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胡厚崑、汪涛答芯片、造车、华为云、元宇宙等8大问题
文/海峰看科技
第19届华为全球分析师大会主题演讲于4月26日举行,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崑和华为常务董事、ICT基础设施业务管理委员会主任汪涛在QA环节就芯片、造车、华为云、元宇宙、消费者业务等8大问题给予解答。
Q1:今年华为提出了有质量的活下来这样一个目标,那么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会重点去关注哪些领域?您认为目前我们面对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胡厚崑:今年我们看到过去的面临的困难没有减少,而这个外界环境的变化又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困难。比如说地缘冲突、全球疫情还没消失、全球性通胀正在到来、大宗商品涨价、有可能出现的汇率波动,这些都是我们在整个金融环境中今年要遇到的严峻的挑战。
我们首先要活下来,但是我们要提高我们活下来的质量,怎么去理解这几个质量的问题?我有几个角度和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第一个质量,我觉得华为要保证给客户提供的产品解决方案和服务的质量,这方面我们会采取大量措施,从过去两年来看,我们在这方面做得不错。客户总体上是满意的。当然在当前的情况情况下,我们更关注客户的声音,所以这几年我们对客户的满意度管理里面,我们投入比过去更多的资源,希望能够随时知道客户遇到的问题。华为有困难,客户也是有困难的,我们需要跟客户一起去随时发现困难去解决问题。
第二个方面,所谓的质量要体现在华为的稳健运营上,那么作为一个企业来说活不下来,一切都是空的,不管我们对未来的畅想多么美好,也不管我们的理想多么远大,活不下来,一切都是空的。
华为要活下来,我们首先要做到稳健运营,这里面有几个点我们要特别关注的。第一个就是整个公司当前行情要特别的关注交易的质量,我们现在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外部困难,这些都是我们在商业活动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各样的看得见看不到的陷阱。那么这对我们在这种新的形势下,我们的经营活动能力是提出了新的挑战的。
我们当前也遇到了不少的问题,我们要管理好我们的交易质量,对于一些低质量的交易,我们会放弃。另一方面,华为现在整个的业务组合,相比过去更多元化,我们也要求每个业务单元要扎扎实实的做好稳健经营。
我们对生存质量是第三点考虑,我们要面向未来,为了未来持续的进行创新的投入,我们会在人才上进行投入,提供足够的资金和资源保障,在创新路径上进行优化,通过这些措施使得今天的投入能够让未来的发展更有质量。
Q2:华为之前提出了面向无线的5.5G,今天胡总发言中提出了面向固网的5.5G,华为是出于什么考虑提出了这些发展愿景,这对于ICT产业的发展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
胡厚崑:我们提出两个5.5G基于社会发展对联接的需求是无止境的,在连接领域的创新应该是无止境的,过去有一种错误的说法,大家说联接是一个夕阳产业,正好我们完全不认同这点,我们认为它就是一个朝阳产业。
汪涛:其实联接不是一个夕阳产业,反而是一个朝阳产业。联接是构成智能世界的基础,如果一个个的个体家庭组织处于分离状态,它的职能是无所发挥的。
在通信领域,最重要的一个是移动通信,一个是固定通信。但通信领域其实是每10年一代。在2020年前后,移动通信走入5G时代,我们下一个可以憧憬的6G至少要等到2030年,在10年的过程中间,技术不是停滞不前的,反而要持续往前演进和发展,所以在两年前,当5G刚刚开始部署的时候,我们就提出我们和行业一起要定义5G到6G演进过程中间持续演进的路线图。
在过去2~3年,5G在全球得到快速发展,到目前为止全球有200多家运营商商用了5G技术,同时5G用户已经达到7亿多。
在商业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5G技术本身有很多限制,比如速率,包括上限下限都有很多的问题,他的时延还没达到一个能够真正支撑我们一个更高质量的业务体验的要求,还有在物联网的知识能力上还有很多的缺陷。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呼吁行业来共同定义5.5G,5.5G对消费者来说一个最直接的体验,到2025年前后,我们希望5G的技术能做到下行的峰值速率,达到1Gbps。
在固网领域里面, F5G定义了速率,希望能够实现峰值速率达到10Gbps,我认为目前的家庭宽带,包括固网通信,还有很多使用质量问题。
在家庭环境下面,WiFi接入速率较低,接入速率在不同的房间里面质量不一样,所以我们应该继续推动固定通信领域持续往下演进,也提出来和移动通信相同的一个演进节奏,到2025年,我们希望固网也演进到F5.5G。
Q3:从去年年报看到华为云业务的增长,想了解华为云有接下来的一些业务的布局、方向大概是怎么样的?
