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押宝售后数据服务,e签宝恐难成真巨头
myzaker  

押宝售后数据服务,e签宝恐难成真巨头

摘要:2021 年中国电子签名行业营收规模约为 24.7 亿元,据艾瑞咨询报告预测,今后两年继续维持 20% 以上的复合增长率,市场发展潜力巨大。作为行业头部企业,e 签宝利用区块链去中心化、不可篡改性、安全等天然特性,同时背靠阿里巴巴的云计算成为了电子签名行业的领头羊。随着诸多资本涌入,电子签名行业竞争

2021 年中国电子签名行业营收规模约为 24.7 亿元,据艾瑞咨询报告预测,今后两年继续维持 20% 以上的复合增长率,市场发展潜力巨大。作为行业头部企业,e 签宝利用区块链去中心化、不可篡改性、安全等天然特性,同时背靠阿里巴巴的云计算成为了电子签名行业的领头羊。

随着诸多资本涌入,电子签名行业竞争加剧。e 签宝要想长期站在行业前列,在提高技术壁垒、加深市场渗透、加速网络链化反应等多个方面隐忧仍在,稳健发展恐怕还得好好下一番功夫。

1

背靠区块链和云计算,e 签宝仍难高枕无忧

区块链技术和阿里巴巴的云计算的加持,e 签宝近几年在平台密匙安全性和用户身份识别方面皆取得了长足的进步。e 签宝想要在未来站稳阵脚仍需解决几大行业痛点。

图源:e 签宝官网截图

首先,电子签名的市场渗透率远远不够。在国内民众的传统惯性思维下,签名、盖章是极其严肃的事情,线下完成签名、盖章动作是国内民众长久以来形成的行为习惯。

虽然国内的电子签名业务发展迅速,但是难掩市场渗透率仅为 3% 的严峻现实。由此看来,在推动大众对于电子签名行业的认知度和使用率,e 签宝做得似乎还远远不够。

其次,大众对电子签名的信任度也不高。虽然我国各部委陆续发布了多项电子签名的相关支持政策,给电子签名行业在各领域数字化中提供了准入背书,但是仍旧难以提升用户对于电子签名的使用信心,目前大部分国内民众对于电子签名的稳定性和私密性仍旧持怀疑态度。

从技术层面上看,一旦平台遭受恶意攻击或是平台的算法、加密机制等出现漏洞,用户的身份数据、业务数据就可能被曝光。

在互联网时代,民众更加注重对签名、合同、身份资料等自身隐私的保护。另外,用户对于 e 签宝平台的长期稳定性也会抱有担忧。

最后,e 签宝的电子签名服务并不是用户的刚需。不可否认,电子签名服务平台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企业单位的工作效率,增强企业单位的办事效率,但是这始终是属于提效工具并非用户的办公刚需工具。

对于非刚需工具,用户付费意愿不高。在效率问题和购买电子签名带来的成本消耗问题之间,用户会权衡再三,在使用成本较高的情况下,用户的付费使用意愿可能并不高。

e 签宝未来想要扩大用户市场就要对大众进行普及,必须对消费者加强自身业务合法性的宣导,慢下来沉下心提高用户对电子签名业务的认知。这其实就是在变相地要求 e 签宝对国民几千年来形成的行为习惯进行重塑,显然这要求 e 签宝要付出一笔极大的市场教育成本。

2

行业同质化严重,e 签宝难建技术壁垒

在企业数字化转型以及降本增效绿色发展的国策推动之下,近年来电子签名迅速成为了具备超千亿市场容量的赛道。诱人的市场前景,也让这一赛道入局者众多,甚至阿里、腾讯、字节跳动等巨头参与其中。

要在拥挤的赛道上突围,除了提高平台的渗透率之外,加强自身的技术壁垒也是重中之重。但是电子签名行业的科技基

因似乎注定了 e 签宝难以建立较深的科技护城河。

e 签宝现宣传拥有 52 项著作权、16 项发明专利,但万事不离其宗,其核心仍旧是云端加密技术。但是云端加密技术并不是 e 签宝的 " 独家秘技 ",目前的众多入局者都具备此项技术。

而且由于国内电子签名行业起步时间短、人才匮乏、技术发展受限,加之互联网行业本身的技术复制性极高,导致目前大多数电子签名服务平台所提供的产品和技术核心都大同小异。

目前电子签名行业三巨头 e 签宝,上上签、法大大的差异仅在于技术掌握的成熟度和应用的体验度上。前有技术同质化,后有同行紧追不舍。除了 e 签宝之外,上上签、法大大接连获得了多轮融资,并在融资加持下强化了各自的技术研发实力,企业规模和市场份额也在持续扩大。 

上上签执行 " 云合同 " 战略后,客户网络持续扩大,目前个人用户数已突破 3 亿,是我国首家服务客户总数突破千万的电子签名企业。法大大通过 CRM 建设项目也有效拉升了自己的市场占有率。目前已累计服务超过 56 亿份电子合同,日均签章调用量超 2000 万次,存证区块链高度超 3500 万。

