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币圈”大地震! 监管态度:"虚拟货币 必须止步"

“币圈”大地震! 监管态度:"虚拟货币 必须止步"

摘要:"币圈"严监管风暴仍在继续。针对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监管的态度十分明确:"必须禁止! "

“币圈”严监管风暴仍在继续。针对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监管的态度十分明确:"必须禁止! "

继5月18日央行发文、金融业三大行业协会联合发布《关于防范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公告》明确“提供虚拟货币交易服务涉嫌开展非法金融活动”,5月21日金融委第五十一次会议明确提出了“打击比特币挖矿和交易行为”,此后,全国多地展开了针对比特币挖矿和交易行为的打击。(详情参见NEW财经公众号5月21日发布:“未来5至10年99%的虚拟货币,终将归零?”)

自2013年央行明确银行和第三方金融机构不得为比特币交易所提供服务,并进行了多次重申。很明显,政策的方向是明确且一致的,这次还是重申。一方面表明这项工作的效果还未达到央行要求,同时也表明央行坚决推进这项工作的决心。

央行6月21日发布消息称,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特别是国务院金融委第五十一次全体会议精神,打击比特币等虚拟货币交易炒作行为,保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维护金融安全和稳定。近日,人民银行有关部门就银行和支付机构为虚拟货币交易炒作提供相关服务问题,约谈了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邮储银行、兴业银行和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等部分银行和支付机构。

“虚拟货币交易炒作活动扰乱经济金融正常秩序,滋生非法跨境转移资产、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风险,严重侵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 央行在约谈中再次强调,各银行和支付机构必须严格落实《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等监管规定,切实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不得为相关活动提供账户开立、登记、交易、清算、结算等产品或服务。

01

六家机构第一时间回应

参会机构纷纷表示,将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按照人民银行有关要求,不开展、不参与虚拟货币相关的业务活动,进一步加大排查和处置力度,采取严格措施,坚决切断虚拟货币交易炒作活动的资金支付链路。六家机构在声明中表态,将加强对虚拟货币交易等相关活动的监测力度,部分机构还提出了具体的监测方式。

工行:禁止代币发行融资和“虚拟货币”交易

工行在声明中表示,按照近日人民银行有关部门约谈指导要求,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利用我行账户、产品、服务、渠道进行代币发行融资和“虚拟货币”交易。同时将持续加强监测,一经发现,有权采取暂停相关账户交易、注销账户等控制措施,并将相关信息报告有关部门。社会公众应高度警惕代币发行融资与“虚拟货币”交易风险,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谨防上当受骗。

农行:将持续开展对虚拟货币交易的打击治理行动

农业银行公告指出,将持续开展对虚拟货币交易的打击治理行动。坚决不开展、不参与任何与虚拟货币相关的业务活动,禁止涉及虚拟货币交易客户准入。农业银行将严格落实国家有关监管要求,恪守行业自律承诺,坚决打击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任何机构及个人不得使用我行账户、产品、服务等进行代币发行融资以及虚拟货币交易。

建行:坚决不为虚拟货币提供任何金融产品和服务

建设银行表示,严格落实国家有关监管要求,恪守行业自律承诺,坚决不开展、不参与任何与虚拟货币相关的业务活动,坚决不为虚拟货币提供账户开立、登记、交易、清算、结算等任何金融产品和服务。同时,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将在建设银行开立的账户用于虚拟货币的交易资金充值以及提现、购买或销售相关交易充值码等活动,不得通过在我行开立的账户划转与虚拟货币交易相关的资金。

邮储银行:禁止进行 “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

邮储银行在官网发布公告称,将持续加强支付交易环节风险监测,一经发现上述有关行为,该行有权采取暂停账户交易、注销账户等控制措施,并将相关信息报告监管部门。同时,邮储银行提示社会公众,高度警惕代币发行融资与“虚拟货币”交易风险,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谨防上当受骗。

兴业银行:禁止直接或间接为客户提供与虚拟货币相关的服务

兴业银行在声明中表示,将坚决落实监管部门要求,禁止直接或间接为客户提供与虚拟货币相关的服务。任何机构与个人不得将在我行开立的账户用于虚拟货币的交易资金充值及提现、购买及销售相关交易充值码等活动,不得通过我行账户划转相关交易资金。兴业银行称,广大用户应充分认识虚拟货币交易存在的各项风险,提高风险防范意识,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不参与虚拟货币交易炒作活动。

