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化与去中心化,我们谈论的是什么?
来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起点学院】,BAT实战派产品总监手把手系统带你学产品、学运营。
谈及中心化和去中心化,我们常常是在谈平台,谈个体,谈流量入口,谈连接关系,谈互联网产品,谈生活所见所思。社会是动态变化的,是不断发展进步的,就目前而言没有定论这个社会最终是走向中心化还是去中心化,互联网在社会这张更大的网中,也是如此。
互联网打破了时间和空间、民族和国度的限制,让世界一端的个体可以联系到另一端的个体,而且连接有了无限的可能。互联网让信息变得更加对称,让资源整合变得更加高效,马太效应下的互联网企业往往体量提升迅速,平台级的中心也逐渐向生态级的中心演进。
一月份互联网界有几件事广受
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是不是去中心化?这个命题引起很多人的讨论,有肯定的也有否定的,前阵子正好看到阿里移动事业群总裁俞永福写的一篇文章“去中心化是个伪命题”,从分析视角和运用案例来说的确很有借鉴意义,但在一些概念界定和方向上我觉得有待商榷。俞永福认为:在Web2.0下,互联网的内容不再是由专业机构或人群产生,而是由全体网民共同参与和创造,因此才有了“去中心化”这个概念。移动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颠覆,更准确的表达应该是“个性化”。首先对这个概念的界定可能有一些误差,互联网的产生便是为了为了信息传播去中心化,采用“包交换”的原理避免中央网络受到攻击致使整个网络瘫痪;另一方面,互联网中所说的去中心化不仅仅局限于用户生产内容这个维度上,而更应该依托于场景中或者解决方案中,来阐释我们解决问题采用的方式;最后,讨论到中心化和去中心化也不适合直接给互联网企业套上这么一个概念,说到某家企业是去中心化的企业更多是说这家企业的管理方式上去中心化,或者该企业的产品运用去中心化思维。移动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颠覆表现为个性化,换种说法其实是相通的:移动互联网运用去中心化的思维和方式颠覆传统行业。
民主不意味着无政府,去中心化也不意味着不要中心,而是多个中心,一个中心下又有多个小中心。诚然,企业规模化和品牌化不可逆,互联网领域寡头化也非常明显,但这些中心化的平台也越来越注重完善自己的商业生态圈,从另一个角度分析,这些寡头企业发展大方向更趋于“生态网络”而不仅适用“一个中心”来定义,这些更大的生态网络因为用户需求的扩大必然更需要与其他网络相连接,那么这个过程体现的恰恰是去中心化。
一月上旬
说到
这里想谈一个低调但非常有潜力的去中心化产品——微店的店长笔记,这是我在朋友圈偶然发现的一个“神级产品”!页面呈现和
去中心化可以让管理更扁平、高效,可以让用户更自主创造内容和引导方向,可以让产品的商业化更长远发展,那去中心化就是互联网的终极目标吗?
在一次次观察和思考中,我曾认为去中心化适用绝大多数的场景和解决方案中(相关阅读:《常常被讨论的“去中心化”到底是什么?》),讨论过互联网化即去中心化(相关阅读:《再谈去中心化——互联网化即去中心化》),当然也曾质疑去中心化是否合理···一段时间以来,我得出的结论是:互联网中心化和去中心化将同步发展,两者将并存于任何场景和解决方案中,去中心化让每个个体都有着无限可能,中心化让某些特定个体的价值几何放大,健康而完整的生态圈即是如此。
在社会当中,民主制度也需要中心权力相互平衡,这个社会才不会出现民主泛滥或者专治集权;企业管理中,去中心化让团队更加扁平高效,同时也需要一个中心让大家力量集结而不溃散;互联网内容生产中,流量大的未必是好的,有价值的东西未必获得巨大的流量,去中心化让每个人都能创造内容但创造的未必都是优质内容,中心化做法便利于将优质内容提出给予流量支持;互联网产品中,去中心化思维的产品让用户自主性更强大,同时也需要中心化措施保证产品符合公司的价值,如此种种,皆体现中心化与去中心化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周易》中讲:一阴一阳之谓道。中心化与去中心化便是如此,互联网发展也是如此,协调对立,辩证统一。
- 免责声明
- 世链财经作为开放的信息发布平台,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链财经无关。如文章、图片、音频或视频出现侵权、违规及其他不当言论,请提供相关材料,发送到:2785592653@qq.com。
- 风险提示:本站所提供的资讯不代表任何投资暗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 世链粉丝群:提供最新热点新闻,空投糖果、红包等福利,微信:juu3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