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比特币日本交易网站排名|用户体验差、准入门槛高 DeFi 如何破局?
欧科区块链  

比特币日本交易网站排名|用户体验差、准入门槛高 DeFi 如何破局?

摘要:2019 年公链格局出现动荡,「公链之王」以太坊一度因频繁出现网络拥堵被指跌落神坛。谁也没有想到,沉寂了一年的以太坊,乘 DeFi 再度崛起,在公链的激烈拼杀中

2019 年公链格局出现动荡,「公链之王」以太坊一度因频繁出现网络拥堵被指跌落神坛。谁也没有想到,沉寂了一年的以太坊,乘 DeFi 再度崛起,在公链的激烈拼杀中脱颖而出,以王者之势重返大众视野。

而其背后的推手 -- DeFi,也成为整个区块链行业关注的焦点。

DeFi 是去中心化金融(Decentralized Finance)的简称,又可称为「分布式金融」或「开放金融」。简单来说,人们设想利用开源软件和分布式网络,将传统金融产品转变为无信任且透明的协议,这些协议在去掉冗余的中介的情况下运行。

目前,市面上已有数千个 DeFi 项目,整个 DeFi 生态系统正在蓬勃发展。

「本质上,DeFi 与平台无关,但是我们可以看到,目前的 DeFi 应用几乎全部在以太坊上开发和使用。从以太坊本身来看,它的公链生态相对成熟,不仅可以编写智能合约,而且开发者基数大;除此之外,目前大部分资产都在以太坊上,除了 ETH,还有其他 ERC-20 的资产,同时锚定 BTC 的资产也在往以太坊公链上转移。」欧科云链 OKLink 相关负责人解释道。

从 OKLink 以太坊区块链浏览器上新增的 DeFi 版块,我们可以看到,截至 8 月 3 日,在以太坊上的 DeFi 产品和服务在贷余额达到 14.4 亿美元,较 7 月初翻了一番,总锁仓量屡破新高,达到 45 亿美元。

用户体验差、准入门槛高 DeFi 如何破局?

事实上,自诞生以来,DeFi 的市值就一直在不断攀升中。2018 年 1 月,DeFi 总锁仓量突破 1 亿美元;今年 2 月,DeFi 总锁仓量突破 10 亿美元;虽然今年 3 月暴跌至 5 亿美元,但到了 7 月初,DeFi 总锁仓量又涨到了 18.5 亿美元。

用户体验差、准入门槛高 DeFi 如何破局?

「流动性挖矿」引爆市场 是毒药还是解药

DeFi 总锁仓量一直呈稳步上升的趋势,而全面引爆 DeFi 市场情绪的,是 Compound 推出的「流动性挖矿」。

据 OKLink DeFi 数据显示,在 6 月 15 日 Compound 推出「借贷即挖矿」后,其借贷量在 15 天内增加了 5 倍,锁仓市值一度超过榜首 MakerDAO,成为本年度最受瞩目的项目。

用户体验差、准入门槛高 DeFi 如何破局?

同时,DeFi 的锁仓量达到 20 亿美元,再次突破历史新高。

用户体验差、准入门槛高 DeFi 如何破局?

OKLink 相关负责人表示:「从短期来看,「流动性挖矿」确实为项目提供了良好的冷启动方式。此外,从宏观背景上看,以太坊一直在对外界释放 2.0 临近的消息,这也为 DeFi 生态增添了新的发展动能。」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趋势是否具有可持续性,还有待观察。

「目前,大部分的「挖矿」都不是真实需求,羊毛党、套利者主要还是冲着获得治理代币奖励入场的。」上述负责人补充道。

据 OKLink DeFi 数据显示,前五大 DeFi 项目(Maker、Compound、Aave、Synthetix 和 Curve )控制了 DeFi 市场 74% 的总价值锁定。在 6 月 15 日(COMP 分配开始)之后,Maker、InstaDapp、DDEX、Nuo Network 和 bZx 等协议的锁仓总价值有明显下降。虽然 Maker 和 InstaDapp 在几天后快速恢复,但其他协议仍然未从下跌中恢复过来。

用户体验差、准入门槛高 DeFi 如何破局?

继 Compound 热炒「流动性挖矿」概念后,Curve、Aave 等去中心化借贷平台也都相继宣布推出自己的治理代币。

「诸如 Compound 和 Balancer 的流动性挖矿趋势在未来一段时间还将继续,且项目之间会相互效仿,但这种趋势不会持续很久,市场将对此作出反应。」 上述负责人提到。

Gas 费用居高不下 DEX 暂时「妥协」

伴随着 DeFi 在借贷方面的用例骤增,以太坊的拥堵问题也再次凸显。据 OKLink 统计显示,近期以太坊区块链 Gas 用量曾一度超过 90 Gwei。

也就是说,在一般情况下,DeFi 用户在部署一张抵押借贷合约单时,可能只需要花费大概几 Gwei 左右(例如 2 Gwei,约合 0.000022 美元),但在网络拥堵的情况下,这笔费用会翻好几倍(例如 18 Gwei,约合 0.000198 美元)。

「基于 AMM (自动化做市商)模式的 DEX (去中心化交易所)的出现就是对目前高昂 Gas 费的一种妥协,」 OKLink 相关负责人表示,「AMM 通过算法,将交易直接简化到清算那一步。在非托管 AMM 模式下,资金都放在一份智能合约中,任何交易者都可以与其进行通证交易。因此,用户实际上是在与这份智能合约进行交易,而不是像订单簿模式的交易所那样与对手方直接交易。」

目前,比较知名的去中心化交易所有 Uniswap、Curve。Uniswap 主要针对撮合和清算环节,将这两个环节都放在链上进行,它不维护订单簿,而是使用流动性池和自动做市商来确定资产的交易价格。而 Keyper 则采用的是半中心化的模式,将清算环节上链,通过服务器或者中继层进行链下撮合。

用户体验差、准入门槛高 DeFi 如何破局?

尽管 DeFi 的在贷锁仓值呈持续增长的状态,但它依然处于萌芽阶段,从多个维度来看,它对于大多数用例仍是次优选择。DeFi 还没有达到规模化,也没有广泛分布的接入点。骨感的现实是,相比于传统中心化交易所,DEX 的体量仍然非常小;「流动性挖矿」热潮退去后,是否能留住真实的用户是整个市场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Compound 的高日活是被羊毛党带起来的。现在 DeFi 项目日活都不多,讨论谁是谁的几倍没有意义。」一位接近区块链领域的相关人士表示。Compound 和 MakerDAO 最高不过几千日活,和传统互联网过千万和过亿的日活相比,他们的用户数连个零头都没有。

用户体验差、准入门槛高是阻碍 DeFi 进一步发展的的瓶颈。现阶段的 DeFi 产品,仍是以牺牲用户的效率为代价,包括换取隐私、资产安全和资产管理自由等。

DeFi 希望创造一个极低成本、透明、去信任化的流动性和借贷市场,这种优势在普通用户的准入门槛和成本面前,显得毫无说服力,还在靠羊毛党支撑数据的 DeFi,将如何破局?

免责声明
世链财经作为开放的信息发布平台,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链财经无关。如文章、图片、音频或视频出现侵权、违规及其他不当言论,请提供相关材料,发送到:2785592653@qq.com。
风险提示:本站所提供的资讯不代表任何投资暗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世链粉丝群:提供最新热点新闻,空投糖果、红包等福利,微信:juu3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