实的告诉给用户。大家可能会发现,我们在过去几个月里有好几次在上线前推迟上币,甚至取消上币。这是因为在我们尽调的时候发现了一些问题,不是说本身项目有问题,而是有一部分信息我们没有办法确认。这种情况下,我们会推迟或者取消上币。
第二,在二级市场交易中防止出现拉盘、砸盘,坐庄等情况。就我们自身而言,我们目前是唯一一家从技术上就防止自交易的交易所,如果大家在我们交易所注册的话,你会发现同一个帐户是没有办法跟同一个账户交易的。这是我们从技术手段防止出现拉盘、砸盘等情况。其次,我们的风控系统会实时检测这类情况。
只有交易环境公平、公正和透明,才会吸引到更多的投资人,才会有更多的流量,才会让币圈的企业发展的越来越好。
猛小蛇:近期交易所业务出现分化,现货、合约、期权、DeFi、上新等侧重各有不同,你认为交易所应该专注单一领域发展还是应该全面推进?另外,数字货币合约业务没有交割的硬性场景,是否意味着其不能像传统大宗商品市场一样形成巨大的规模?合约业务对行业的意义在哪里?近期币安也开始推出合约业务,是否会如同2017年底一样变成今年牛市终结的信号?
曹博士: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非常好的问题,我们现在确实看见交易所在围绕金融属性这一场景,出现功能性的分化,例如衍生品、合约、期权以及去中心化金融。我个人认为,纯粹从业务角度以及交易所的盈利能力来讲,如果交易所有能力的话,当然是什么都做会比较好。无论是衍生品,还是DeFi,我觉得发展到一定阶段所有交易所都想往自己筐子里装。因为,单独成立一家实体,投入是非常大的。我觉得将这些业务集合在同一家交易所是非常正确的商业模式。当然,最后还要看监管机构。如果监管机构说要分开,那么我觉得是应该是分开的,因为从监管和对投资者的保护角度来讲,分开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所以这处在一个矛盾的结点。
大部分的数字货币并不存在交割的场景,但是现在有一些合约会有交割,但是交易量并不是很大。
永续合约是不需要交割的,现在有一些交割的合约也存在一些期现套利或者不同期的合约之间套利。这在某种程度上是会吸引衍生品交易员。我觉得合约的意义是给大家另外一种对数字货币市场的投资手段。对交易所也好,对整个数字货币资产也好,它可以提供更大的交易量和流动性,我觉得从长期来说是一件好事情。
另外,我并不觉得币安推出合约会终结牛市。币安是一个头部交易所,但我相信大部分炒币用户,不会只在同一家交易所交易,大家会在不同的交易所开不同账户,原因是从目前来看,没有一家交易所能够满足投机用户的所有需求。
猛小蛇:最近BitMax公告宣布了“停矿”。“停矿”后交易所会产生哪些变化?对持有平台币BTMX的投资者有怎样的影响?另外,据公告宣布团队机构私募份额暂停释放,为什么要设置这样的规定?是否担心团队机构大量的释放导致平台币价格暴跌?BTMX未来权益规划的内容如何?
曹博士:这是很多私募投资人关注的问题。首先,停矿以后会有两个比较重要大的变化:第一,我们的平台币市值会增加,经济模型直接从通胀转成了通缩。第二,我们的投资人会受到一些影响,因为本来大部分的长期持仓用户觉得我们平台币的分红属性是非常好的,每年可以有百分之三四十的收益。但是在变成通缩后,分红会下降。但是好处是我们之前积攒了1000万美元的分红池,可以足够我们分很长很长一段时间。因此,我们现在处在一个打破旧平衡的过程中,且新平衡的建立需要一定时间。
另外,团队和机构额度暂停释放,这是我们BitMax从建立的第一天起就有的制度,虽然我每天分红,但是我们的股权投资方团队没有锁仓拿过分红,也从来没有卖出一个币。
那么团队的份额和股权份额什么时候释放呢?我们有这样一个计划:每三个月回顾一下市场的发展情况。如果市场很好,BitMax发展到预期水平,或者说币价比较稳定,交易量比较好,那么我们会考虑逐步释放,但是目前来说还没有这个想法。
猛小蛇:很多交易所平台都在设计自身平台币的通缩模型,从短期来看通缩确实能够对平台币价起到提振的作用,但目前数字货币交易整体的市场参与人数还是初期阶段,如果长期以后未来市场参与人数大规模爆发,平台币价格过高是否反而会成为投资者入场的阻碍?如果对交易所对未来市场抱有极大地信心?为何要使用通缩的手段?
