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手机已经成为我们和整个世界连接的重要载体,没有了手机,在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可以说寸步难行。手机在今天如此重要,那么你有没有想过,十年之后,手机的作用还会像今天一样重要吗?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但是如今世界上最大的两大社交公司Facebook和腾讯给出了答案:不会!
近日,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在媒体专访中表示:我希望,如果我们做得好,我认为在未来五年左右的时间里,在Facebook 公司的下一个发展阶段,我们将成功地从一家人们眼中的社交媒体公司转变为一家元宇宙公司。
而腾讯创始人马化腾在一部《三观》的集团特刊中表示:随着VR等新技术、新的硬件和软件在各种不同场景的推动,我相信又一场大洗牌即将开始。就像移动互联网转型一样,上不了船的人将逐渐落伍。
马化腾称,移动互联网十年发展,即将迎来下波升级,我们称之为全真互联网。
那么,下一代互联网是全真互联网还是元宇宙呢?虽然两位大佬说的名称不一样,但是本质上都指向一件事情:移动互联网正在走向衰落,新的互联网形式将取而代之。
移动互联网兴起的这十年,造就了华米OV、苹果和三星等手机厂商,也成就了阿里、腾讯、Facebook、Google和亚马逊等移动互联网巨头。如果移动互联网走向衰落,被下一代互联网取而代之,那么就像十年前一样,全球科技企业将面临大洗牌。而要取代如今移动互联网的,就是「元宇宙」。
要说今年什么概念最火,那当属「元宇宙」。去年,脱口秀演员李雪琴的「宇宙的尽头是铁岭」大火。今年,要问互联网的尽头在哪?当属「元宇宙」。
元宇宙有多火?就连Facebook也要蹭这个热点。扎克伯格表示要把Facebook用5年的时间从一家社交公司转型为元宇宙平台。而全世界第一个把「Metaverse」一词写进招股书的游戏公司Roblox,短短一年时间,市值从40亿美元飙升至372亿美元,增值将近10倍,被认为是元宇宙的范例。
那么,元宇宙是什么呢?凭什么如此吸引资本市场和Facebook、腾讯等巨头的重磅入场?
元宇宙一词最早出现于史蒂芬森的科幻小说《雪崩》。在小说中,史蒂芬森把元宇宙定义为「一个与我们现实世界平行的时空」。这部小说可能很多人没看过,但是斯皮尔伯格的科幻电影《头号玩家》,很多人应该并不陌生。这部电影描述了2045年,人类现实世界一片混乱和处于崩溃的状态,人们把希望寄托于一个虚拟的游戏宇宙「绿洲」。人一旦戴上VR设备,就能进入与现实形成强烈反差的虚拟世界。而扎克伯格口中的「元宇宙」,就是这样一片「绿洲」。
通俗理解,元宇宙可以认为是一个可以多人同时居住的数字世界,人们聚集在那里一起玩耍、工作和社交,它是一个脱胎于现实世界,但又和现实世界平行、相互影响,且始终在线的虚拟世界。
Roblox提出了通向「元宇宙」的8个关键特征:Identity(身份)、Friends(朋友)、Immersiveness(沉浸感)、Low Friction(低延迟)、Variety(多样性)、Anywhere(随地)、Economy(经济)、Civility(文明)。通过这8个关键特征,不难看出这将是一个彻底颠覆当前移动互联网生态的新事物。
而首要颠覆的对象就是在线社交和游戏行业,这也是为什么腾讯和Facebook会对元宇宙概念如此上心:因为如果它们不把自己颠覆了,就会有新玩家取而代之。就像移动互联网发展初期,如果没有微信横空出世,腾讯的社交帝国或许没有今天这么大。商城如战场,你必须不停奔跑,才能留在原地。
其实不只是Facebook和腾讯,对于整个移动互联网的基础来说,操作系统、应用商店、电商、在线视频、搜索、移动设备等都可能会被颠覆。对于手机厂商来说也是这样。当整个移动互联网被「元宇宙」这样的新一代互联网形式取代,手机作为移动互联网的载体,无疑会被VR/AR等承载「元宇宙」的设备所取代。
