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有界,技术无罪:韩国“N 号房”与区块链浏览器“追凶”
最近,韩国“N 号房”事件的曝光,引起了各国网民的关注,迅速点燃了韩国民众甚至是世界民众的怒火。
“N 号房”事件,也称“博士房”事件,是指 2018 年下半年至 2020 年 3 月间韩国发生的一系列使用匿名通讯软件 Telegram 进行的性剥削案件。根据韩媒公布的信息,“N 号房”最早由昵称为“godgod”的高中生在 2018 年 6 月创立,2019 年 2 月,房间管理权限被移交给“Watchman”,最后才是“博士”赵主彬的“异军突起”。
“N 号房”事件中,犯罪分子使用 加密货币 收取“会员费”,在匿名聊天软件 Telegram 建立社群并不断扩大。70 多位受害者,26 万围观者,加密货币与区块链又一次以奇怪的姿态出现在公众面前。
“N 号房”、丝绸之路:
*区块链与加密技术的被污名化 *
“N 号房”、匿名聊天软件 Telegram、加密货币“会员费”,这是继臭名昭著的暗网“丝绸之路”事件后,加密货币与区块链又一次和重大犯罪事件一起出现,放佛让人们谈“区块链”色变。
事实上,区块链不是犯罪源头。相反,一周前,韩国国内几大加密货币交易所相继接到警方通知,要求配合调查“N 号房”事件。韩国国内某加密货币交易所发言人也表示,“正在积极配合警方调查”。
目前,首尔地方警察厅网络安全科已经从 3 个虚拟货币交易所和 2 个代理企业获得相关资料。警方表示,此次调查工作结束后,便可掌握“博士房”支付加密货币的所有会员信息。
而一年前,在 FBI 参与丝绸之路调查过程的前联邦检察官 KathrynHaun 曾发表言论称,犯罪分子是利用了比特币进行交易,而 FBI 也正是利用了区块链技术完成了刑事调查。在接受外媒采访时,Haun 表示,政府人员,国税局、FBI、国土安全调查局等相关人员在调查中,借助了 区块链浏览器 ,利用链上数据追溯找到了有力证据。
链上数据溯源追凶
区块链技术自诞生以来,最引人关注的是各种衍生出来的加密货币,关注到链上数据的人可以说是少之又少。链上数据,顾名思义就是写到区块链上的数据。这是一种结构化数据,形式比较复杂。
获取链上数据的直接方式就是使用 区块链浏览器 (www.oklink.com) 。以 OKLink 新上线的 以太坊浏览器 为例,进入到浏览器首页,可以看到包括流通量、持币地址等丰富的基础数据。
OKLink 以太坊浏览器首页
但如果要像 N 号房事件或者丝绸之路事件中,利用链上数据完成溯源与追踪的动作,靠这些基础数据肯定是不够的。下面,我们用一个假定地址,来演示一下如何利用 区块链浏览器 “追凶”。
首页,我们利用 OKLink 以太坊浏览器 随机筛选一个地址。下拉 OKLink 以太坊浏览器 到最新出块页面,随机选择一个区块。点击区块高度进入到详情页面后,可以看到该区块打包的所有交易。再随机挑选一个交易,点击交易方或者接收方,即可获取一个地址信息。这一步,就相当于警方从加密货币交易提供的信息中,筛选出犯罪分子支付及接收加密货币的地址。
第二步,获取到地址信息后,我们再重新打开 OKLink 区块链浏览器 首页,将地址信息复制粘贴到搜索框,点击搜索后即可看到该地址下的所有交易。
这里因为是在假定模式下演示警方追踪过程,我们模糊掉了地址信息与账户余额信息,以免给该账户持有人带来不便。
接下来,我们可以继续追踪该地址下的每一笔交易流向。当资金流向交易所地址后,我们就可以再结合交易所的 KYC (Know Your Ccustomer),就能锁定具体“嫌疑人”了。根据接到警方公函的交易所相关人士所言,警方正是根据 N 号房嫌疑人“博士”的钱包地址,通过溯源的方法锁定了嫌疑人使用的交易所,进而发来了要求配合调查的公函。
当然,具体的案件侦破难度肯定要大于我们在设定了理想条件下的演示过程。即使警方获取到了嫌疑人的地址,部分地址下可能会有不止一笔交易,而每一笔交易对应的接收方地址可能是交易所地址,也有可能是钱包地址。这时候就需要联系更多企业获取相关信息,会增加追踪时间。
其次,据报道,犯罪分子使用的支付币种除了以太坊,还包括比特币、门罗币等币种。由于以太坊采用的是账户(account)模式,追踪起来难度会小于采用 UTXO 的比特币模式。即使这样,据 decentralised 报道,截止 2020 年 2 月,光以太坊网络就有 6900 万个地址,每天活跃地址多达 25 万个,再加上以太坊上兴起的混币器((mixer,通过充当多人转账的中转站而混淆资金流向、保护使用者隐私),警方的追查难度可想而知。
自由有界,技术无罪:
区块链匿名性是一把双刃剑
区块链自诞生以来,就因其匿名性、不可篡改性等诸多特点吸引了大众的目光。一开始,人们认为区块链的匿名性可以保护隐私。毕竟,在互联网越来越渗入我们生活一点一滴的同时,人们也在慢慢丧失对自己隐私的保护。
2018 年 Facebook 用户数据泄露丑闻早已让全世界人们都明白:科技巨头公司面前,我们都是披着“国王的新衣”的透明人。3 月份被爆出的微博用户数据泄露事件,有用户在暗网花钱买到了自己的信息。而日前被爆出的酒店巨头万豪的数据泄露事件,近 520 万房客个人信息被泄露。
隐私泄露越来越严重的当下,主打匿名聊天,凭借极高的安全性和私密性特点,Telegram 自推出就成了社交软件中的“新宠”。上线后短短 8 个月收获 4000 万用户,至今已拥有 2 亿用户,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加密社交软件。在区块链和加密货币发展势头迅猛的 2017 年,Telegram 则顺势推出了对标以太坊的区块链操作系统,并拥有了自己的 TOKEN。Telegram 就这样和区块链搭上了关系。
可以说,在保护隐私层面,Telegram 的成绩有目共睹。但 N 号房事件曝光以后,血与泪的残酷事实让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这个崇尚自由主义的社区。
匿名、加密等特性放大了人性之恶,但匿名、加密又能保护遵纪守法的用户们的隐私。这一矛盾,短时间内似乎很难解决。但自由有界,技术无罪。或许我们应该做的,是在保护隐私和打击犯罪之间找到平衡。就比如,使用加密技术打造的工具保护了我们的隐私,而链上数据的可追溯性又让犯罪无处可藏。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迅速发展,与不同业务场景结合,链上数据的规模会越来越大,数据的丰富性也将越来越多。从数据分析和挖掘的角度,例如 OKLink 区块链浏览器 背后的公司欧科云链,通过结合大数据与区块链,也能让区块链中的数据更有价值,让大数据的预测分析落实为行动,使其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基石。
来源链接:mp.weixin.qq.com
来源:区块链深圳研究开发中心
- 免责声明
- 世链财经作为开放的信息发布平台,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链财经无关。如文章、图片、音频或视频出现侵权、违规及其他不当言论,请提供相关材料,发送到:2785592653@qq.com。
- 风险提示:本站所提供的资讯不代表任何投资暗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 世链粉丝群:提供最新热点新闻,空投糖果、红包等福利,微信:juu3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