在你看来,交易所平台币的价值究竟应该是因何而产生?BTMX平台币投资价值在哪里?其价值未来如何实现?
曹博士:这个问题归根结底可以总结为交易所的平台币的本质是什么?从法律意义来看,目前市面上流行的大部分平台币没有确切的定义,这导致大家不知道token到底代表什么,币代表什么。那么,回过头来说,平台币的持仓意义完全是取决于平台想跟大家分享什么。
此外,在相似规模的流量和用户数的时候,平台币的估值会差别比较大,原因就是每一个平台币的估值都是取决于平台币,真正的持仓利益在哪里。
在我看来,未来平台币的价值取决于交易所究竟拿出多少核心利益跟持币用户分享,因为加密货币市场完全不存在信任。所以说,在完全没有信任机制的情况下,持币的利益和持币能够分享平台哪些权益是决定平台币投资价值的唯一因素。
猛小蛇:传统的估值模型对数字货币项目估值是否已经不再适用?类似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这类的经典模型是否还有参考意义?
另外,数字货币项目的审查和监管大部分工作也由交易所完成。BitMax对要上新的项目管理过程中,项目估值有怎样的方法?项目审查有怎样的监管手段?市值管理又如何处理?最近上新的项目表现如何?
曹博士:传统的估值模型对数字货币的项目确实不太适用,原因很简单,现在上线的所有小币种,真正有现金流的项目非常少。那么,能够不靠二级市场、一级市场投融资来解决公司长期发展的项目,应该是更少的。所有传统的估值模型都是基于对未来公司的现金流和盈利状况进行的。从这个角度来讲,传统的估值模型是不能用的。
当然也有例外,比如平台币的估值,它是有现有估值模型可以利用的。因为交易所是生态里为数不多的有强现金流的节点,且它在生态里的话语权非常大。另外部分有强现金流的项目,如果对未来的现金流有预期的话,是可以用传统的估值模型进行估值,比如说某些游戏项目。除此之外是不可以的,因为对数字货币的定义不明确,很多数字货币并不能用证券属性来定,如果使用商品的话,那么商品本身是没有一个定价模型的,或者说定价模型并不是根据一个公司来定的,而是以需求和供给来进行定价。如果把大部分数字货币看作成一个商品的话,那么对于股票的估值模型并不能套用在这个商品的过程模型上,而是根据全球范围内的供给关系来决定的。
目前对项目的估值就像我刚才说的一样,并没有一个好的参考标准,我们只能说从几个方面来评价一个项目的优劣,例如社群人数、技术力量、团队背景以及有没有应用的落地场景。但是,交易所本身不应该参与估值。我们对一个项目上线的估值标准,基本上会很大程度上参考这个项目的私募或者公募价格。那么我们交易所做的是对项目方进行尽调。
猛小蛇:近期BitMax和UltrAlpha达成了战略合作,为何会选择这家资管服务平台?UltrAlpha有怎样的优势?你认为资管服务平台对数字资产市场有怎样的战略意义?另外,BitMax也和Focus Labs联合推出了B-Tech, UltrAlpha对 B-Tech会有怎样的助力?