支付宝:四措施坚决配合打击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

支付宝表示,坚决不开展、不参与任何与虚拟货币相关的业务活动,不提供任何辅助性技术服务和能力。将严格落实国家有关监管要求,恪守行业自律承诺,坚决配合打击虚拟货币的相关业务活动,防范交易炒作风险。同时,支付宝更为具体地提出了四点措施:包括对重点网站和账户建立巡查制度,一经发现立即封堵;加强支付交易环节风险监测,严禁虚拟货币转账交易,部署风险算法模型,加强异常交易监测,对嫌疑付款方风险提醒、收款方进行限权;加强商户管理,严禁虚拟货币商户准入,并持续对签约商户进行风险监测,一旦发现商户从事虚拟货币交易,将其纳入黑名单,禁止后续合作;加强虚拟货币风险提示,通过风险弹窗、消息推送等方式强化用户宣传和警示教育。同时支付宝承诺,如发现任何虚拟货币交易,支付宝会立即停止相关支付服务。对于商户涉及虚拟货币交易的,会坚决予以清退;对个人账户涉嫌虚拟货币交易的,根据情节采取限制账户收款功能,甚至永久限制收款等处理措施。

02

多次重申为何仍未落实

2013年12月,人民银行等五部委发布《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要求各金融机构和支付机构不得以比特币为产品或服务定价,不得买卖或作为中央对手买卖比特币,不得承保与比特币相关的保险业务或将比特币纳入保险责任范围,不得直接或间接为客户提供其他与比特币相关的服务。

2017年9月,央行等7部委发布《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强调各金融机构和非银行支付机构不得直接或间接为代币发行融资和“虚拟货币”提供账户开立、登记、交易、清算、结算等产品或服务,不得承保与代币和“虚拟货币”相关的保险业务或将代币和“虚拟货币”纳入保险责任范围。

尽管多次重申且一再提示“防范风险”的情况下,这项工作的执行效果仍未达到央行要求。

由于比特币等虚拟货币自身价值根基脆弱,其价格易受少数几个虚拟货币巨鲸账户以及监管和舆论影响且波动十分剧烈。据统计,2016年至2020年,比特币累计下跌20%及以上的情况共出现了10次;下跌30%的情况出现了7次;跌幅超过48%的情况共有4次。普通投资者难以驾驭市场风险,极易遭受亏损。

无论是比特币、以太币,还是近期因马斯克推荐而大火的狗狗币,每种虚拟货币都有各自的交易平台,交易数据既不对外公布,也不向任何国家监管机构报备,交易极其不透明。“黑箱”般的交易制度非常容易滋生价格操纵、洗钱等违法行为。部分交易所诱导投资者参与杠杆交易,极易发生巨大损失。可以看出,监管方面几番明令禁止虚拟货币交易炒作,主要目的还是为了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自2017年监管部门明令禁止后,内地的交易所迁移至海外,在很短时间内也快速衍生出了很多场外交易模式,其中就包括有“人与人”之间的资金划转。也由此成为区分场外虚拟货币交易与正常资金交易最大的难题。因此,准确识别虚拟货币交易所及场外交易商资金账户是今后监管部门工作的关键。此次约谈,也是监管部门近年就打击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问题的强硬发声。

在此次约谈中,人民银行有关部门甚至具体细化了各机构任务,不仅要求“全面排查识别虚拟货币交易所及场外交易商资金账户,及时切断交易资金支付链路”“要分析虚拟货币交易炒作活动的资金交易特征,加大技术投入,完善异常交易监控模型,切实提高监测识别能力”,同时强调“要完善内部工作机制,明确分工,压实责任,保障有关监测处置措施落实到位。”


来源:网易

 

免责声明
世链财经作为开放的信息发布平台,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链财经无关。如文章、图片、音频或视频出现侵权、违规及其他不当言论,请提供相关材料,发送到:2785592653@qq.com。
风险提示:本站所提供的资讯不代表任何投资暗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世链粉丝群:提供最新热点新闻,空投糖果、红包等福利,微信:juu3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