胡厚崑:关于华为云,市场份额方面华为云在中国排名第二,在全球排名第五。过去几年生态有了比较大的进步,比如全球华为云聚合了3万多家合作伙伴,围绕华为云做业务开发的开发者有260多万,云市场上架的应用超过6000多个。
另一方面,华为云业务还处在一个努力爬坡的阶段,今年云服务团队提出一切皆服务的理念,就是基础设施及服务。以中国市场为例,现在中国正在进行千行百业的数字化为公有云业务的发展带来非常好的机会。
每个企业应用场景不同,生产模式不一样,所以要帮他们上好云,如何用好云需要非常强的服务能力,而这种服务能力恰恰是华为的强项。在提出一切皆服务的战略之下,我们看到了很多可喜变化,客户用华为云服务,越来越容易,越来越顺手,也越来越顺心了。
比如说技术及服务,刚才介绍的天津港,运用AI开发工具,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技术及服务方面,西安交通大学的第一附属医院利用华为云上盘古药物分子大模型做全新广谱抗菌药物研发,研发周期从几年缩短到几个月。
Q4:华为消费者业务前景如何?针对消费者业务下滑的缺口,接下来有什么样的策略?
胡厚崑:在终端业务里面,虽然手机出现很大的下滑,但我们可以用一种新的视角去看终端的业务,终端业务里手机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不只有手机。我们现在提出来硬件“1+8+N+软件生态”,构筑全场景智慧化体验已经成为终端业务非常明确的战略。
在去年看到战略初步是有效果的,一方面就是产品,比如智能可穿戴设备、手表、手环、音箱、智慧大屏、平板设备出货量都有不错增长。
另一方面,在软件生态方面,鸿蒙生态也发展的不错。当前搭载HarmonyOS的华为设备已经超过2.2亿个,鸿蒙智联已经有超过1900家生态合作伙伴,2021年新增的生态设备发货量突破1亿台。
Q5:目前华为智能汽车业务发展怎么样?之前网传的销售目标今年有没有可能完成?今年还会不会发布新车?
胡厚崑:不管是华为自选模式,还是华为inside模式,我们今年都一定会有新的产品发布。我把华为目前车业务大概进展向大家报告一下。
首先,我们对智能汽车部件的业务,从市场趋势和我们的机会上,理解的更清楚了。所谓行业趋势,我们越来越清楚看到汽车行业走到关键的时间拐点。
大家说的四化如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已经成了越来越清晰的未来方向。这四化背后意味着汽车产业正在进入转型期,在转型的过程中,数字化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是关键使能技术。华为在ICT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方面在过去30多年技术创新都有很多的积累。
基于这样的认识,更进一步明确了华为在这个行业未来怎么发展,策略是什么?华为是不造车的,我们的定位就是智能车部件的供应商,我们要做的就是集聚ICT能力,基于几个关键解决方案,帮助车企造好车。
基于这样的定位和业务战略,我们就做好几件事。第一件就是聚焦几个关键的子系统,打造具有竞争力的解决方案,包括智能电动、自动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网联,还有智能车云。
基于解决方案,我们要做的第二个关键的工作就是开放的和产业流产业链上下游伙伴进行合作,现在跟我们合作的企业已经达到300多家。
另一方面,我们也积极和整车厂用不同的方式来展开合作,包括在子系统级别、特定的部件级别的合作,也包括更深入的基于华为inside模式的合作。
Q6:在疫情期间华为帮助亚太地区推动数字化转型,比方说在泰国新建的5G医院以及亚太区做了一系列数字化转型举措,那么想请您分享一下,在亚太区推动数字化转型遇到一些什么样的挑战,有哪些进展,未来在这个区域数字化转型方面有哪些新的计划?
胡厚崑:从我的观察来看,亚太数字化的特点是绝大多数亚太国家,政府在数字化方面的国家战略有比较超前的认知。
在亚太地区推进数字化的进程有几个共同的抓手,第一个就是打造强大的数字基础设施,大幅度提升当地数字基础设施水平。华为在亚太区的基础设施方面,一方面帮助所在国建好基础设施,尤其是无线的、固定的宽带网络,还有数据中心。另一方面还做了大量投入帮助当地政府运营商和企业去用好这些数据中心。
第二个关键抓手是坚持低碳发展的策略。华为在今年积极推广绿色站点解决方案,帮助客户构建绿色战略,帮助运营商实现减排。到2021年底的时候,整个数字能源板块在亚太地区帮助客户用光伏发电提供给ICT行业使用已经达到1000万,在亚太地区帮助客户建立230多个能效更高的数据中心。
第三点是要花大力气来抓ICT人才培养。在未来的5年,在亚太地区培养50万ICT人才。 我们还希望能够对于亚太地区各国在ICT方面初创企业速度方面专门启动一个计划,计划三年投资1亿美金,帮助亚太地区建立一个更为活跃,健康的创业生态环境。
Q7:最近非常大火的原宇宙,现在非常多公司在云宇宙领域发布产品和解决方案,华为对于云宇宙怎么理解?在相关的产品和解决方案领域会不会有布局?