站在电子签名行业 C 位的 e 签宝,虽然目前的市场占有率接近 40%,但是以 e 签宝目前的技术优势和市场占有率,要想将上上签和法大大这两个巨头彻底甩在身后,或许还很难做到。

另外,电子签名的互联网科技基因和赛道单一性,本身就注定了电子签名是寡头模式。公开数据显示,仅 e 签宝、法大大、上上签三巨头就已占据电子签名行业 79% 的市场份额。

加之上上签、法大大也有互联网巨头进行资本加持,e 签宝想要在这场军备竞赛中成为唯一的获胜者,可谓困难重重。

总之,目前电子签名行业模式同质化严重,资本层面也是暗流涌动,而且马太效应明显,技术壁垒难以建立,种种因素导致暂时占据电子签名行业龙头位置的 e 签宝,还不能 " 养尊处优 "。

在用户数据沉淀的基础上,做到数字化私密性、云端安全性,仍旧是 e 签宝的首要任务,如何在用户信息的转化、数据的存储、展示、衔接方面做到出类拔萃,建立起特色优势,精进 SaaS 技术拉开与法大大、上上签等头部企业的距离,也是 e 签宝的当务之急。

3

全生态还是强增值,e 签宝要明确发力点

据北京朝阳区市场监督局下发的【2021】行政处罚信息显示,e 签宝委托第三方易观智库以虚假统计哄抬自身排名,构成了虚假宣传,电子签名行业本就严肃,私密性强,e 签宝卷入了市场份额数据造假事件,这对于其品牌定位,造成的损失不可估量。

e 签宝数据涉嫌说谎的背后,反映的是 e 签宝在面对市场白热化竞争时的动作变形,也反映了 e 签宝急于强化营收的现状,但就 e 签宝的产品矩阵来说,目前并不十分完善。

从收费模式上看,e 签宝主要依托 SaaS 模式所提供的不同产品和咨询服务进行收费。二是提供本地部署的私有云或面向大客户提供定制化产品。

目前 e 签宝官网上电子签名与认证组合服务个人版定价为 8 元一份,40 份起售,套餐价格从 350 元至 250000 元不等,这直接提高了用户的购买门槛,劝退了大部分的 C 端散户,不利于在市场端进一步渗透。

目前 e 签宝官网上区块链数据存证基础版套餐的起售价为 59800 元 /100GB,在市场仍需教育的前提下,如此高的售价,恐怕难以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获取足量的新用户。

另外,e 签宝是通过文件的使用次数计费,但是销售的价格不一致,黑猫投诉数据显示,e 签宝存在乱收费现象。

e 签宝的电子签名业务是典型的 B2B2C,在解决的是 " 签名 " 这个刚性需求之后,必须进行长期稳定的网络化链式反应才能达到稳定的营收。而 " 签名 " 作为企业刚性需求,本身价值点并不高,这就倒逼 e 签宝要在增值服务上做足文章。

从增值服务上看,e 签宝的服务更加偏向于数据服务。e 签宝提供的增值驻场服务,按 3000 元人次 / 天双重计费;定制开发服务 3000 元人次 / 天;专属网关服务的售价为 18000 元 / 次,技术服务的售价为 19800 元 / 次。抛开定价的科学性不谈,在电子签名行业,以数据衍生服务为主要增值产品真的是消费者的核心需求吗?

电子签名后期的竞争点就在于如何满足用户的定制化服务和衍生服务需求,云合同在这方面就做得比较出色。在法律衍生服务方面,云合同开发了律师代写服务、律师审查和容量增值服务 ,满足了用户更深层次的需求。对比云合同的增值产品矩阵,e 签宝的增值服务似乎落了下风。

不难看出,云合同更加倾向于在安全方面给予客户更多的信任度,而 e 签宝更关注的是签署的情景以及文档的数据服务。e 签宝目前着重发力于各种场景的全生态渗透,但是如果没有把握用户的核心需求,现阶段走得太快急于覆盖全生态,或许并不见得是一件好事。

4

结语

随着资本的涌入,电子签名行业的生态链条将会迎来新的挑战,e 签宝若想牢牢占据头部地位,就需要在加强平台的生态建设同时全面布局贴近市场需增值业务,以此提高现有客户群的粘性,挖掘新的增量空间。

综合来说,国内的电子签名赛道还很长,虽然阶段性的胜利并不等同于已立于不败地位。

可喜的是,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全生态电子签名服务商,e 签宝已经踩中了未来数字社会的一个关键节点,我们也有理由相信,e 签宝在新的竞争形势中会展现新的生机。

区块链云计算阿里巴巴渗透率去中心化
免责声明
世链财经作为开放的信息发布平台,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链财经无关。如文章、图片、音频或视频出现侵权、违规及其他不当言论,请提供相关材料,发送到:2785592653@qq.com。
风险提示:本站所提供的资讯不代表任何投资暗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世链粉丝群:提供最新热点新闻,空投糖果、红包等福利,微信:juu3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