曹博士:目前数字货币投资领域存在一个很大的痛点,就是大家都没有一个很好的投资产品去投资。比如在传统领域,大家可以去招商银行开个户,存10万块钱进去,之后就有很多人过来跟你谈理财产品。对于法币持有者来说,理财的渠道是比较通畅的。但是对于数字货币领域来说,并没有一个真正良好的途径让大家去投资一个理财产品。就算是有这样的产品,大部分人也会有顾虑。
反过来说,数字货币资管团队也面临一个痛点,即数字货币投资人的投资额度一般比较小。比如说,我是一个资管团队,需要1000万美元的金额来跑一个策略,这个策略回报率很高,那我上哪里去找1000万美元呢,如果在某些平台上融资,每个人投1000美元,那要兑一万个投资人。这样子的话就根本不需要交易了,每天处理投资人的请求都根本来不及。在数字货币生态里,因为现在券商的功能不明确,所有只有一个节点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那就是交易所。交易所能够看到投资团队过往的业绩,交易所可以控制投资团队的钱包。
所以这件事情就很自然了,交易所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天然地方,让资管团队到交易所把自己的资管产品打开,面对交易所的用户进行融资。对交易所用户提供理财服务,是我们想做的一件事情。目前看来,这件事情确实解决了很多人的投资需求以及很多团队的融资需求。 目前UltrAlpha上线的产品有好几个,有传统的做市产品,也有B-Tech这样的专注一级市场的投资基金。现在每个交易所都会有一个自己的投资基金,帮助早期项目融资以及上币等。毫不例外,我们BitMax也有这样一个实体。基本上,所有的交易所都是把这部分的投资利润归为自己的,而我们BitMax是把B-Tech的投资额度拿出来跟用户进行分享。
目的很简单,就是让大家能够享受到BitMax发展的红利,让我们持币用户可以跟BitMax一起成长,这个是我们的一个目的。
UAT目前跟差不多十几家优秀的资管团队达成了合作意向,近期会陆续上线不同的资管产品。
另外,几个保本的产品也在开发中,这类产品对一部分币圈用户来说是刚需。因为用户可以不用承担风险,当然回报要会稍微低一些,但是不承担风险,这一点对于用户也是有很大的吸引力。
资管服务平台是和交易所是一个共生的关系。资管服务平台可以为交易所的用户提供更大的服务,然后资管服务平台又可以跳出交易所的范畴,跟别家交易所进行合作。那么当他的用户达到一定程度会反哺交易所,给交易所带来新的流量和用户,这是我的看法。
猛小蛇:BitMax开放了“创新型杠杆产品”,这是博士的“得意之作”吗?为何要开启这个业务?BitMax的杠杆跟其他平台的杠杆相比有什么优势和特色?市面上普遍认为,一般平台币由于市场体量和深度都不够大,如果加杠杆是否很容易被大户操纵?目前BitMax平台币杠杆交易发展的情况如何?
曹博士:说到这件事情,我觉得先要说一下BitMax的定位。我个人认为每家交易所都会有自己的定位,那么BitMax的定位到底是什么呢?
我目前发现所有的交易所都有这么一个问题,包括中国国内的交易所和西方的交易所。那么西方交易所以coinbase为代表,他们基本上是完全没有运营的。他们的客服和社群是不存在的。你要个反馈,他三天能给你个邮件,那还算你运气比较好的。那反过来看国内的交易所,包括火币等头部交易所,他们是非常重运营的。但是他们有一个大问题就是在合规化和监管方面做的不如海外的交易所,这是一个与生俱来的问题。
那么我们BitMax的定位,是想给海外用户带来中国式的,或者亚洲式重运营的交易所,同时也想给中国用户带来一个更加透明,更加公正的交易环境——这就是我们的定位。如果把这个定位引申出去的话,那么我们想建立一个桥梁,它可以在东方和西方的交易所和交易人群,以及传统金融和币圈之间建立沟通的桥梁。
理解BitMax定位以后,对我们推出的一系列产品的目的和方式,就会有比较明确的了解,包括创新型杠杆产品、波动率卡产品以及以后我们会推出的期货合约产品,所有的产品都是围绕我们自己对BitMax交易所定位所打造的。
猛小蛇:未来在合约、期货、衍生品方面BitMax有怎样的计划和动作?现在市场上的类似产品也不少了,比如一字之差的BitMex,比如火币。BitMax的合约和期货会跟现在市面上的类似竞品有何不同?博士有信心建立自己的衍生品市场吗?
