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数字技术快速发展,未来城市数字新基建什么样?
Evan伊文  

数字技术快速发展,未来城市数字新基建什么样?

摘要:如今,随着计算、大数据、5G等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希望通过数字新基建,形成智能、高效、灵活的智慧城市管理运维体系,而新冠疫情以及一系列不可预料的灾害和突发事件,更让人们对于城市数字基础设施有了更高和更迫切的需求。

如今,随着计算、大数据、5G等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希望通过数字新基建,形成智能、高效、灵活的智慧城市管理运维体系,而新冠疫情以及一系列不可预料的灾害和突发事件,更让人们对于城市数字基础设施有了更高和更迫切的需求。

以“共生·互生·再生——英特尔携手生态,加速城市数字新基建”为主题的圆桌论坛于近日在京举行,一幅城市数字新基建的生态画卷在嘉宾们的头脑风暴之下徐徐展开。

英特尔市场营销集团副总裁兼中国区行业解决方案部总经理梁雅莉引用最近热映的科幻电影《失控玩家》来揭示对数字新基建的思考,这部电影描绘了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连接与交互。梁雅莉认为,未来人们的生活方式如何,未来城市是什么面貌,都取决于今天如何搭建好面向未来的数字化基础设施。

在她看来,未来的基础设施应当具备四个升级。一是连接的升级。智能基础设施已经无形地存在于生活方方面面,在未来的数字化版图当中,如何把将其连接起来是重点,这就需要对未来新的基础设施做连接的升级。

二是思考的升级。从地图到导航再到更智慧的导航,将人从简单的思考解放出来去做更多的事情,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的技术和应用是让人们思考得以升级的基础设施。

三是体验的升级。一切升级都是为了体验升级,当实现了连接升级和思考升级后,城市新的基础设施就要考虑到如何赋予社会、企业、人以更好的服务体验。

四是安全的升级。云计算是设计城市数字新基建的框架和结构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弹性的数据安全和存储、灵活的云平台,各种各样特色价值的服务都需要发挥生态系统合作伙伴的力量。

未来的基础设施前景美好,但构筑这一基础设施也需要更多力量。特别是数字新基建需要软硬结合、软硬一体才能发挥最大效应。

东华云计算有限公司兼CEO郭浩哲表示,无论消费互联网还是产业互联网,各种各样的场景背后都来源于芯片、数字化、人工智能算法等基础技术,因此和基础型技术公司合作是必由之路。

易华录在城市数字新基建领域已经积累了5年经验,其副总裁宋征表示,易华录在“十三五”期间就开始立足于拓展城市数字新基建,并称之为“数据湖”,应用了英特尔在大数据领域的新技术。目前已在包括北京、天津在内的36个城市与当地政府共同打造当地的数字新基建,赋能城市管理的十大AI能力,包括城管、应急、安检、环保等,其中包含500多种算法,为当地城市提供全面的且可用业务性高的一整套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

“玻璃门”通常用来比喻不容易看见但真实存在的门,试图逾越者往往因为忽视或者想当然而遭遇出其不意的碰撞。在数字新基建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玻璃门”。

宋征认为,在城市数字新基建的过程中,人的观念是一大挑战。“当数据归属于不同的部门时,分享、打通就比较困难,尤其是经济发展较慢的城市,对数据透明还心存疑虑。”

此外,如何让数据发挥更大的作用也需要有一整套管理机制,而目前这种机制目前还是处于一个孕育和探索状态,并没有完全成型。

郭浩哲则认为,走出“技术迷宫”也是难点所在。“技术为城市如何进行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和交互做了充分储备,但目前阶段,选择哪些技术为城市建设服务还缺乏统一认知,这需要建立一个从设计、研发到交互一体化的整体智慧城市的方法论。”

灵雀云创始人兼CEO左玥从新技术推广周期较长的角度出发,解读了挑战。“与国际接轨的最新技术如何通落地企业IT或者政府IT以及如何平衡两者的关系难度很大,我们大量的工作是在平衡新技术和传统的软件、管理以及各种行业的规章制度,这是我们最大的挑战”。

“中国有大约685个建制市,但实际上以城市为单位运营的有约5000个,以此规模想象未来的新基建,面临的挑战庞杂巨大,包括地域经济的差异,认知观念的差异,技术的差异,对数据认知的差异等等。”梁雅莉称,克服这些差异带来的挑战,也更需要诸多软件开发商共同努力,通过生态来解决遇到的种种问题。


来源:中新网  记者 夏宾


免责声明
世链财经作为开放的信息发布平台,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链财经无关。如文章、图片、音频或视频出现侵权、违规及其他不当言论,请提供相关材料,发送到:2785592653@qq.com。
风险提示:本站所提供的资讯不代表任何投资暗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世链粉丝群:提供最新热点新闻,空投糖果、红包等福利,微信:juu3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