胡厚崑:元宇宙这确实是一个非常火的话题,也是一个特别大的话题。 从全球来看,原宇宙的概念处在炒作阶段,华为是一个科技公司,越是热热闹闹的炒作期,我们要冷静。我们要做的是透过喧嚣尽可能努力去抓住它背后的本质。
谈到元宇宙的本质,我也有几点不太成熟的看法。第一个元宇宙本质是融合,意味着物理世界和这个数字世界的融合,比如通过3D建模仿真、数字孪生,有可能在数字世界找到物理世界的优化方案。 比如未来自动驾驶的仿真训练,智能工厂的仿真化以及智慧城市的数字孪生等。
第二个元宇宙未来价值,不仅仅在toC,toB的价值有可能会更大。谈到华为技术策略,现在说我们完整的策略,还有点为时尚早,但我觉得对于我们来讲,我们是需要的冷静的去判断它未来的发展,华为今后不管是从联接到计算到云,甚至到终端方面,都有很多可以做的事。
汪涛:华为要做的是在元宇宙到来的时候,怎么能够联合产业界共同推动建设一个真正沉浸式的互动虚拟数字世界,华为在各个产业方面的布局也简单给大家报告一下。
元宇宙可能涉及到7层模型,包括基础设施层、终端层、去中心化服务层、空间计算、创作平台层、应用平台和内容应用平台,还有内容。
对于华为来说,其实华为还是围绕着我们长期聚焦的,比如icd基础设施,云和智能终端去为原原是我愿意做的发展,做出我们作为一个公司能够做出的贡献。
在基础设施层,需要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充分融合,对实时交互的时延、通信上下行的带宽都会提出更高要求,渲染也需要更大的算力,需要把联接和计算进行有机结合。
在终端层,华为主要在手机、眼镜、穿戴设备等多个方面进行研发和投入。比如XR硬件、3D空间视频解决方案取得很大进展。
在应用和创作平台上,基于华为云进行规划和布局,基于Meta Studio构建数字内容生产线,为数字世界源源不断创造更有创意的内容。
Q8:为了解决芯片供应链问题,华为公司有没有计划建芯片厂?对于未来芯片供应安全,有没有长期计划?最近公司申请专利的3D堆叠技术,能否减轻美国制裁的压力?
胡厚崑:虽然现在面临芯片短缺,但是目前我们没有在自建芯片厂。
汪涛:芯片或者说半导体产业链条十分之长,涉及到芯片设计、制造非常多的链条,其实任何一家公司包括华为公司,都不可能自己解决这个问题。芯片问题的解决,需要全产业链条上下游大家共同来解决,片面的脱钩、分裂都不利于全球ICT产业发展,只会造成技术演进缓慢甚至退步,造成成本增加,把这些成本都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它带来的正向因素,由于芯片短缺使得全球各个国家加大了对半导体制造链条的投资,大家各方面能力都得到提升。我们相信芯片供应链条的短缺,可能在几年之内得到缓解。
我们也理解,最近大家担心华为在这种情况下,产品会不会落后了。其实华为的创新手段是立体、全方位的,华为是用系统工程的方法来进行产品研发,我们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基础理论重构。
硬件的重构,我们设计产品的时候,往往会从系统架构、算法方面,从软件的方面,包括视频技术等全方位通过领的产品,我们有信心在未来这几年,保持主力产品的领先,为客户持续创造价值。
3D堆叠技术是我们2019年就申请的专利,我们的创新由于我们长期在这领域的投资,我们有信心一直提供领先的产品的方案来服务于客户和伙伴。
- 免责声明
- 世链财经作为开放的信息发布平台,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链财经无关。如文章、图片、音频或视频出现侵权、违规及其他不当言论,请提供相关材料,发送到:2785592653@qq.com。
- 风险提示:本站所提供的资讯不代表任何投资暗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 世链粉丝群:提供最新热点新闻,空投糖果、红包等福利,微信:juu3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