曹博士:是的,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因为现在衍生品变成了一个交易所标配。如果说半年前衍生品是用来拉新流量的方式,现在衍生品是一个流行的产品。任何一个交易所没有衍生品的话,在流量上就会失去很多用户。那么BitMax也将在这一块儿进行补全。目前因为BitMax才上线一年,整个产品的闭环还没有打造完成,不仅仅是衍生品,还包括OTC,包括矿池等,都没一个产品的闭环打造完成。在没有闭环的情况下跟头部交易所进行竞争,BitMax先天上是有缺失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打造衍生品不是为了证明我们做的比市面上所有交易所都出色,而是要把我们的产品线完成闭环打造。
我认为,合约是一个交易所的必备产品,做好合约的关键其实就是以下几点:第一是深度的问题,第二是爆仓的问题,第三是如果穿仓的话费用如何分摊的问题。目前,我们的合约产品还在打造。我相信我们有足够的技术能力和实力,给大家带来一款非常好的产品。
猛小蛇:近期BitMax还推出了波动率卡,推出这个产品的目的是什么?有怎样的特色?对比传统华尔街的波动率产品有哪些不同?将来是否会增加难度,做出第二期开比如开放波动率卡的二级市场交易,届时这个产品的意义又会在哪些方面得以丰富?
曹博士:波动率产品是我们在金融衍生品领域做的一个尝试。正如我刚才所说,该产品的原理非常简单,不需要预测涨跌,只需要预测涨跌的幅度就可以。用户可以不知道某个币价是涨还是跌,但是如果可以确定币价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涨幅,你就有挣钱的机会。因此,这款波动率产品推出以后将会是非常受欢迎的。
我们确实有计划推出二级市场交易,这样让用户会觉得并不是跟交易所本身在对赌或者买交易所的产品,而且用户之间在博弈。这个其实已经做的差不多了,但是我们暂时叫停的原因不是因为产品设计的问题,是因为要把有限的开发资源投入到更加急需的一些产品升级上面。比如,我们的期权合约产品有更加迫切的需求。所以在开发得差不多的情况下,我决定暂时放一放,想等合约产品开放以后再重新启动波动率卡产品,甚至考虑开通期权。
猛小蛇:在推广方面,近期很多交易所开启了类似合伙人计划,空投地推等模式大力发展拉新的活动。在发展用户发展方面BitMax有怎样的运营方法?近期BitMax是否也有类似的计划?
曹博士:是的,推广方面BitMax是要加大投入的,我们目前第四季度的运营目标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关注机构交易,不管是欧美还是中国,机构用户有很强的交易需求,我们会一直推进与他们进行对接;另外一个关注中小型的投资人,怎么扩大交易所的知名度,让他们习惯我们产品,了解我们的理念,在我们的平台进行交易。此外,我们还想做金融投资方面的普及教育,包括安全性的教育,例如教育用户怎么保护好数字资产,怎么让钱包更加安全,以及教育用户怎么做好数字资产投资,怎么在一级市场分辨项目的好坏,怎么在二级市场交易的时候做好风控,怎么做好自己的风险评估。
最后,我们会增加广告投入,在不同的地方增加社群,也会开始做线下活动。我们马上会在成都开展一个BitMax的活动,大概在九月底的时候。10月19日,我们暂定在北京开展BitMax1岁的年会活动,欢迎大家来参加。谢谢!
猛小蛇:感谢曹博士的精彩分享!
- 免责声明
- 世链财经作为开放的信息发布平台,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链财经无关。如文章、图片、音频或视频出现侵权、违规及其他不当言论,请提供相关材料,发送到:2785592653@qq.com。
- 风险提示:本站所提供的资讯不代表任何投资暗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 世链粉丝群:提供最新热点新闻,空投糖果、红包等福利,微信:juu3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