扎克伯格认为元宇宙是科技公司乃至整个科技行业的发展愿景。不过,今年元宇宙才刚刚进入大众视野,对于元宇宙是什么,以及通过哪些技术和载体实现,目前行业并没有明确的共识。
和手机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最大计算平台一样,关于继手机之后的「元宇宙」计算平台,众说纷纭。不仅有被称为「人类最后一块屏幕」的VR眼镜,还有「互联网时代的第四块屏」之称的智能电视、智能车载,以及可穿戴设备等。可以说,不同行业的从业者从自己的角度给出了问题的答案。
但究竟哪个能成为下一个「手机」这样的计算平台呢?情况很复杂,大家都没有确切答案。而对于手机厂商来说,它们其实也和Facebook、腾讯一样,是有危机感的。
就目前来说,VR/AR设备是大部分人认定的下一代计算平台。在这方面,其实手机厂商早已在行动。
最早的谷歌眼镜,早在2014年就上市销售。但是因为使用场景不清晰,售价过高以及涉及隐私等原因,只有极少数极客人群才会尝鲜购买使用,始终处于小众市场,到现在谷歌眼镜不得不转向企业端用户。
毫无疑问,对于这种新鲜事物来说,要想发展壮大,一靠技术的成熟;二靠市场的成熟。
技术方面,对于VR眼镜来说,要考虑如何将计算机芯片、通信芯片、全息光波导、传感器、测量仪、电池、扬声器等大量元件集成在一个小小的眼镜里,又要保证眼镜不能太重,以便可用于日常使用。这些技术的发展和成熟,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在接下来十年的时间里,持续努力攻克各种技术难关。
市场方面,还要考虑市场接受度的问题。VR眼镜集成的很多技术,比如拍照、录音等功能,是否会造成隐私泄露、偷窥等问题,仍然是需要行业头部玩家和各国政府共同探讨的问题。另外,XR设备的制造成本如果高居不下,也是影响普及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仅要增强设备的日常可用性,还要降低设备的制造成本以及使用XR设备造成的道德、法律等问题,可以说下一代计算平台的实现,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不过,虽然这个过程会有些漫长,但是如果手机厂商不先行一步,那无疑会像诺基亚一样,当新的互联网浪潮来临时被抛弃。
手机厂商中转型得最成功的可能要属HTC。作为苹果曾经最大的敌人,HTC手机2011在美国市场占据了将近四分之一的市场份额。后来HTC手机业务衰落,主力转型做VR头盔。发展到现在,全球市场份额基本保持在5%左右,算是手机厂商中做VR设备比较好的。而目前智能手机市场的头部玩家,也在纷纷布局VR领域。
2015年,苹果VR/AR相关的专利就已经浮出水面,目前苹果已经积累了相关专利。彭博社爆料称,苹果有计划在2022年发布首款穿戴式显示器。苹果一向是智能手机行业的风向标,或许到时候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看到智能手机厂商们在这一领域的布局。
其实,对于手机厂商来说,如果能把消费者紧紧抓在手里,那么还是可以「挟消费者以令供应链」,等待技术成熟之时,再行采摘「低垂的果实」。不过,这无疑会重蹈如今智能手机行业的老路。
众所周知,在如今的智能手机市场上,苹果、三星和华为三大厂商由于掌握了芯片设计、操作系统以及关键的零部件技术,所以不仅在供应链上拥有极大的控制权,在高端智能手机市场以及利润方面,都让其他手机厂商难以企及,而且不会轻易被其他厂商卡脖子。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手机厂商们要想赶上下一波互联网浪潮,现在正是发奋图强的时候。
来源:DTCHAT